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8:37:01 2
專利名稱: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消防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夠規避強風,根據風速調節噴射壓力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
背景技術:
常見的大型設備滅火系統主要有泡沫滅火系統、煙霧滅火系統、乾粉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是把水和泡沫混合液混合產生泡沫,用產生的泡沫進行滅火,其滅火效率低,對設備存在一定的腐蝕性,不適用於電力設備使用,存在使用的局限性,煙霧滅火系統是利用燃燒產生的煙霧進行滅火,其本身就存在溫度高的缺陷,適用的場合較少,乾粉滅火系統相對於前兩種滅火系統具有較好的滅火性能。但乾粉滅火系統也存在缺陷由於乾粉屬於顆粒物,當其從噴嘴噴出後,其運動軌跡都到外界的風力影響較大,容易偏離軌跡,無法達到火源表面進行滅火,傳統的乾粉滅火系統,在接到火災信號後,直接打開裝置進行滅火,沒有一個對周圍環境的一個判斷,其滅火效果常常有所欠缺;另外,乾粉滅火系統長時間放置後,由於重力的作用,乾粉會在霧混罐內沉積,如果動力氣源直接給霧混罐供氣,將乾粉從霧混罐排出時,常會出現噴出來的滅火劑存在氣多粉少或者粉多氣少的狀況,乾粉滅火系統的滅火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了一種能夠規避強風進行滅火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同時還是實現了對沉積在霧混罐內的乾粉進行鬆動並使其和氣體進行混合,保證了噴射出來的滅火劑中的乾粉和氣體的處於一個合適的氣粉比,提高了乾粉滅火系統的滅火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的風速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檢測保護區周圍的風速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設置有火源探測器;控制器,該控制器用於接收風速傳感器的電信號和火源探測器的信號,並根據信號進行判斷後發出控制命令;以及為霧混罐提供動力氣體的乾粉動力總成,乾粉動力總成與霧混罐連接,在乾粉動力總成和霧混罐的連接管路上設置有充氣閥,充氣閥與控制器連接,充氣閥根據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乾粉動力總成是否向霧混罐內充入壓力氣體,霧混罐的出口處設置有控制霧混罐開啟的電動閥,電動閥的輸出端與乾粉管網連接,乾粉管網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所述的霧混罐上還設置有對罐內壓力進行檢測的壓力傳感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並將檢測到的壓力值轉換為電信號反饋給控制器。所述霧混罐包括霧混罐體,霧混罐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進氣口和下進氣口,在霧混罐體的內部設置有使乾粉霧化的霧化裝置,霧化裝置與霧混罐體底部的下進氣口連接,霧化裝置由第一霧化器和/或第二霧化器構成,一個物料輸出管的出口端從霧混罐體的側壁穿出,物料輸出管的進口端位於霧混罐體內,物料輸出管的進口端呈喇叭狀。所述的第一霧化器呈環形管狀,在第一霧化器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霧化孔,所述的第一霧化孔與第一霧化器的徑向平行,所述的第一霧化器內側壁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傾斜的第二霧化孔。所述的第二霧化孔的軸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在15° 80°之間。所述的第二霧化器呈蘑菇狀,所述的第二霧化器由支撐管以及設置在支撐管上的蘑菇傘頂構成,所述的蘑菇傘頂的下表面設置有多個出氣孔,所述的出氣孔由軸線與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一出氣孔和軸線傾斜向下的第二出氣孔組成。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能夠規避強風進行滅火,當本風力傳感器檢測到保護區周圍的風速大於設定風速時,能夠暫停噴射滅火,並同時對風速進行實時的檢測,當檢測到風速小於設定風速,並且風速處於下降的趨勢時,乾粉滅火系統進行滅火,克服了風速對噴射出來的乾粉的影響, 保證了噴射出來的乾粉能到達火源表面進行滅火,提高了乾粉系統的滅火性能。2、能夠對沉積在霧混罐罐底的乾粉進行一個鬆動和霧化,由於長時間存放,霧混罐中的乾粉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積在罐底,如果直接進行充氣噴射滅火,存在乾粉和氣體混合不均勻,滅火效果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霧化裝置對沉積在罐體的乾粉進行的預鬆動,將沉積的乾粉衝散還原成顆粒狀,並在罐體內進行一個充分的混合,使罐體內乾粉和氣體達到一個適合滅火的混合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連接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霧混罐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一霧化器的結構示意圖;[0022]圖4為第一霧化器A-A向的剖視圖;圖5為第二霧化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滅火方法的流程圖;圖中1為風速傳感器,2為控制器,3為乾粉動力總成,4為充氣閥,5為霧混罐,6為火源探測器,7為噴嘴,8為電動閥,50為霧混罐體,51為壓力傳感器,52為上進氣口,53為下進氣口,54為霧化裝置,55為第一霧化器,56為第二霧化器,57為物料輸出管,551為第一霧化孔,552為第二霧化孔,561為支撐管,562為蘑菇傘頂,563為第一出氣孔,564為第二出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包括設置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的風速傳感器1,風速傳感器1檢測保護區周圍的風速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設置有火源探測器6,火源探測器6用於檢測火災是否發生;控制器2,該控制器2用於接收風速傳感器1的電信號和火源探測器6的信號,並根據信號進行判斷後發出控制命令;以及為霧混罐5提供動力氣體的乾粉動力總成3,乾粉動力總成3與霧混罐5連接, 在乾粉動力總成3和霧混罐5的連接管路上設置有充氣閥4,充氣閥4與控制器2連接,充氣閥4根據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乾粉動力總成是否向霧混罐5內充入壓力氣體,霧混罐5的出口處設置有控制霧混罐5開啟的電動閥8,電動閥8的輸出端與乾粉管網連接,乾粉管網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7。在實際的滅火過程中,風力一旦大於六級,乾粉滅火設備噴射出來的乾粉氣流很難到達火災的表面,故乾粉滅火設備在強風環境中根本起不到滅火效果,故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風速傳感器檢測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的風速,當風速大於設定風速時,乾粉滅火系統停止工作,此時風速傳感器繼續檢測風速,當風速小於設定值時,乾粉滅火系統啟動,進行滅火,避免強風對乾粉滅火系統的影響,保證了滅火的效果。所述的霧混罐5上還設置有對罐內壓力進行檢測的壓力傳感器51,所述的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並將檢測的信號反饋給控制器,控制器中設定有各級風力所對應的罐體壓力,風速傳感器將檢測到的小於設定風力的最大風力值傳送給控制器,控制器以此風力值所對應的罐體壓力控制霧混罐中的噴射壓力,設置的壓力傳感器用於檢測霧混罐中的壓力是否達到設定的噴射壓力。如圖2所示的霧混罐包括霧混罐體50,霧混罐體50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進氣口 52和下進氣口 53,在霧混罐體50的內部設置有使乾粉霧化的霧化裝置M,霧化裝置M與霧混罐體底部的下進氣口 53連接,霧化裝置M由第一霧化器55和/或第二霧化器56構成,一個物料輸出管57的出口端從霧混罐體的側壁穿出,物料輸出管57的進口端位於霧混罐體50內,物料輸出管57的進口端呈喇叭狀,乾粉滅火系統可能長時間處於待機狀態,此時霧混罐中的乾粉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積的霧混罐底部,形成塊狀或者餅狀乾粉,如果幹粉滅火系統直接向霧混罐中充氣進行噴射滅火,這樣從噴嘴出來的乾粉氣流存在氣多粉少的可能,滅火效果差,在罐體充氣時,設置的霧化裝置能預先對沉積在罐體的乾粉進行一個預衝散,將乾粉還原成顆粒狀,並同時進行乾粉和氣體的混合,形成一個氣和乾粉比合適的滅火劑,保證了噴射出來的滅火劑的滅火效果,提高了乾粉的利用率。
以下結合附圖3至圖5對第一霧化器和第二霧化器的結構進行說明所述的第一霧化器55呈環形管狀,在第一霧化器55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霧化孔551,所述的第一霧化孔551與第一霧化器55的徑向平行,所述的第一霧化器55 內側壁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傾斜的第二霧化孔552。所述的第二霧化孔552的軸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在15° 80°之間。所述的第二霧化器56呈蘑菇狀,所述的第二霧化器由支撐管561以及設置在支撐管561上的蘑菇傘頂562構成,所述的蘑菇傘頂562的下表面設置有多個出氣孔,所述的出氣孔由軸線與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一出氣孔563和軸線傾斜向下的第二出氣孔564組成。設置的第一霧化器和第二霧化器通過設置不同方向的孔,首先從孔中噴射出來的高壓氣體,能對沉積的乾粉進行一個衝散,將形成塊狀或者餅狀的乾粉衝散還原成顆粒狀, 其次,不同方向的氣流在罐體內形成一個旋轉氣流,促使乾粉和氣體進行一個混合,形成一個氣粉比合適的乾粉滅火劑。風速調節乾粉滅火方法,其步驟如下[0037]1、火源探測器對保護區進行探測,探測的火災時,向控制器發出火災信號;2、風速傳感器檢測保護區周圍的風速,並將其反饋給控制器;3、控制器對風速傳感器反饋的信號進行計算,判斷此時風速是否大於乾粉滅火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風速;4、當此時的風速值大於最大設定風速時,返回步驟2,當風速值小於最大設定風力值時,風速傳感器檢測一段時間內的風速,並反饋給控制器;5、控制值進行計算,確定保護區周圍的風速是上升還是下降,當檢測到風速上升時,返回步驟2,當風速下降時,控制器驅動動力總成向霧混罐中充氣;6、霧混罐上的壓力傳感器檢測霧混罐內的壓力,當壓力達到設定值時,開啟閥門進行滅火。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能夠規避強風進行滅火,當本風力傳感器檢測到保護區周圍的風速大於設定風速時,能夠暫停噴射滅火,並同時對風速進行實時的檢測,當檢測到風速小於設定風速,並且風速處於下降的趨勢時,乾粉滅火系統進行滅火,克服了風速對噴射出來的乾粉的影響, 保證了噴射出來的乾粉能到達火源表面進行滅火,提高了乾粉系統的滅火性能。2、能夠對沉積在霧混罐罐底的乾粉進行一個鬆動和霧化,由於長時間存放,霧混罐中的乾粉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積在罐底,如果直接進行充氣噴射滅火,存在乾粉和氣體混合不均勻,滅火效果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霧化裝置對沉積在罐體的乾粉進行的預送分,將沉積的乾粉衝散還原成顆粒狀,並在罐體內進行一個充分的混合,使罐體內乾粉和氣體達到一個適合滅火的混合比。
權利要求1.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的風速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檢測保護區周圍的風速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以及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設置有火源探測器;控制器,該控制器用於接收風速傳感器的電信號和火源探測器的信號,並根據信號進行判斷後發出控制命令;以及為霧混罐提供動力氣體的乾粉動力總成,乾粉動力總成與霧混罐連接,在乾粉動力總成和霧混罐的連接管路上設置有充氣閥,充氣閥與控制器連接,充氣閥根據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乾粉動力總成是否向霧混罐內充入壓力氣體,霧混罐的出口處設置有控制霧混罐開啟的電動閥,電動閥的輸出端與乾粉管網連接,乾粉管網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霧混罐上還設置有對罐內壓力進行檢測的壓力傳感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並將檢測到的壓力值轉換為電信號反饋給控制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霧混罐包括霧混罐體,霧混罐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進氣口和下進氣口,在霧混罐體的內部設置有使乾粉霧化的霧化裝置,霧化裝置與霧混罐體底部的下進氣口連接,霧化裝置由第一霧化器和/或第二霧化器構成,一個物料輸出管的出口端從霧混罐體的側壁穿出,物料輸出管的進口端位於霧混罐體內,物料輸出管的進口端呈喇叭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霧化器呈環形管狀,在第一霧化器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霧化孔,所述的第一霧化孔與第一霧化器的徑向平行,所述的第一霧化器內側壁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傾斜的第二霧化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霧化孔的軸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在15° 80°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霧化器呈蘑菇狀,所述的第二霧化器由支撐管以及設置在支撐管上的蘑菇傘頂構成,所述的蘑菇傘頂的下表面設置有多個出氣孔,所述的出氣孔由軸線與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一出氣孔和軸線傾斜向下的第二出氣孔組成。
專利摘要風速調節乾粉滅火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的風速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檢測保護區周圍的風速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以及在乾粉滅火系統保護區周圍設置有火源探測器;控制器,該控制器用於接收風速傳感器的電信號和火源探測器的信號,並根據信號進行判斷後發出控制命令;以及為霧混罐提供動力氣體的乾粉動力總成,乾粉動力總成與霧混罐連接,在乾粉動力總成和霧混罐的連接管路上設置有充氣閥,充氣閥與控制器連接,充氣閥根據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乾粉動力總成是否向霧混罐內充入壓力氣體,霧混罐的出口處設置有控制霧混罐開啟的電動閥,電動閥的輸出端與乾粉管網連接,乾粉管網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
文檔編號A62C31/00GK202191623SQ201120267048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7日
發明者凌文祥, 張科, 趙明潔 申請人:江蘇中瑞電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