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車的收折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0:54:16 1
專利名稱:滑板車的收折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板車的收折結構」,尤指一種可快速且安全地將把手握杆及車輪主杆折合,以減少體積便利收存、攜帶的結構。
按目前時下最流行的滑板車,最早是起源於德國,但因當時結構設計及體積上甚為笨重,因此未受到重視,直至1999年才由日本再將其改良,並縮小體積進而大為流行,由於其迷你輕巧的結構造型與機動性靈活,因此深受時下年輕人所熱愛,漸漸形成一股風潮。
就國內而言,滑板車亦不斷突破日本品牌的窠臼,甚有超越凌駕的趨勢,但目前一般的滑板車,就其組裝與攜帶性的設計而論仍有其缺點,請參閱
圖1A、1B,普通滑板車有關於主杆及把手等的收合亦應用於支杆A與座杆B的結合,該支杆A並可折合於座杆B之上,當使用者欲將支杆A折合於座杆B之上時,需要扳開位於轉軸部的快拆杆使其鬆脫,並如
圖1A箭頭指示方向將支杆A斜向下拉,使擋止塊C滑離於座杆B頸接部D的卡槽E,續得以使其穿孔F為軸心將支杆A連同把手G折下,隨後扳扭快拆杆以將其固定,以達快速收合與拆裝的功效;這些設計雖確達到快速收合的功能,但仍具有以下缺點1.該類滑板車的收合機構均顯露在外,未能有效掩避,於其收合過程中會有因使用者的疏忽與不慎,於扳轉中使手部遭到意外夾傷。
2.該類滑板車的把手握杆無法摺疊,無法收折貯藏,或雖可以拆卸,但卻很容易疏忽而遺失。
本實用新型即針對此快速收合組裝的標的,設計一可安全方便的卡掣機構,以達成把手握杆及車輪主杆的收合目的。
以下就具體可行的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後
圖1A、1B是普通收折結構的組立動作圖;圖2是為本實用關於把手握杆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為本實用關於把手握杆的組合外觀圖;圖4A、4B是為本實用新型關於把手握杆的折合機構動作圖;圖5是為本實用新型關於車輪主杆收合機構的立體分解圖;圖6A、6B、6C是為本實用新型關於車輪主杆折合機構動作圖;圖7A、7B是為本實用新型的車輪主杆折合動作圖。
本實用新型主要分為兩部分機構,一為把手握杆折合機構,一為車輪主杆收合機構;首先說明把手握杆折合機構,請參閱圖2、3,分別是為本實用新型關於把手握杆的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外觀圖,關於此部分主要構件乃包含有一對左、右握杆10、20、一龍頭杆30、一快拆杆40、一壓縮彈簧50、一固定栓60等六項主件,其中,左握杆20是於其前部與右握杆10相對應配合端設有一容室21,容室21中央並設一穿孔22貫穿於龍頭杆30,對側邊則切成一缺口並有一凸條23沿壁垂直設立;另一右握杆10,則相對應左握杆20配合端亦切成口,並設有一貫孔11,沿貫孔11向上則凹設一可與凸條23相嵌合的凹槽12;一龍頭杆30,在其前部連接左、右握杆10、20,設有一通孔31貫通龍頭杆30,其上設有一槽室32;一快拆杆40,可以其螺杆穿樞龍頭杆30的通孔31鎖入一固定栓60之內的螺孔中,並配合一壓縮彈簧50將左、右握杆10、20連續起來形成如圖3所示的組合狀態。
續參閱圖4A、4B,為把手握杆的折合機構動作圖,據由上述組序結合後,當欲將左、右握杆10、20折合時,應如圖4A所示箭頭方向扳動快拆杆40,以釋放夾掣力,同時固定栓60因受壓縮彈簧50的張力而向外彈張,使得左、右握杆10、20得以鬆脫,而可進行收折,如欲張開握杆使用,則可以反序同時扳張左、右握杆10、20至水平狀態時,即使凸條23與凸槽12得以嵌合固定,此時再將快拆杆40扳壓,利用偏心自鎖原理,而使得左、右杆10、20牢固結合。
並參閱圖5、6是為本實用新型車輪主杆33的收合機構及其動作圖,其構件主要有一銜接杆70、一勾掣板80、一拉杆90、一扭轉彈簧91等四要項組件,其中銜接杆70是用以穿接車輪及杆件,下方分設兩支,以使拉杆90及勾掣板80分別以銷杆93與固定鎖92配入並以一連接板71連接此分支;一勾掣板80,是用以銜接滑板車的站立平板34及銜接杆70,其一端上揚而形成一勾部35;參閱圖7A、7B,其一端且上揚而形成一勾部35;參閱圖7A、7B,為本實用新型應用實施例圖,圖7A為其正常騎乘狀態,其中把手握杆折合機構動作請對照圖4A、4B及前述說明,而在此正常騎乘狀態下,其車輪主杆33的收合機構是如圖6A所示狀態藉由勾掣板80的向上傾揚的勾部35與拉杆90形成一勾掣配合狀態,以保持車輪主杆33的直立固定,當使用者欲收合時,則如圖6B所示狀態將拉杆90向上扳拉,此時,拉杆90即可脫離與勾掣板80的勾嵌,然後如圖6C的箭號所示方向傾倒,而達到如圖7B的收合狀態,同時,把手的左、右握杆10、20則按照前述圖4A、4B及其說明將左、右握杆10、20扳下即可以夾掣後車輪及輪架,而得以提起攜帶收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各種變化與修改,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滑板車的收折結構,主要應包含有一把手握杆折合機構及一車輪主杆收合機構,其特徵在於把手握杆折合機構主要包含一對左、右握杆、一龍頭杆、一快拆杆、一壓縮彈簧、一固定栓,其中,左握杆是於其前部與右握杆相對應配合端設有一容室,容室中央並設一穿孔貫穿於本體,對側邊則切成一缺口並有一凸條沿壁向上設立;另一右握杆,則相對應左握杆配合端亦切成口,並設有一貫孔,延貫孔向上則凹設一可與凸條相嵌合的凹槽;一龍頭杆,在其前部連接左、右握杆,設有一通孔貫通本體,其上設有一槽室;一快拆杆,可以其螺杆穿樞龍頭杆的通孔鎖入一固定栓的內螺孔中、並配合一壓縮彈簧將左、右握杆連結起來;當欲將左、右握杆折合時,扳動快拆杆以釋放夾掣力,同時固定栓因受壓縮彈簧的張力而向外彈張,使得左、右握杆得以鬆脫,而可予收折,如欲張開握杆使用,則可以反序同時扳張左、右握杆至水平狀態時,即使凸條與凸槽得以嵌合固定,此時再將快拆杆扳壓,利用偏心自鎖原理,使得左、右握杆牢固結合;車輪主杆收合機構,其構件主要有一銜接杆、一勾掣板、一拉杆、一扭轉彈簧,其中銜接杆是用以穿接車輪及杆件,下方分設兩支,以容拉杆及勾掣板配入並以一連接板連接此分支;一勾掣板,用以銜接滑板車的站立平板及銜接杆,其一端且上揚而形成一勾部,於正常狀態下,其車輪主杆的收合機構是藉由勾掣板一向上傾揚的勾部與拉杆形成一勾掣配合狀態,以保持車輪主杆的直立固定,當使用者欲收合時,則將拉杆向上扳拉,此時,拉杆即可脫離與勾掣板勾嵌而傾倒收合,同時,把手的左、右握杆則可將左、右握杆扳下以夾掣後車輪及輪架,而得以提起攜帶收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滑板車的收折改良結構,尤指一種可將把手握杆及車輪主杆予以快速收合,藉以縮減體積便利攜帶與收存的兩輪滑板車的收折結構;其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把手握杆折合機構,另一為車輪主杆收合機構。
文檔編號A63C17/00GK2460160SQ0026659
公開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8日
發明者李光國 申請人:光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