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體基坑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7:25:26 1
專利名稱:筒體基坑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結構,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筒體基坑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筒體基坑支護,都是採用在核心筒位置的四周設置支撐樁,然後將支撐樁內部土壤根據需要挖出,再加工出核心筒。為了保護核心筒的安全性,現有的方式是在核心筒外圍的支撐樁內側沿筒向間隔設置支撐梁,這種方式的缺點是需要設置多個支撐梁,施工周期長,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且效果好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包括核心筒,其中所述的核心筒外圍沿周向設有支撐樁,支撐樁配合形成四個首尾依序連接的支撐面,在各支撐面內側均設有斜撐,各斜撐由支撐面的一側傾斜延伸至該支撐面的另一側。上述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中,所述的位於各支撐面內側的斜撐共有兩支,兩支斜撐呈交叉狀設置。上述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中,所述的支撐樁外圍還設有支護樁。上述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中,所述相鄰兩個支撐面之間設有支撐橫梁。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後,通過在支撐樁內側設置斜撐,使得斜撐可以同時作用於同側的所有支撐樁,因此,採用交叉設置的斜撐,即可以取得原來需要多根支撐梁支撐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支撐效果好、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用於小尺寸基坑支護,可加強原分散獨立排樁的剛度,保證側向獨立排樁側向變形受力能力。
以下結合附圖
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斜撐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核心筒I、支撐樁2、斜撐3、加固樁4、支撐橫梁5。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I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包括核心筒1,在核心筒I外圍沿周向設有支撐樁2,支撐樁2配合形成四個首尾依序連接的支撐面,在各支撐面內側均設有斜撐3,各斜撐3由支撐面的一側傾斜延伸至該支撐面的另一側。本實施例中位於各支撐面內側的斜撐3共有兩支,兩支斜撐3呈交叉狀設置;進一步地,在支撐樁2外圍還設有加固樁4,在相鄰兩個支撐面之間設有支撐橫梁5。施工時,根據待建造筒體I的位置,在其外圍打好支撐樁2,在支撐樁2內挖 出需要的深度,再在內部筒體結構I,在挖地基的時候,邊挖邊築建斜撐開。
權利要求1.一種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包括核心筒(I),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核心筒(I)外圍沿周向設有支撐樁(2),支撐樁(2)配合形成四個首尾依序連接的支撐面,在各支撐面內側均設有斜撐(3),各斜撐(3)由支撐面的一側傾斜延伸至該支撐面的另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位於各支撐面內側的斜撐(3)共有兩支,兩支斜撐(3)呈交叉狀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樁(2)外圍還設有加固樁(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兩個支撐面之間設有支撐橫梁(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筒體基坑支護結構,屬於地基支護技術領域,其技術要點包括核心筒,其中所述的核心筒外圍沿周向設有支撐樁,支撐樁配合形成四個首尾依序連接的支撐面,在各支撐面內側均設有斜撐,各斜撐由支撐面的一側傾斜延伸至該支撐面的另一側;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且效果好的筒體基坑支護結構;用於基坑支護。
文檔編號E02D17/04GK202466595SQ2012200278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0日
發明者劉娟, 李光星, 馬文旭 申請人:廣州城建開發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