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系列電影一共有幾種恐龍(侏羅紀系列電影裡恐龍那麼多)
2023-06-04 14:07:05 2
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你看了嗎?雖然劇情套路感滿滿,但在特效的加持下,該片可能不失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劇情驚險之餘不忘溫情元素,尤其是一隻叫blue(布魯)的恐龍,和主角的互動有愛。
被認為是萌系擔當的「blue」。
人類對恐龍的認識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當時的人們已經發現了恐龍化石,並由此衍生出一些上古神獸形象,歐洲的一些古籍有也有關於恐龍化石的記敘和插畫。20世紀以來,一輪又一輪與恐龍有關的研究成果激發了公眾對於恐龍的好奇和關注,小說《侏羅紀公園》及其同名電影更是助推了人們對恐龍的興趣。
不過侏羅紀系列電影裡的恐龍那麼多,你能一隻只叫出名字來嗎?如果想叫卻叫不出來,不妨看看今天這篇推送。
迅猛龍
又譯伶盜龍、速龍、快盜龍
電影中的迅猛龍
《侏羅紀公園2》中的blue就是一隻迅猛龍。迅猛龍的屬名拉丁文為Velociraptor,意為「敏感的盜賊」。在小說和電影中,迅猛龍的設定是恐龍中智商的佼佼者,它成功被主角團馴化,還在影片高潮部分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影片中的恐龍形象更接近恐爪龍,與真實的迅猛龍有差異。真實的迅猛龍要比電影中小,頭型較扁。
蒙古伶盜龍
蒙古伶盜龍是伶盜龍(迅猛龍)的一種,生活在有沙丘和綠洲的沙漠。蒙古伶盜龍可能是一個多面獵手,伏擊和追趕各種大小的獵物。
霸王龍
電影中的霸王龍
霸王龍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肉食恐龍了。它是一種演化到極致的恐龍,經常捕殺體型龐大的獵物,捕獵時會用巨大的頭和牙齒對獵物造成致命傷害。
霸王龍
霸王龍棲息於水分充沛的森林或者季節性乾旱的盆地,頭骨比其他暴龍類重得多,可容納超大號的下頜和頸部肌肉。
腕龍
腕龍在侏羅紀系列電影中的「第一眼」與「最後一眼」
在《侏羅紀世界2》中,腕龍沒能及時乘上人類救援的小船、被火山灰和巖漿吞沒的片段,成為本片最大的催淚點,臨死還保持吃樹葉的姿勢。
腕龍類恐龍屬於蜥腳形類恐龍,吃高處的嫩葉,不易啃食地面高度附近的植被。腕龍的前肢和前掌很長,比後肢發達。
布氏長頸巨龍
布氏長頸巨龍是已知的最像長頸鹿的恐龍,原名「布氏腕龍」。該恐龍的分類在學術界上一直存在爭議,此前一直屬於「腕龍類」。直到2009年有學者研究證明,布氏長頸巨龍與高胸腕龍存在明顯區別,因此長頸巨龍是一個有效的獨立屬,不應屬於腕龍。
三角龍
三角龍也是侏羅紀系列中的常見「明星恐龍」,屬於鳥臀類恐龍,與腕龍一樣是草食系恐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
恐怖三角龍
恐怖三角龍是三角龍的一種,生長於水分充沛的森林之中,體長8米,重9噸。
異特龍
《侏羅紀世界2》中的異特龍
異特龍屬於獸腳類恐龍,僅生存於晚期侏羅世。它的生長速度較快,二十年後有成年恐龍大小。正常情況下,壽命不超過三十年。
脆弱異特龍
脆弱異特龍是異特龍的一種,體長8.5米,重1.7噸。往往捕食小型單個圓頂龍類、梁龍類、劍龍類等。由於異特龍的化石記錄不足,所以分類名稱尚不確定。
劍龍
左為異特龍,右為劍龍
在電影中,劍龍基本都被關在籠子,沒有特別的劇情。劍龍也是植食性恐龍,吃中高處和高處的嫩葉,它們因為奔跑速度過慢所以無法逃離攻擊,所以它們遇到天敵後會轉過身來,始終將帶刺的尾巴朝向天敵。
狹臉劍龍
狹臉劍龍體長6.5米,重3.5噸,能夠站立,用雙足緩慢行走。主要天敵是異特龍。
冥河龍
電影中的冥河龍
冥河龍屬於腫頭龍類,腫頭龍的頭部深而健壯,頭骨增厚,可能所有的成年腫頭龍都有頭冠。
電影中冥河龍用頭撞擊牢房牆壁救出主角,現實中腫頭龍類恐龍可能會用頭部攻擊天敵,有競爭性的雄性可能會使用圓頂進行種內競爭。但是種內競爭和對抗天敵時,恐龍們主要採取的策略應該是體側碰撞,因為缺乏寬大的衝擊面,所以不大可能發生頭對頭的高速衝擊。
腫頭龍類下垂傾頭龍
《普林斯頓恐龍大圖鑑》
作者:格雷戈裡·S·保羅
譯者:邢立達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2月
▼
直接點擊 關鍵詞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到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