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及隔離器腔體加工的製造方法
2023-06-04 02:05:56 1
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及隔離器腔體加工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及隔離器腔體加工機,所述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包括:定位頭;固定於所述定位頭外側壁且與所述定位頭配合形成定位腔的定位套;旋轉臂,所述旋轉臂的一端連接有抓取頭,所述抓取頭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定位頭的橫截面形狀一致;真空吸附裝置;其中,所述抓取頭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可與所述真空吸附裝置連通的氣孔。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實現了使不相連、擺放成某一特定形狀的多個側板整體式轉移至指定位置,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釋放勞動力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及隔離器腔體加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將分隔開的多片側板以一特定腔體形狀整體轉移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及隔離器腔體加工機。
【背景技術】
[0002]鐵氧體環形器和隔離器作為在微波和射頻通信領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通過單向傳輸的特性,可以保護電路中元件免受無用信號的損害,也可以使同一電路實現發送和接受信號的雙工功能。金屬腔體是環形器和隔離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起著機械支撐,器件封裝,導磁導電等功能。
[0003]在機械【技術領域】,包括各種具體的零部件的加工,其環環相扣,形成一整套流水線。金屬腔體由多塊弧形側板組成,現針對一種隔離器的側板定位裝置,即多個側板定位成一圓弧形結構。目前磁鐵抓取頭來吸附多個側板,再轉移放置到特定形狀的夾具中,但這種情況針對的是鐵質側板,另外在吸附過程中,會使側板產生一些磁性,這樣會影響最終產品的調試結果;亦或採用傳統的人工一片一片的抓取放置到側板所需定位的夾具裡,而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耗費的工時以及生產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可實現將分隔開的多片側板以一特定腔體形狀整體轉移。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所述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包括:
[0007]定位頭;
[0008]固定於所述定位頭外側壁且與所述定位頭配合形成定位腔的定位套;
[0009]旋轉臂,所述旋轉臂的一端連接有抓取頭,所述抓取頭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定位頭的橫截面形狀一致;
[0010]真空吸附裝置;其中,
[0011]所述抓取頭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可與所述真空吸附裝置連通的氣孔。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抓取頭的外側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相鄰的所述若干凸起與所述抓取頭共同形成有可與隔離器腔體的側板相配合的若干收容槽。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孔位於所述收容槽內。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臂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至少控制所述抓取頭處於抓取若干所述側板的第一預定位置以及釋放若干所述側板的第二預定位置。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抓取頭處於所述第一預定位置時,所述抓取頭與所述定位頭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臂上設有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至少控制所述抓取頭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還包括第一支架臺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支架臺的臺面底下的第二支架臺,所述第二支架臺的臺面可沿豎直方向上移動。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支架臺包括連接於所述第二支架臺的臺面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設有彈性元件。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元件為套設於所述支架上的彈簧。
[0020]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隔離器腔體加工機,用於組裝構成隔離器腔體的若干側板和底板,包括上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提出一種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實現了使不相連、擺放成某一特定形狀的多個側板整體式轉移至指定位置,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釋放勞動力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0024]請參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100的一種實施方式,其包括:第一支架臺10以及固定於第一支架臺10上的第二支架臺20,該第一支架臺10的臺面高於第二支架臺20的臺面並且第二支架臺20的臺面位於第一支架臺10的臺面底下,第一支架臺10與第二支架臺20之間設有第三驅動裝置50,具體地,第三驅動裝置50的驅動軸端朝上,與驅動軸相對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臺20的檯面上,可隨第二支架臺20的臺面一併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0025]位於第一支架臺20的周邊還設有一第三支架臺30,用於支撐旋轉臂601,其上固定有第一驅動裝置40,控制旋轉臂601的轉動。該旋轉臂601至少用於轉移以若干側板70形成的隔離器腔體至相對應的夾具(未圖示)中。
[0026]該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100包括定位頭501、固定於定位頭501外側壁且與定位頭501配合形成定位腔的定位套502、連接在旋轉臂601 —端的抓取頭602,以及真空吸附裝置603。其中,抓取頭602的橫截面形狀與定位頭501的橫截面形狀一致。其中,抓取頭602的外側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相鄰的若干凸起與抓取頭602共同形成有可與隔離器腔體的側板相配合的若干收容槽6021。另外,抓取頭602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可與真空吸附裝置603連通的氣孔6022,優選地,氣孔6022位於抓取頭602的收容槽6021內,並且每個收容槽6021都設有氣孔6022,從而實現真空吸附裝置603控制氣體自氣孔6022吸附入,對側板70產生吸附力。具體地,真空吸附裝置603打開或者關閉真空氣路以使氣孔6022處產生吸附力或對於側板70不產生作用力。
[0027]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驅動裝置40至少控制抓取頭602位於抓取多個側板70的第一預定位置以及釋放多個側板70於夾具內的第二預定位置,適應地,在抓取頭602處於第一預定位置時,抓取頭602與定位頭50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以便抓取頭602抓取側板70。當然也可根據需要移動至其可達到的範圍內。
[0028]其中,第一驅動裝置40和第三驅動裝置50為電機。具體地,旋轉臂6011—端連接於第一驅動裝置40的驅動軸,該第一驅動裝置40可控制旋轉臂6011以第一驅動裝置40的驅動軸為圓心轉動,旋轉臂6011的另一端為自由活動端,其端部連接有抓取頭602與真空吸附裝置603。
[0029]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三驅動裝置50的驅動軸與定位頭501相連接並可控制該定位頭501轉動,該定位頭501相對應的第一支架臺10的臺面位置,該第一支架臺10的檯面上開設有一通孔(未圖示),以使該定位頭501可無障礙地貫穿第一支架臺10的臺面。詳細地,定位頭501的外側壁設有若干凸塊5011,相鄰的凸塊5011與定位頭501共同形成與側板70相配合的凹槽5012,其中,抓取頭602的收容槽6021數量與定位頭501的凹槽5012數量相等。即該抓取頭602可取代定位頭501的位置,並與定位套502相配合繼續定位側板70,從而保持了側板70的組合成特定腔體的形狀整體吸附轉移。第三驅動裝置50可控制定位頭501轉動,從而使若干側板70依次裝配於凹槽5012內,每個收容槽6021內都裝配有側板70即裝配完成,形成一個多側板70與底板(未圖示)裝配成隔離器腔體,多側板70間不相連的此特定形狀為加工裝配需要,當然也可以組合成其他所需的形狀。
[0030]另外,配合在定位頭501外側壁的定位套502固定於第一支架臺10的檯面上,其包括裝配開口 5021,用於使側板70依序裝配至定位頭501的凹槽5012內,該裝配開口 5021的橫向長度與側板70的橫向長度相等,使側板70可裝配入凹槽5012的同時,定位頭501與定位套502配合確保了側板70的定位效果。
[0031]優選地,第二支架臺20包括支撐臺面的支架201,本實施方式中設有兩根支架,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設定任意數量的支架也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該支架201上均套設有彈性元件202,優選地,該彈性元件202為彈簧,其彈簧抵持在第二支架臺20的檯面上,使得第二支架臺20的臺面移動後可受到恢復力。
[0032]在本實用新型中,旋轉臂601的旋轉臂6011上設有第二驅動裝置80,優選地,本實用新型中第二驅動裝置80為氣缸,該第二驅動裝置80至少控制抓取頭602在豎直方向移動。詳細地,可控制抓取頭602向下壓以取代定位頭501的位置,從而利用真空吸附裝置603吸附住多個側板70。
[0033]相應地,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隔離器腔體加工機(未圖示),該隔離器腔體加工機通過採用上述各實施例方式中介紹的隔離器腔體側板轉移裝置100,可以取得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的若干側板70形成特定腔體的形狀轉移具有的有益效果,並且,由於該隔離器腔體加工機的其他結構或功能並未作出改進,故在此對隔離器腔體加工機的其他結構不在贅述。
[003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為:首先,完成多個側板70的裝配,側板70自定位套502的裝配開口 5021處一個一個的裝配入定位頭501的凹槽5012內,定位頭501在裝配完成一個後,第三驅動裝置50控制定位頭501轉動,再進行下一個側板的裝配,待全部裝配完成後,第一驅動裝置40控制旋轉臂601轉動,使抓取頭602正對於定位頭501的位置,即第一預定位置。然後,第二驅動裝置80控制下壓,使抓取頭602沿豎直方向向下運動,抵持至定位頭501,直到完全取代定位頭501的位置,這時,真空吸附裝置603打開真空氣路,使抓取頭602上的氣孔6022產生吸附力作用於側板70,從而將側板70吸附於該抓取頭上502。接著第二驅動裝置80控制該旋轉臂6011以及抓取頭602上升至原來的位置,第一驅動裝置40再次控制旋轉臂6011轉動,使其運動至第二預定位置,即放置該多個側板至相對應的夾具的位置,此時即完成了該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的操作,再次操作進行重複的操作。需要說明的是,定位頭501下壓後,由於與其關聯連接的第二支架臺20的支架201上設有彈簧202,當旋轉臂601上升後,該定位頭501由於受到彈簧202的恢復力也同時上升,回到最初的位置。
[0035]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003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包括: 定位頭; 固定於所述定位頭外側壁且與所述定位頭配合形成定位腔的定位套; 旋轉臂,所述旋轉臂的一端連接有抓取頭,所述抓取頭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定位頭的橫截面形狀一致; 真空吸附裝置;其中, 所述抓取頭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可與所述真空吸附裝置連通的氣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抓取頭的外側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相鄰的所述若干凸起與所述抓取頭共同形成有可與隔離器腔體的側板相配合的若干收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孔位於所述收容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臂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至少控制所述抓取頭處於抓取若干所述側板的第一預定位置以及釋放若干所述側板的第二預定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抓取頭處於所述第一預定位置時,所述抓取頭與所述定位頭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臂上設有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至少控制所述抓取頭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還包括第一支架臺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支架臺的臺面底下的第二支架臺,所述第二支架臺的臺面可沿豎直方向上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支架臺包括連接於所述第二支架臺的臺面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設有彈性元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元件為套設於所述支架上的彈簧。
10.一種隔離器腔體加工機,用於組裝構成隔離器腔體的若干側板和底板,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隔離器腔體的側板轉移裝置。
【文檔編號】B23Q7/00GK203566398SQ201320525267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朱嘉翔, 劉明亮 申請人:蘇州工業園區凱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