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可退撈筒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2:08:41 1
專利名稱:液壓可退撈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修井工具,即液壓可退撈筒。用來外部打撈管狀落物的專門打撈工具。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修井打撈落物(俗稱落魚)時採用可退式撈筒,包括上接頭,上接頭後部連接筒體,筒體兩端有細牙螺紋,靠近擋圈一端與上接頭相聯,另一端接引鞋,筒體內加工有大螺距左旋錐面螺紋,筒體下端的螺紋起點處有一個鍵槽,限定著銑控環並傳遞扭矩。籃狀卡瓦內壁有經過淬火的多頭鋸齒螺紋,外部有與筒體一致的左旋錐面螺紋,在圓周方向開有四條均布縱向長口,其中一條是通長開口。在通長開口端部有寬鍵槽與銑控環的鍵配合。銑控環端部有銑齒,可對魚頂進行修整,另一端有與筒體開口鍵槽相配的鍵。工具最下端是引鞋,可將魚頂引入工具。打撈落魚時,落魚插入卡瓦內,上提時落魚帶動卡瓦下 行,被鋸齒錐面卡緊,繼續上提即可完成打撈作業。當落魚被卡較緊時,在豎井內可通過旋轉管柱釋放落魚,退出管柱。但在水平井中,管柱無法旋轉,撈筒不能靠管柱旋轉退出,此時撈筒無法解卡,打撈失敗,甚至造成新的堵塞。所以現有的撈筒在水平井內無法解卡或不能順利退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進退自如,結構合理的液壓可退撈筒。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液壓可退撈筒,包括上接頭,上接頭後部外端連接筒體,上接頭後部內端為空腔結構,內襯有導向套;卡瓦前端與導向套插過連接,卡瓦後端為錐筒狀,筒狀端部內表面有螺紋牙,卡瓦後端外表面沿圓周間隔開有縱向條狀豁口 ;筒體後端內有錐面,卡瓦後端錐面與筒體內錐面對應接合,卡瓦上套有彈簧,兩端作用在導向套與卡瓦筒狀段後卡瓦後與上接頭後部內%5全腔內的活塞插接,上接頭中心孔內有與活塞外表空腔相通的流道,上接頭中心孔內流道後方有密封球窩。筒體前端連接有一段套體,套體前端帶內倒角。液壓可退撈筒適用於豎井和水平井,更適合於水平井外撈。是抓撈井內光滑外徑落魚最有效的工具,撈筒隨管柱下井對落物進行打撈,如遇卡嚴重,投球打壓,可以很容易釋放落魚並退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通過設置活塞、液壓流道、投球密封,使卡瓦強制移動,帶動卡瓦解卡,實現撈筒可進、可退,提高了使用性能,滿足了現場使用要求。2、進退自如,結構合理,更適合於水平井外撈使用。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09]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液壓可退撈筒由上接頭I、活塞2、導向套3、卡瓦4、彈簧5、筒體6、套體7 (或稱引鞋)連接組成。 具體是,液壓可退撈筒包括上接頭I,上接頭I後部(或稱左端)外端連接筒體6,上接頭I後部內端為空腔13結構,內襯有導向套3,之間有密封圈;卡瓦4前端(或稱右端)與導向套3插過連接,之間有密封圈,卡瓦4後端為錐筒狀,筒狀端部內表面有螺紋牙8,用於插入落魚後卡接,防脫落,實現緊固連接。卡瓦4後端外表面沿圓周間隔開有縱向條狀豁口9(如四條,間隔90度排布,圖略),實現彈性收縮;筒體6後端內有錐面15,卡瓦4後端錐面 與筒體內錐面15對應接合,結合時在錐面15作用下實現彈性收縮。卡瓦4上套有彈簧5,兩端作用在導向套3與卡瓦4筒狀段後端,使得卡瓦4與筒體6內錐面緊密結合。卡瓦4後2而與上接頭I後部內2而全腔13內的活塞2插接,之間有 封圈。上接頭I中心孔內有與活塞2外表空腔14相通的流道10,上接頭I中心孔內流道10後方有密封球窩12。退卡時,投入備用的密封球11 (046_鋼珠),簡單封住密封球窩12,注高壓液,液體經流道10進入活塞2外表空腔14,迫使活塞2前移,帶動卡瓦4前移,離開錐面,退出落物。筒體6前端連接有一段套體7,便於加工、更換,套體7前端帶內倒角16(喇叭狀),便於抓卡落魚。工作原理液壓可退撈筒是利用錐面的吻合來實現抓撈。本工具接管柱下放至魚頂,繼續下放打撈筒,當指重錶針回降時,上提管柱,即可抓住落魚。卡瓦4處於放鬆狀態將落魚引入卡瓦4。由於卡瓦4內徑小於落魚外徑,故產生一個預緊力,上提時落魚帶動卡瓦4下行,被卡緊,繼續上提即可完成打撈作業。如遇卡,投密封球11打壓,液體經流道10進入活塞2外表空腔14,迫使活塞2前移,帶動卡瓦4,脫開筒體6錐面15,上提一段距離,退出落物後洩壓,提出管柱。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可退撈筒,包括上接頭(I ),上接頭(I)後部外端連接筒體(6),上接頭(I)後部內端為空腔(13)結構,內襯有導向套(3);卡瓦(4)前端與導向套(3)插過連接,卡瓦(4)後端為錐筒狀,筒狀端部內表面有螺紋牙(8),卡瓦(4)後端外表面沿圓周間隔開有縱向條狀豁口(9);筒體(6)後端內有錐面(15),卡瓦(4)後端錐面與筒體內錐面(15)對應接合,卡瓦(4)上套有彈簧(5),兩端作用在導向套(3)與卡瓦(4)筒狀段後端,其特徵在於卡瓦(4)後端與上接頭(I)後部內端空腔(13)內的活塞(2)插接,上接頭(I)中心孔內有與活塞(2 )外表空腔相通的流道(10 ),上接頭(I)中心孔內流道(10 )後方有密封球窩(12 )。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可退撈筒,其特徵在於筒體(6)前端連接有一段套體(7),套體(7)前端帶內倒角(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修井工具,即液壓可退撈筒。液壓可退撈筒,包括上接頭,上接頭後部外端連接筒體,上接頭後部內端為空腔結構,內襯有導向套;卡瓦前端與導向套插過連接,卡瓦後端為錐筒狀,筒狀端部內表面有螺紋牙,卡瓦後端外表面沿圓周間隔開有縱向條狀豁口;筒體後端內有錐面,卡瓦後端錐面與筒體內錐面對應接合,卡瓦上套有彈簧,兩端作用在導向套與卡瓦筒狀段後端。卡瓦後端與上接頭後部內端空腔內的活塞插接,上接頭中心孔內有與活塞外表空腔相通的流道,上接頭中心孔內流道後方有密封球窩。通過設置活塞、液壓流道、投球密封,使卡瓦強制移動,帶動卡瓦解卡。具有進退自如,結構合理,更適合於水平井外撈使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E21B31/18GK202689988SQ20122039867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明者李勇, 邢勵君, 徐延凱, 陳繼武 申請人:通化市前進石油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