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幾部最值得看的日本電影吧(一個男人改變了西方電影)
2023-06-04 15:29:16
一個歹徒左手拿個聖經,右手拿了把西瓜刀架你脖子上,而你還在睡著做夢,你夢到了一家人在其樂融融的殺豬,殺完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豬的溫馨場景,你眼睛一睜,看見歹徒,你大叫"噢,我這是在做夢嗎"
《未麻之部屋》的解析盤點,網上有無數種,這也是道送命題,每個人的解析與對結局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可牛逼的是,每一種劇情的解析都說得通,金敏每次作品做完了也懶的表示什麼,都讓我們瞎猜。
金敏的三部曲《東京教父》《千年女優》《紅辣椒》而未麻我嫌棄畫質太老就一直懶的看,一天一個群友跟我說《未麻之部屋》看不懂,我當時就在想"三部曲我都看得懂,這有什麼看不懂的"後來我去看,啪啪啪的打臉,我也看不懂,這部作品最強悍的地方是,你不管在網上找誰的劇情解析看到沒用,你還是看不懂,每個解析的邏輯都不一樣,但每個似乎都是正確的,無數的真相混合在了一起,就不知道到底應該去相信那個了。
《未麻之部屋》是金敏早期的作品,也是個人風格最重的一部作品,直接就是將想到的畫面跟邏輯表現出來的方式,有點偏向意識流,用國外某位影評大師的話來說"這他媽是個慵懶的作品"如果單純只是意識流還好,金敏在未麻之部屋摻了大量的暗線與信息,而這些信息有些是有用的主線信息,有些則是沒用的,而有些還是陷阱的誤導信息,而各種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關注的信息焦點也不一樣,但牛逼的就是這點,不管怎麼樣的信息融合解析,都能得到一個符合邏輯的故事與結局。
這是一個尋自我的故事。
我最近剛看過一部電影,俄羅斯神秘主義導演"亞利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執導的《現實之舞》我看不經感嘆,毛子拍的電影真他媽的瘋狂,這部電影也有多重含義,不過他就一個主線結局,但影片內的信息量比金敏還要高上好幾倍,想要理解得一幀一幀的拉片去看,可問題是,你就是拉了你也看不懂。。。。
為什麼說"一千個人就有一個千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原作中大部分的臺詞都屬於一種模稜兩可的,而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視點與經歷而解讀出不一樣的意思,最直觀的案例就是小說,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腦中會構建再生畫面,哪怕形容的在具體,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畫面。
未麻的主題是一種"追求真實"她原來是做偶像的,後來不得不去做演員,她游離於兩種生活方式之間,用我的話來講,就是背叛的曾經的自己,但她不能完全放下過去,而且過去一直在追著她,一般性的影片對過去影響現在的處理手法,都是在做出一些選擇的時候受到的影響,而今敏比較牛逼,他具象化成了一個人一個事物,就單這種劇情的寫作手法,也是很少有人做得到的。
她在演藝圈混的不咋地,但好玩的是,她原來所在的偶像團體卻開始大紅大紫了,她心裡有苦,但說不出。
人吶,還是做自己好。
《黑天鵝》全篇致敬了今敏,劇情形式上也非常的相像,我不知道如果今敏老人家還在世的話會說什麼,但我想到了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說過的一句話"這片子拍的很好,但這是我的電影,不是你的電影"
今敏嚴格來說是做電影的,他之所以選擇動畫,是因為動畫的表現形式以及可塑性,可控性,是真人電影完全不能比的,今敏電影只有幾部,但每部都對西方的影視有很深的影響,像《盜夢空間》不過諾蘭打死也不承認自己看過他的作品,但我打死也不信。
下次專門寫個今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