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基因突變檢測特異性引物和液相晶片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3:57:06 1
Bat3基因突變檢測特異性引物和液相晶片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BAT3基因突變檢測液相晶片和特異性引物,該液相晶片主要包括有:每種由5』端的tag序列和3』端針對目的基因突變位點的特異性引物序列組成的ASPE引物所述特異性引物序列為:針對A131C位點的SEQ?ID?NO.1及SEQ?ID?NO.2,和/或針對G96A位點的SEQ?ID?NO.3及SEQ?ID?NO.4;有anti-tag序列包被的微球;擴增引物。本發明所提供的檢測液相晶片的檢測結果與測序法的吻合率高達100%,實現多個突變位點的野生型和突變型並行檢測。
【專利說明】BAT3基因突變檢測特異性引物和液相晶片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分子生物學領域,涉及醫學和生物技術,具體的是涉及一種BAT3基因突變檢測特異性引物和液相晶片。
【背景技術】
[0002]BAT3全稱人類白細胞抗原B伴隨轉錄物3 (HLA-B associatedtranscript3, BAT3),也被稱為Scythe或BAG6,位於6號染色體6ρ21.33上,位於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II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I, MHC III)的區域內。BAT 3基因編碼核內蛋白,與細胞凋亡和熱休克蛋白的功能調控有關。另外,BAT3基因與肺癌的發生具有相關性。
[0003]目前,BAT3基因突變檢測方法主要有=Illumina光纖微珠晶片技術、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時間飛行質譜技術(MALD1-T0F-MS)和螢光定量PCR技術,雖然Illumina光纖微珠晶片技術是高靈敏度和精確性的高通量檢測系統,但是自動化程度低,手工操作比較多,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螢光定量PCR技術存在靈敏度低,樣品易汙染、假陽性率高的缺點,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時間飛行質譜技術是一種軟電離技術,在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中有著強大而成熟的功能,但是在核酸檢測領域,由於核酸分子本身的特殊性,檢測受到一定的限制。
[0004]本發明目標檢測的BAT3基因突變位點,如表所示:
[0005]
【權利要求】
1.一種BAT3基因突變檢測液相晶片,其特徵在於,包括有: (A).針對BAT3基因不同突變位點分別設計的野生型和突變型的ASPE引物對:每條ASPE引物由5』端的tag序列和3』端針對目的基因突變位點的特異性引物序列組成,所述特異性引物序列為:針對A131C位點的SEQ ID N0.1及SEQ ID N0.2,和/或針對G96A位點的 SEQ IDN0.3 及 SEQ ID N0.4 ;所述 tag 序列選自 SEQ ID N0.5 -SEQ ID N0.10 ; (B).有ant1-tag序列包被的、具有不同顏色編碼的微球,所述ant1-tag序列與微球連接中間還設有間隔臂序列;所述ant1-tag序列選自SEQ ID N0.11-SEQ ID N0.16,且所述ant1-tag序列能相應地與(A)中所選的tag序列互補配對; (C).用於擴增出需要檢測的、具有相應突變位點的目標序列的引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AT3基因突變檢測液相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擴增引物為:針對 A131C 位點的 SEQ ID N0.17 及 SEQ ID N0.18,和 / 或針對 G96A 位點的 SEQ ID N0.19及 SEQID N0.2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BAT3基因突變檢測液相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ASPE引物為:針對A131C位點的由SEQ ID N0.5和SEQ ID N0.1組成的序列及由SEQ ID N0.6和SEQ ID N0.2組成的序列,和/或針對G96A位點的由SEQ ID N0.7和SEQ ID N0.3組成的序列及由SEQ ID N0.8和SEQ ID N0.4組成的序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AT3基因突變檢測液相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隔臂為5— 10 個 T。
5.用於BAT3基因突變檢測的特異性引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特異性引物序列為:針對A131C 位點的 SEQ ID N0.1 及 SEQ ID N0.2,和 / 或針對 G96A 位點的 SEQ ID N0.3 及 SEQID N0.4。
【文檔編號】C12Q1/68GK103451272SQ201210179345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許嘉森, 吳詩揚 申請人: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