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脂和醬粕的方法
2023-06-04 20:40:01 1
專利名稱: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脂和醬粕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食用油脂提取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脂和醬柏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油脂是人類食品原料之一,是人類生命能源和機體代謝不可或缺的物質,油脂的製取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到今天主要的制油方法有膨化壓榨法、壓縮氣體容積浸出法、冷榨法和水酶萃取法,但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常規制油工藝,大豆前處理繁瑣,且溶劑使用量大提取時間長,難度大。
本發明採用微生物發酵大豆坯片,然後輔助溶劑提取油脂的新方法,省去傳統大豆油脂提取的前處理過程,微生物菌群能摧毀大豆細胞的細胞壁,將纖維素、果膠質降解為單糖和寡糖,並生成多種有機酸、維生素、生物酶、未知生長因子,而且固態發酵物中含水較少,幾乎被發酵中的微生物完全利用,這樣有利於降低發酵體系中的水分,保證了所提取大豆油的品質,降低了提取難度,減少了溶劑的使用,同時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蛋白酶,將發酵剩餘物中的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胺基酸,可以調製成豆醬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油脂提取技術即首先採用微生物發酵大豆坯片,然後輔助溶劑提取油脂的新方法,該發明省去傳統大豆油脂提取的前處理過程,微生物發酵使大豆細胞壁完全破碎,使油脂更容易提取出來,且提取完成後發酵剩餘物能直接進行簡單後期發酵生產豆醬。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脂和醬柏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對大豆坯片進行擠壓膨化得到膨化產物;
步驟二 將膨化產物粉碎一定的目數,使粉碎度控制在2(Γ90微米;
步驟三將步驟二收集的物料放入發酵罐30°C 70°C下發酵5 15小時;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物料,按O. 5 1 I的料溶比混入溶劑,浸提2(T80min後脫溶,離心分離後得大豆油和醬柏。所述步驟一中在3(T60°C的溫度下進行擠壓膨化。所述步驟四中醬柏可直接用於豆醬或者醬油的製作。本發明的有益點是本發明採用固態發酵輔助溶劑提取大豆油的新工藝,首先採用微生物發酵大豆坯片,然後輔助溶劑提取油脂的新方法,省去傳統大豆油脂提取的前處理過程,微生物發酵使大豆細胞壁完全破碎,油脂更容易提取出來,且提取完成後的醬柏能直接進行簡單後期發酵生產豆醬。
附圖是本發明總エ藝路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脂和醬柏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ー對大豆坯片進行擠壓膨化得到膨化產物;
步驟ニ 將膨化產物粉碎一定的目數,使粉碎度控制在2(Γ90微米;
步驟三將步驟ニ收集的物料放入發酵罐30°C 70°C下發酵5 15小時;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物料,按O. 5 1 I的料溶比混入溶劑,浸提2(T80min後脫溶,離心分離後得大豆油和醬柏。所述步驟一中在3(T60°C的溫度下進行擠壓膨化。所述步驟四中醬柏可直接用於豆醬或者醬油的製作。
具體實施方式
一本實施方式的步驟如下
步驟ー對大豆坯片在40°C的溫度下進行擠壓膨化;
步驟ニ 對步驟一中所得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度控制在20微米;
步驟三將步驟ニ收集的物料放入發酵罐在40°C的溫度下發酵6小時;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物料按O. 5:1的比例混入溶劑,浸提40min,脫溶後,既得大豆油和醬柏。具體實施方法ニ 本實施方法與具體實施方法一不同點在於步驟一中將擠壓膨化溫度定在30°C。其它組成和步驟與具體實施方法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法三本實施方法與具體實施方法一不同點在於步驟ニ中將粉碎度控制在40微米。其它組成和步驟與具體實施方法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法四本實施方法與具體實施方法一不同點在於步驟三中將發酵罐溫度控制在30°C下發酵5小吋。其它組成和步驟與具體實施方法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法五本實施方法與具體實施方法一不同點在於步驟四物料按I :1的比例混入溶劑,浸提60min。其它組成和步驟與具體實施方法一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脂和醬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對大豆坯片進行擠壓膨化得到膨化產物; 步驟二 將膨化產物粉碎一定的目數,使粉碎度控制在2(Γ90微米; 步驟三將步驟二收集的物料放入發酵罐30°C 70°C下發酵5 15小時;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物料,按O. 5 1 I的料溶比混入溶劑,浸提2(T80min後脫溶,離心分離後得大豆油和醬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態發酵輔助溶劑提取大豆油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一中在3(T60°C的溫度下進行擠壓膨化。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態發酵輔助溶劑提取大豆油的新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四中醬柏可直接用於豆醬或者醬油的製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固態發酵提取大豆油和醬粕的方法,採用微生物發酵擠壓膨化後的大豆坯片,然後輔助溶劑提取油脂,省去傳統大豆油脂提取的前處理過程,微生物菌群能摧毀大豆細胞的細胞壁,有利於降低發酵體系中的水分,保證了所提取大豆油的品質,降低了提取難度,減少了溶劑的使用,大豆油提取率達到96%以上,同時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蛋白酶,將發酵剩餘物中的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胺基酸,可以調製成豆醬或醬油產品。
文檔編號A23L1/24GK102807915SQ20121031295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
發明者江連洲, 李楊, 齊寶坤, 馮紅霞, 曹亮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