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7:02:2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設施,具體是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
背景技術:
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擋土牆有多種結構,但是不論何種結構,因土方為從擋土牆的牆背面施加側向壓力,擋土牆在保證自身穩定性的前提下,還需要放置因土方過多側向推壓力大而使牆體放生移位或傾覆問題,因此其對於地基施工要求極高,且水利擋土牆大多安裝在水道邊,其土質鬆軟,更是加大了地基的施工難度;擋土牆牆面側大多為光禿禿的石塊結構,少量擋土牆為了美觀環保需要在牆體上開設有若干開口,通過在開口內種植植物起到美觀作用,但是這樣不僅澆水不便,同時也影響了牆體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包括地基和牆體,所述牆體固定連接在地基上端面,牆體截面呈直角梯形狀,所述地基右端面與牆體的牆面側對齊,地基內固定連接有若干貫通地基的螺紋套管,螺紋套管內均螺紋連接有固定樁,固定樁長度與地基長度相同,固定樁左端設有尖銳鑽頭,固定樁右端開有卡合口,地基和牆體內固設有支撐鋼筋,支撐鋼筋下端與螺紋套管固定連接,螺紋套管上還固定連接有若干與支撐鋼筋固定連接的加固鋼筋;所述牆體上端設有花池,花池在牆體的牆面側開有若干排水口,牆體內還設有若干貫穿牆背和牆面的滲水管,滲水管在牆背側的高度高於其在牆面側的高度,牆體的牆面側還開設有若干種植平臺,種植平臺內均固定連接有擋槽,滲水管數量與種植平臺數量相同且分別引至種植平臺側面上部,擋槽右側壁中下部位置均開設有放水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牆體和地基均由混凝土澆灌而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種植平臺內填充有高於放水孔高度的鵝軟石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地基安設到位後將固定樁伸出卡入土方內,通過土方的下壓重力提供額外的地基穩定性以輔助穩定牆體,有效緩解現有擋土牆地基施工難度大要求高的問題;種植平臺內可種植物提升美觀性,同時牆背側由滲水管流出或滲出的水源首先經過種植平臺為植物補充水分,同時水源帶出的少量軟土可被種植平臺內填充的石料阻擋,經過多次過濾最終轉變為較清澈的水排放到河流中,減輕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的右視圖。
圖3為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中種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水利工程擋土牆,包括地基1和牆體2,所述牆體2和地基1均由混凝土澆灌而成,牆體2固定連接在地基1上端面,牆體2截面呈直角梯形狀,所述地基1右端面與牆體2的牆面側對齊,地基1內固定連接有若干貫通地基1的螺紋套管,螺紋套管內均螺紋連接有固定樁3,固定樁3長度與地基1長度相同,固定樁3左端設有尖銳鑽頭,固定樁3右端開有卡合口4,地基1和牆體2內固設有支撐鋼筋5,支撐鋼筋5下端與螺紋套管固定連接,螺紋套管上還固定連接有若干與支撐鋼筋5固定連接的加固鋼筋6,在建設擋土牆時,將地基1安裝到位後,通過液壓缸等設備搭載與卡合口4配合的卡件使固定樁3伸出打入土方內部,通過土方重力提供的下壓力提升牆體2的抗壓性,施工難度大幅度降低,方便擋土牆的建設施工;所述牆體2上端設有花池7,花池7在牆體2的牆面側開有若干排水口8,牆體2內還設有若干貫穿牆背和牆面的滲水管9,滲水管9在牆背側的高度高於其在牆面側的高度,避免水源倒灌,牆體2的牆面側還開設有若干種植平臺10,種植平臺10內均固定連接有擋槽11,滲水管9數量與種植平臺10數量相同且分別引至種植平臺10側面上部,擋槽11右側壁中下部位置均開設有放水孔12,種植平臺10內填充有高於放水孔12高度的鵝軟石層,雨天時土方內的積水經滲水管9流入種植平臺10內,雨水帶出的少量泥土經鵝軟石層過濾阻擋堆積在種植平臺10內,而雨水則被過濾為較清澈的水源流入旁邊的河道內,減輕河道黃土汙染,花池7的排水口8與種植平臺10位置對應,以將花池7排出的水二次利用,同時在乾旱季節也方便對斜坡牆面上的植物進行澆水。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