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器蓋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2:08:56 1
離合器蓋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合器蓋體結構,包含一本體,本體具有一頂壁及一環設於該頂壁外緣的環壁,該頂壁呈錐狀且設一具有軸孔的孔座,軸孔內緣具有齒紋,軸孔周圍的頂壁設有數個通孔,環壁內側設有數個呈斜向且相間隔的凹槽,且兩兩凹槽間至少設有一散熱孔貫穿該環壁與外部形成連通。各凹槽具有相間隔的一起始端及一終點端,起始端位於環壁相對頂壁的一端面上,終點端位於鄰近頂壁的位置,且凹槽的橫斷面呈凹弧狀。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降低溫度,進而提升其運轉效率,延長其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離合器蓋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離合器蓋體結構,屬於機械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機動車大部分利用離合器的作動來主動引擎運轉動力分離及接合,公知的離合器主要由引擎不停的轉動帶動皮帶,並由皮帶帶動一設於離合器的驅動軸轉動,驅使離合器蓋體內的掣動塊因離心力而甩開,藉由掣動塊外側的摩擦板接觸離合器蓋體而旋轉作動。但公知的離合器蓋體內壁面大多為光滑面,當驅動軸所需的扭力大於離合器蓋體與摩擦板間的摩擦力時,或是摩擦板的摩擦阻力降低時,不但會造成摩擦板與離合器蓋體間形成打滑、空轉,且因滑動接觸而產生高溫,進而縮短了離合器的使用壽命,實在有待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合器蓋體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合器蓋體結構,包含一本體,本體具有一頂壁及一環設於該頂壁外緣的環壁,該頂壁呈錐狀且設一具有軸孔的孔座,軸孔內緣具有齒紋,軸孔周圍的頂壁設有數個通孔,環壁內側設有數個呈斜向且相間隔的凹槽,且兩兩凹槽間至少設有一散熱孔貫穿該環壁與外部形成連通。
[0005]各凹槽具有相間隔的一起始端及一終點端,起始端位於環壁相對頂壁的一端面上,終點端位於鄰近頂壁的位置,且凹槽的橫斷面呈凹弧狀。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地降低溫度,進而提升其運轉效率,延長其使用壽命。
[0007]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與掣動塊的分解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剖視圖。
[0012]圖中1.本體,2.頂壁,3.環壁,4.軸孔,5.孔座,6.齒紋,7.通孔,8.凹槽,9.散熱孔,10.起始端,11.終點端,12.端面,13.掣動塊,14.摩擦板。
[00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合器蓋體結構,包含一本體1,具有一頂壁2及一環設於該頂壁2外緣的環壁3,該頂壁2呈錐狀且設一具有軸孔4的孔座5,軸孔4內緣具有齒紋6,用以供一離合器的驅動軸(圖中未顯示)組設並帶動其旋轉,軸孔4周圍的頂壁2設有數個通孔7,環壁3內側設有數個呈斜向且相間隔的凹槽8,且兩兩凹槽8間至少設有一散熱孔9貫穿該環壁3與外部形成連通。
[0015]各凹槽8具有相間隔的一起始端10及一終點端11,起始端10位於環壁3相對頂壁2的一端面12上,終點端11位於鄰近頂壁2的位置,且凹槽8的橫斷面呈凹弧狀。
[0016]實施時,將本實用新型裝設於離合器上,離合器的其它組件非本實用新型重點,在此就不贅述,當掣動塊13被帶動旋轉時,會因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而被甩出,使得掣動塊13外緣的摩擦板14與本體I環壁3內側形成接觸,當摩擦板14與環壁3內側形成接觸,當摩擦板14與環壁3內側接觸時,環壁3所設的數個凹槽8即對摩擦板14形成阻力,且摩擦板14因摩擦產生的細屑可由凹槽8引導自起始端10排出,而運轉所產生的高溫,藉由環壁3所設的散熱孔9得到疏通,且頂壁2的各通孔7與各散熱孔9於運轉時形成對流,可有效地降低溫度,進而提升其運轉效率,延長其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合器蓋體結構,包含一本體,其特徵是:本體具有一頂壁及一環設於該頂壁外緣的環壁,該頂壁呈錐狀且設一具有軸孔的孔座,軸孔內緣具有齒紋,軸孔周圍的頂壁設有數個通孔,環壁內側設有數個呈斜向且相間隔的凹槽,且兩兩凹槽間至少設有一散熱孔貫穿該環壁與外部形成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蓋體結構,其特徵是:各凹槽具有相間隔的一起始端及一終點端,起始端位於環壁相對頂壁的一端面上,終點端位於鄰近頂壁的位置,且凹槽的橫斷面呈凹弧狀。
【文檔編號】F16D13/58GK204127151SQ201420538715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高劉毅 申請人:高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