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1:44:51 2
專利名稱: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垃圾收集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
如
圖1、圖2所示,習用的由提杆、簸箕體及簸箕蓋組成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是以近似倒Y狀的提杆兩端處直接樞裝在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壁上,簸箕蓋固定安裝在提杆上,當提起提杆使簸箕體豎立並開口朝上時,簸箕蓋覆蓋在簸箕體的開口上;簸箕體橫置並開口朝側面時,簸箕蓋離開簸箕體開口。這種結構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當清掃地面上垃圾時,以簸箕體與地面呈傾斜狀靠觸,使簸箕體相對提杆轉動而呈開口朝側面的橫置狀態,便可將地面上的垃圾從開口掃入簸箕體內。掃完後,向上提起提杆,使簸箕體隨之提起,並繞樞接點相對提杆轉動至豎立及開口朝上狀態,開口被簸箕蓋封閉。然而當從簸箕體開口處掃入的垃圾為重物,如未飲盡的飲料罐時,使簸箕體開口端相對樞接點的力矩大於其底部端相對樞接點的力矩。從而當向上提起提杆使簸箕體呈豎立狀態時,簸箕體朝與原來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使開口呈朝下狀態,致使已掃入簸箕體內的垃圾全部傾出,影響其使用性能。此外,這種結構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其上提杆與簸箕體為不可拆樞接,使包裝成本高、運輸及貯存時佔用較大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性能好、降低包裝成本、減少運輸及貯存時佔用空間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
本實用新型由簸箕體、簸箕蓋、兩根連杆及提杆組成。簸箕體為具有開口的殼體。簸箕蓋為與簸箕體上開口相對應的蓋體。兩根連杆的一端分別與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壁樞接,其另一端分別與簸箕蓋兩側樞接。提杆以其底端樞裝在蓋體頂面中部。
其中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及簸箕蓋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卡榫;兩根連杆的兩端分別設有榫孔;連杆兩端以其上榫孔分別與簸箕體及簸箕蓋上彈性卡榫嵌卡,構成可拆樞接。
簸箕蓋頂面中部設有凹穴,並在凹穴兩側壁上設有銷孔;提杆底端設有帶樞孔的凸耳;提杆底端的凸耳置於簸箕蓋頂面的凹穴內,並藉助穿設在其凸耳樞孔及簸箕蓋凹穴兩側壁銷孔內的樞銷樞裝在簸箕蓋上。
提杆底端的凸耳上設有容置定位鋼珠及彈簧的盲孔,並令盲孔與凸耳上樞孔平行;在簸箕蓋凹穴側壁設有兩個定位孔,並令定位孔與銷孔之間的距離與提杆底端凸耳上盲孔與樞孔之間的距離相等;彈簧及定位鋼珠依次置於凸耳上的盲孔內,並令鋼珠在彈簧彈性力作用下抵在凹穴側壁的定位孔上,以使簸箕蓋與提杆之間定位在簸箕蓋開閉的連接角度上。
簸箕蓋前緣與簸箕體開口前緣之間設有鉤件;簸箕蓋前緣設有缺口,在缺口兩側向內延設帶銷孔的固定翼;提杆底端凸耳末端延設抵塊;鉤件中部設有樞孔,其一端彎折成撥片,其另端為端緣為鉤條的鉤片;鉤件藉助穿設在其樞孔及簸箕蓋銷孔內的樞銷樞裝在簸箕蓋上,並令提杆末端抵塊抵壓在鉤件的撥片上,鉤件鉤片的鉤條卡鉤在簸箕體開口的前緣。
提杆的頂端呈握把狀。
由於本實用新型由簸箕體、簸箕蓋、兩根連杆及提杆組成。簸箕體為具有開口的殼體。簸箕蓋為與簸箕體上開口相對應的蓋體。兩根連杆的一端分別與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壁樞接,其另一端分別與簸箕蓋兩側樞接。提杆以其底端樞裝在蓋體頂面中部。使用時,手持提杆上握把使提杆底端凸耳相對簸箕蓋擺動,並帶動簸箕蓋依連杆相對簸箕體擺動,使簸箕蓋旋離簸箕體上開口。以簸箕體靠觸地面,使其由垂直狀態轉動至呈水平狀態與地面貼平,使開口朝向側面,便可將地面上垃圾從開口掃入。掃完後,朝反方向擺動提杆,使簸箕蓋關閉簸箕體開口,向上提起提杆,使簸箕體隨之提起。藉助連杆使提杆在提起簸箕體時的施力點位於簸箕體的開口處,即使掃入重物時,亦不會導致簸箕體傾反,不僅使用性能好,而且降低包裝成本、減少運輸及貯存時佔用空間,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1、為習用的連蓋式簸箕結構示意正視圖。
圖2、為習用的連蓋式簸箕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5、為圖4中A部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實施例二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動作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闡述。
實施例一如圖3、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簸箕體1、簸箕蓋2、兩根連杆3及提杆4組成。
簸箕體1為具有開口11的殼體,其近開口11端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卡榫12。
簸箕蓋2為與簸箕體1上開口11相對應的蓋體,其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卡榫21。其頂面中部設有凹穴22,並在凹穴22兩側壁上設有銷孔23及兩個定位孔24。
兩根連杆3的兩端分別設有榫孔31。
提杆4的頂端呈握把41狀,其底端設有帶樞孔421的凸耳42。凸耳42上設有容置定位鋼珠43及彈簧44的盲孔422,盲孔422與樞孔421平行,並令盲孔422與樞孔422之間的距離等於簸箕蓋2上定位孔24與銷孔23之間的距離。
連杆3兩端以其上榫孔31分別與簸箕體1及簸箕蓋2上彈性卡榫12、21嵌卡,構成可拆樞接。彈簧43及定位鋼珠44依次置於提把4底端凸耳42上的盲孔422內,並將凸耳42置於簸箕蓋2頂面的凹穴22內,藉助穿設在其凸耳42樞孔421及簸箕蓋2凹穴22兩側壁銷孔23內的樞銷5樞裝在簸箕蓋2上。並令定位鋼珠44在彈簧43彈性力作用下抵在凹穴22側壁的定位孔24上,以使簸箕蓋2與提杆4之間定位在簸箕蓋2開閉的連接角度上。
使用時,如圖7所示,手持提杆4上握把41使提杆4底端凸耳42相對簸箕蓋2擺動,並帶動簸箕蓋2依連杆3相對簸箕體1擺動,使簸箕蓋2旋離簸箕體1上開口11。並藉助置於凸耳42盲孔422內的彈簧43使定位鋼珠44抵在簸箕蓋2凹穴22兩側壁的定位孔24上,使提杆4的擺動角度得以固定。以簸箕體1靠觸地面,使其由垂直狀態轉動至呈水平狀態與地面貼平,使開口11朝向側面,便可將地面上垃圾從開口11掃入。掃完後,朝反方向擺動提杆4,使簸箕蓋2關閉簸箕體1開口11,向上提起提杆4,使簸箕體1隨之提起。
實施例二如圖4、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簸箕體1、簸箕蓋6、鉤件7、兩根連杆3及提杆8組成。
簸箕體1為具有開口11的殼體,其近開口11端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卡榫12。
簸箕蓋6為與簸箕體1上開口11相對應的蓋體,其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卡榫61。其頂面中部設有凹穴62,並在凹穴62兩側壁上設有銷孔63及兩個定位孔64。簸箕蓋6前緣設有缺口65,在缺口65兩側向內延設帶銷孔661的固定翼66。
鉤件7中部設有樞孔71,其一端彎折成撥片72,其另端為端緣為鉤條73的鉤片74。
兩根連杆3的兩端分別設有榫孔31。
提杆8的頂端呈握把81狀,其底端設有帶樞孔821的凸耳82。凸耳82末端延設抵塊822。凸耳82上設有容置定位鋼珠84及彈簧85的盲孔823,盲孔823與樞孔821平行,並令盲孔823與樞孔821之間的距離等於簸箕蓋6上定位孔64與銷孔63之間的距離。
連杆3兩端以其上榫孔31分別與簸箕體1及簸箕蓋6上彈性卡榫12、61嵌卡,構成可拆樞接。彈簧83及定位鋼珠84依次置於提杆8底端凸耳82上的盲孔823內,並將凸耳82置於簸箕蓋6頂面的凹穴62內,藉助穿設在其凸耳82樞孔821及簸箕蓋6凹穴62兩側壁銷孔63內的樞銷5樞裝在簸箕蓋6上。並令定位鋼珠84在彈簧83彈性力作用下抵在簸箕蓋6凹穴62兩側壁的定位孔64上,以使簸箕蓋6與提杆8之間定位在簸箕蓋6開閉的連接角度上。鉤件7藉助穿設在其樞孔71及簸箕蓋6銷孔63內的樞銷9樞裝在簸箕蓋6上,並位於簸箕蓋6前緣與簸箕體1開口11前緣之間。並令提杆8凸耳82末端抵塊822抵壓在鉤件7的撥片72上,鉤件7鉤片74的鉤條73卡鉤在簸箕體1開口11的前緣。
使用時,如圖7、圖8所示,手持提杆8上握把81使提杆8底端凸耳82相對簸箕蓋6擺動,其凸耳82末端抵塊抵822壓鉤件7的撥片72,使鉤件7以其上樞孔71相對簸箕蓋6轉動,使其上鉤條73與簸箕體1開口11脫開,提杆8同時帶動簸箕蓋6依連杆3相對簸箕體1擺動,使簸箕蓋6旋離簸箕體1上開口11。並藉助置於凸耳82盲孔823內的彈簧83使定位鋼珠84抵在簸箕蓋6凹穴62兩側壁的定位孔64上,使提杆8的擺動角度得以固定。以簸箕體1靠觸地面,使其由垂直狀態轉動至呈水平狀態與地面貼平,使開口11朝向側面,便可將地面上垃圾從開口掃入。掃完後,朝反方向擺動提杆8,使簸箕蓋6關閉簸箕體1開口11,並令提杆8凸耳82末端抵塊822鬆開鉤件7的撥片72,其上鉤條83便卡鉤在簸箕體1升口11的前緣。向上提起提杆8,使簸箕體1隨之提起。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它具有簸箕體、簸箕蓋及提杆,簸箕體為具有開口的殼體;簸箕蓋為與簸箕體上開口相對應的蓋體其特徵在於它還具有兩根連杆;兩根連杆的一端分別與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壁樞接,其另一端分別與簸箕蓋兩側樞接;提杆以其底端樞裝在蓋體頂面中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及簸箕蓋兩側分別設有彈性卡榫;兩根連杆的兩端分別設有榫孔;連杆兩端以其上榫孔分別與簸箕體及簸箕蓋上彈性卡榫嵌卡,構成可拆樞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簸箕蓋頂面中部設有凹穴,並在凹穴兩側壁上設有銷孔;提杆底端設有帶樞孔的凸耳;提杆底端的凸耳置於簸箕蓋頂面的凹穴內,並藉助穿設在其凸耳樞孔及簸箕蓋凹穴兩側壁銷孔內的樞銷樞裝在簸箕蓋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提杆底端的凸耳上設有容置定位鋼珠及彈簧的盲孔,並令盲孔與凸耳上樞孔平行;在簸箕蓋凹穴側壁設有兩個定位孔,並令定位孔與銷孔之間的距離與提杆底端凸耳上盲孔與樞孔之間的距離相等;彈簧及定位鋼珠依次置於凸耳上的盲孔內,並令鋼珠在彈簧彈性力作用下抵在凹穴側壁的定位孔上,以使簸箕蓋與提杆之間定位在簸箕蓋開閉的連接角度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簸箕蓋前緣與簸箕體開口前緣之間設有鉤件;簸箕蓋前緣設有缺口,在缺口兩側向內延設帶銷孔的固定翼;提杆底端凸耳末端延設抵塊;鉤件中部設有樞孔,其一端彎折成撥片,其另端為端緣為鉤條的鉤片;鉤件藉助穿設在其樞孔及簸箕蓋銷孔內的樞銷樞裝在簸箕蓋上,並令提杆末端抵塊抵壓在鉤件的撥片上,鉤件鉤片的鉤條卡鉤在簸箕體開口的前緣。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提杆的頂端呈握把狀。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連杆的連蓋式簸箕。為提供一種使用性能好、降低包裝成本、減少運輸及貯存時佔用空間的連蓋式簸箕,提出本實用新型,它由簸箕體、簸箕蓋、兩根連杆及提杆組成。簸箕體為具有開口的殼體。簸箕蓋為與簸箕體上開口相對應的蓋體。兩根連杆的一端分別與簸箕體近開口端兩側壁樞接,其另一端分別與簸箕蓋兩側樞接。提杆以其底端樞裝在蓋體頂面中部。
文檔編號A47L13/52GK2329315SQ9820190
公開日1999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6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6日
發明者林永卿 申請人:林永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