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的栽培技術和管理(菖蒲栽培養殖技術)
2023-10-06 18:59:59
菖蒲(Iriskaenpferi)又名玉蟬,鳶尾科鳶尾屬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莖粗而短,鬚根繩形,薄條形。基部葉具條紋,50釐米到100釐米長,8釐米到20釐米寬,平行脈多數,中脈明顯突出。花牢固直立,50釐米至100釐米高,伴隨著1至3片退化葉。苞片紙質,卵球形披針形,長6釐米至8釐米,有一或兩朵花,5月至6月開花,7月至8月果期。蒴果圓形,有角,種子棕色。
菖蒲栽培技術
菖蒲栽培技術,育苗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外葉應該朝向種植容器的牆壁或種植場地的外部,這有利於新芽的萌發和生長,植株的生長不會擁擠,布置也是整潔美麗的。
在盆地種植時應注意的問題之一是確保水分。菖蒲比其他植物更溼潤,特別是在發芽和開花階段,因此盆栽菖蒲的底部需要2釐米至3釐米厚的沙子,保持1釐米至2釐米的水位,以便把盆底浸入水中。
種植前,首先要考慮水源和蓄水的問題,也是種植菖蒲的先決條件,通常管理要注意經常保持田間溼潤。冬季,菖蒲進入休眠狀態,可以稍微乾燥一些。種植植物行距為25 cm×30 cm,種植深度宜覆蓋植物的根,種植初期的水分應儘可能淺,以防止幼苗漂浮,以儘快生根。
菖蒲栽培管理
加強菖蒲栽培管理措施,適當澆灌施肥,定期輪作,經常清除枯葉,病株殘渣,減少病菌來源。盆栽菖蒲病蟲害較少,更多的幼苗被種在地上。地面生長快,繁殖快,必須及時分枝,保證通風,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土壤中種植的菖蒲的病蟲害應注意放置。春季,每7~10天給藥一次,開花期應儘量減少服用。主要病蟲害為葉斑病、銹病、葉蛾、蚜蟲等,可用40%樂果EC 1000~1500倍和多菌靈50%潤溼粉防治。
盆栽菖蒲應該少施肥,如果肥料水太厚,會引起根系燃燒,嚴重影響其生長。苗的管理可以是粗放的,水位最好保持在根以上10釐米左右,不能浸沒整株植物。施肥主要在春季和開花期後進行。一般在秋穴施用有機肥,每畝50~80公斤,兩次完成。春追肥一次或兩次,以復混肥為最佳,一般每畝施40公斤。如果沒有移植,花後應適當施用少量肥料。
冬天,枯葉可以被及時切斷,這樣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明年可以更好地長出新的葉子。當菖蒲的葉尖開始枯萎時,不要把所有的葉子都剪掉,因為它的葉子會慢慢地枯萎成地下部分,所以為了獲取養分,在葉子中有一個綠色的部分,暫時不要剪掉。當它完全枯萎時,整個葉子可以被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