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的製造方法
2023-06-04 20:50:41 3
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屬於一種巖心鑽取機,由底座、支架、升降柱、電動鑽機和鑽頭構成,鑽頭為三個內徑不同的空心鑽頭構成圓柱體的鑽頭組,鑽頭組內部頂端為電動機,電動機下部連接輸出軸,輸出軸中部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軸下部設有活動臂,第一活動臂夾於第一鑽頭外部,第二活動臂夾於第二鑽頭外部,第三活動臂夾於第三鑽頭外部,第一鑽頭、第二鑽頭和第三鑽頭頂部設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有轉動齒輪,轉動齒輪與輸出齒輪咬合,鑽頭組底部設有鑽頭出口,鑽頭出口的頂部對應處設有電動鑽機。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如下有益效果:滿足巖樣鑽取時的對巖樣大小直徑的不同需求,同時不影響巖心鑽取機正常鑽取工作,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專利說明】
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巖心鑽取機,具體說是一種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
【背景技術】
[0002]巖心鑽取機用於實驗室內對巖樣的鑽取工作。世面上的巖心鑽取機只有一個鑽頭,只能鑽取相同直徑的巖樣,不能滿足巖樣鑽取時的對巖樣大小直徑的不同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滿足巖樣鑽取時的對巖樣大小直徑的不同需求,且不影響巖心鑽取機正常鑽取工作的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由底座、支架、升降柱、電動鑽機和鑽頭構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鑽頭為三個內徑不同的空心鑽頭構成圓柱體的鑽頭組,鑽頭組內部頂端為電動機,電動機下部連接輸出軸,輸出軸中部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軸下部設有活動臂,第一活動臂夾於第一鑽頭外部,第二活動臂夾於第二鑽頭外部,第三活動臂夾於第三鑽頭外部,第一鑽頭、第二鑽頭和第三鑽頭頂部均設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有轉動齒輪,轉動齒輪與輸出齒輪咬合,鑽頭組底部設有鑽頭出口,鑽頭出口的頂部對應處設有電動鑽機。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鑽頭出口為半圓弧狀。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活動臂與輸出軸之間由滑道連接,鑽頭組外側壁上設有調節窗。
[0008]本實用新型經過上述技術改進,達到了如下有益效果:滿足巖樣鑽取時的對巖樣大小直徑的不同需求,同時不影響巖心鑽取機正常鑽取工作,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仰視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3]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由底座、支架、升降柱、電動鑽機2和鑽頭構成,所述的鑽頭為三個內徑不同的空心鑽頭構成圓柱體的鑽頭組1,鑽頭組I內部頂端為電動機13,電動機13下部連接輸出軸3,輸出軸3中部上設有輸出齒輪4,輸出軸3下部設有活動臂,第一活動臂5夾於第一鑽頭6外部,第二活動臂7夾於第二鑽頭8外部,第三活動臂9夾於第三鑽頭10外部,第一鑽頭6、第二鑽頭8和第三鑽頭10頂部均設有轉動軸11,轉動軸11上設有轉動齒輪12,轉動齒輪12與輸出齒輪4咬合,鑽頭組I底部設有鑽頭出口 14,鑽頭出口14的頂部對應處設有電動鑽機2。
[0014]所述的鑽頭出口 14為半圓弧狀。
[0015]所述的活動臂7與輸出軸3之間由滑道連接,鑽頭組I外側壁上設有調節窗15。
[0016]活動臂7在輸出軸3上上下方向運動,調節窗15用於調節空心鑽頭的高低位置。
[0017]本實用新型經過上述技術改進,達到了如下有益效果:滿足巖樣鑽取時的對巖樣大小直徑的不同需求,同時不影響巖心鑽取機正常鑽取工作,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權利要求】
1.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由底座、支架、升降柱、電動鑽機(2)和鑽頭構成,其特徵在於:鑽頭為三個內徑不同的空心鑽頭構成圓柱體的鑽頭組(1),鑽頭組(I)內部頂端為電動機(13),電動機(13)下部連接輸出軸(3),輸出軸(3)中部上設有輸出齒輪(4),輸出軸(3)下部設有活動臂,第一活動臂(5)夾於第一鑽頭(6)外部,第二活動臂(7)夾於第二鑽頭(8)外部,第三活動臂(9)夾於第三鑽頭(10)外部,第一鑽頭(6)、第二鑽頭(8)和第三鑽頭(10)頂部均設有轉動軸(11),轉動軸(11)上設有轉動齒輪(12 ),轉動齒輪(12 )與輸出齒輪(4)咬合,鑽頭組(I)底部設有鑽頭出口(14),鑽頭出口(14)的頂部對應處設有電動鑽機(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其特徵在於:鑽頭出口(14)為半圓弧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直徑鑽頭巖心鑽取機,其特徵在於:活動臂(7)與輸出軸(3)之間由滑道連接,鑽頭組(I)外側壁上設有調節窗(15)。
【文檔編號】G01N1/08GK204064710SQ201420377662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0日
【發明者】閆樹, 劉洋, 李吉, 胡欣蕾, 李思良 申請人:東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