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燈管翻身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5:09: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管翻身機構。
背景技術:
在長條形燈生產組裝過程中,涉及到對燈管的貼片處理(粘附pcb板),在貼片處理完後pcb板一般位於燈管內側壁的上部,為了防止pcb板的重力對粘合質量造成影響,一般需要將燈管轉動180°使得pcb板位於燈管內側壁的底部,但是現有該工序一般採用人手工進行,或者通過翻身機構自動控制,但是現有的翻身機構結構複雜,工作不穩定,成本較高,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成本低廉的燈管翻身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燈管翻身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燈管翻身機構,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輸送帶,輸送帶上設置若干限位單元,每個限位單元內放置有一燈管,燈管於限位單元內可轉動,限位單元限制燈管相對輸送帶沿輸送帶行進方向的運動,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摩擦塊,摩擦塊可與行經的燈管接觸,摩擦塊與燈管接觸的長度為燈管外輪廓周長的一半。
所述限位單元包括固定設置在皮帶上的承載盒,承載盒包括底板和兩側板,兩側板固定安裝在底板的兩側,兩側板的距離與燈管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摩擦塊上設置有防滑紋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帶、限位單元及摩擦塊實現對行經的燈管轉動翻轉180°的效果,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A。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燈管4翻身機構,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置有輸送帶2,輸送帶2上設置若干限位單元3,每個限位單元3內放置有一燈管4,燈管4於限位單元3內可轉動,限位單元3限制燈管4相對輸送帶2沿輸送帶2行進方向的運動,機架1上設置有摩擦塊5,摩擦塊5可與行經的燈管4接觸,摩擦塊5與燈管4接觸的長度為燈管4外輪廓周長的一半。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帶2、限位單元3及摩擦塊5實現對行經的燈管4轉動翻轉180°的效果,具體動作如下,輸送帶2帶動燈管4前移,在經過摩擦塊5時,摩擦塊5與燈管4的一端配合,使得燈管4轉動180°,之後燈管4不再與摩擦塊5接觸,燈管4停止轉動,可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成本低廉。
如圖所示,限位單元3包括固定設置在皮帶上的承載盒,承載盒包括底板31和兩側板32,兩側板固定安裝在底板的兩側,兩側板的距離與燈管4的外徑相匹配,燈管4兩端延伸出承載盒;為了保證工作穩定性,摩擦塊5呈杆狀,在摩擦塊5上設置有防滑紋路。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實施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設定的範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