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
2023-05-28 05:58:21 1
專利名稱::一種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個體微小、繁殖迅速,給人類健康和工作學習帶來嚴重危害,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爆發的流行性疾病,如"非典"、禽流感和當前的甲型H1N1病毒仍使人心有餘悸。因此,國內外抗菌紡織品的需求呈現倍速增加的勢頭。銀系抗菌材料作為一類具有持久性、廣譜性、耐熱性好、安全性高、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的優良抗菌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目前,紡織品的銀系抗菌整理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先製備納米銀水溶液或超微粒,在整理劑存在下,將紡織品浸漬在溶液中,將納米銀吸附到織物表面而獲得。如中國發明專利(CN101173432A)"—種面料納米銀抗菌整理的工藝"中公開了一種納米銀抗菌面料的整理工藝,將滲透劑脂肪醇聚氯乙烯醚加入到納米銀水溶液中,再將面料浸入,經浸泡、扎平從而獲得納米銀均勻分布的抗菌面料;另一類是將紡織品或經預處理的紡織品浸入硝酸銀水溶液中,在還原劑、分散劑作用下,使銀離子還原為納米銀。如中國發明專利(CN101307563A)"納米銀抗菌紡織品的整理方法"中,將載有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及其季銨鹽的紡織品,在0.01-0.5mol/L的硝酸銀溶液中浸漬處理1120min,得到納米銀抗菌紡織品。中國發明專利(CN1558016)"載納米銀抗菌性織物的製備方法"中,以硝酸銀、水合肼、聚乙二醇為原料,添加表面助劑,將納米銀附著在經氫氧化鈉煮練處理的織物纖維之間和織物表面。前一種方法吸附作用力弱,牢度差,存在耐洗性問題;後一種製備方法中需要選擇合適的還原劑使銀離子還原為納米銀,且需添加分散劑、穩定劑等對納米銀進行分散,防止納米銀的聚集。且上述兩種方法都存在著製備工藝複雜,生產成本較高,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缺點。
發明內容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工藝複雜、穩定性差、不符合環保要求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方法簡單,抗菌能力強、抗菌效果持久的一種含纖維素纖維抗菌紡織品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將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在溫度為5090°C的硝酸銀溶液中浸漬處理424小時,取出後水洗、晾乾,即得抗菌紡織品;所述硝酸銀溶液濃度為0.0010.01mol/L,pH值為7.0。所述的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是棉、麻、粘膠的、或含有上述纖維的混紡的機織物、針織物和非織造布。本發明所述的紡織品為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纖維素大分子鏈具有一個強還原性3末端,且每個葡萄糖單元含有三個游離的羥基,在硝酸銀溶液中可以吸附銀離子,在一定溫度下,原位還原銀離子為納米銀。在反應過程中,纖維素大分子即作分散劑又作還原劑,從而實現納米銀抗菌紡織品的製備。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利用紡織品中所含有的纖維素直接還原硝酸銀溶液,纖維素即作還原劑又作保護劑,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助劑,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易產業化,且符合綠色工藝要求。(2)本發明可以通過改變紡織品在硝酸銀溶液中的浸漬時間和硝酸銀溶液的濃度來控制紡織品表面納米銀的負載量。納米銀分布均勻、粒徑小,具有優良的儲存穩定性。(3)本發明所製備的納米銀抗菌紡織品抗菌能力強、效果持久、耐洗滌,手感不受影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例1:將棉機織物浸入濃度為0.001mol/L的硝酸銀溶液(pH7.0)中,浴比為1:50,9(TC浸24小時,取出後水洗、涼幹,即得抗菌棉織物。實施例2:將麻機織物浸入濃度為0.005mol/L的硝酸銀溶液(pH7.0)中,浴比為1:50,7(TC浸12小時,取出後水洗、涼幹,即得抗菌麻織物。實施例3:將粘膠非織造布浸入濃度為0.01mol/L的硝酸銀溶液(pH7.0)中,浴比為1:50,5(TC浸24小時,取出後水洗、涼幹,即得抗菌粘膠非織造布。實施例4:將滌棉混紡針織物浸入濃度為0.005mol/L的硝酸銀溶液(pH7.0)中,浴比為1:50,7(TC浸12小時,取出後水洗、涼幹,即得抗菌滌棉混紡織物。對實施例1、2、3、4製備的含纖維素纖維抗菌紡織品進行抗菌性能和抗菌效果耐洗度進行了測試,具體如下1、抗菌性能測試參照GB/T20944.3-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試驗方法測試。2、抗菌效果耐洗度參照GB/T12490-200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家庭和商業洗滌色牢度》試驗方法測試。表1是由實施例1、2、3、4製備的含纖維素纖維抗菌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試結果。從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製備的含纖維素纖維抗菌紡織品,按照GB/T12490-200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家庭和商業洗滌色牢度》洗滌程序,經50次洗滌,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依然可達98%以上;經IOO次洗滌,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達到80%以上。說明本發明製得的含纖維素纖維抗菌紡織品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耐洗性強。表1: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實施例子,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權利要求一種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在溫度為50~90℃的硝酸銀溶液中浸漬處理4~24小時,取出後水洗、晾乾,即得抗菌紡織品;所述硝酸銀溶液濃度為0.001~0.01mol/L,pH值為7.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是棉、麻、粘膠的、或含有上述纖維的混紡的機織物、針織物和非織造布。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抗菌整理方法。將含纖維素纖維紡織品在溫度為50~90℃的硝酸銀溶液中浸漬處理4~24小時,取出後水洗、晾乾,即得抗菌紡織品。本發明利用紡織品中所含有的纖維素直接還原硝酸銀溶液,纖維素既作還原劑又作保護劑,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助劑,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易產業化,且符合綠色工藝要求;通過改變紡織品在硝酸銀溶液中的浸漬時間和硝酸銀溶液的濃度來控制紡織品表面納米銀的負載量,納米銀分布均勻、粒徑小,具有優良的儲存穩定性;所製備的納米銀抗菌紡織品抗菌能力強、效果持久、耐洗滌,手感不受影響。文檔編號D06M11/83GK101787646SQ20101011836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申請日期2010年3月5日優先權日2010年3月5日發明者劉琳,姚菊明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