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2:32:11 1
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功率電感結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該功率電感的線圈為扁平型導線繞線所形成,可達到提升功率電感的直流飽合特性與降低直流電阻,以及能有效提升移動式電源裝置的效能。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功率電感,如圖1A、圖1B與圖1C所示,線圈10是貼附於一電路板12上,其包括一本體14,從本體14延伸出第一導線16與第二導線18,並分別與電路板上的焊接點20、22相焊接。該線圈10乃是利用一截面為直角形的直立扁平導線形成一線圈24,線圈成為螺旋狀,具有多數圈30,且包括一內側端26與一外側端28; —導線架32,即以其兩個末端34、38分別與線圈24的內側端26及外側端28焊接成為一體。然後,將已焊有導線16、18的線圈24置入於鑄模中,並於鑄模中注入磁性粉末材料,脫模後,將導線架32的部份切斷,即得該電感。或者也如圖1D所示,以圓形導線40纏繞而成。
[0003]該現有電感存在以下缺陷:
[0004]1.使用直立扁平導線101纏繞而成的線圈(如圖1E所示),在上下重迭時,繞線過程較為繁複。
[0005]2.使用圓形導線40纏繞而成的線圈(如圖1F所示),難以符合目前電子組件輕、薄、短、小的要求,成本也相對較高。
[0006]3.現有功率電感,當線圈的導線為上下重迭,且圈數較高時,多層導線之間會產生電磁幹擾,電感值的流失變大。
[0007]有鑑於現有功率電感有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針對該缺陷研究改進的方法,經長時研究獲得。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該功率電感包括一線圈,以及包覆於線圈外部的磁性粉末膠體;所述線圈由扁平型導線繞線所形成,所述扁平型導線的扁平方向與功率電感組件的長邊方向一致,且所述扁平型導線的寬厚比介於I?15。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使用扁平型導線繞線形成的線圈,可達到提升功率電感的直流飽合特性與降低直流電阻,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
[0010]根據本新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該扁平型導線的扁平方向與功率電感組件的長邊方向一致,而且扁平型導線的寬厚比(寬度/厚度)介於I?15,以此達到提升移動式電源裝置的效能,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0011]至於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構造,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則請參照下列依附圖所作的說明即可得到完全了解。
【附圖說明】
[0012]圖1A?ID為現有功率電感的實施例圖。
[0013]圖1E為現有功率電感使用直立扁平型導線繞線的剖面圖。
[0014]圖1F為現有功率電感使用圓形導線繞線的剖面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本體的剖面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的線圈立體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和現有功率電感的飽和電流比較圖。
[0018]附圖標識
[0019]10:線圈
[0020]12:電路板
[0021]14:本體
[0022]16:第一導線
[0023]18:第二導線
[0024]20、22:焊接點
[0025]24:線圈
[0026]26:內側端
[0027]28:外側端
[0028]30:多數圈
[0029]32:導線架
[0030]34、38:末端[0031 ]40:圓形導線
[0032]101:直立扁平導線
[0033]200:功率電感
[0034]201:線圈
[0035]202:磁性粉末膠體
[0036]301:扁平型導線
[0037]L1:扁平型導線的扁平方向(寬度)
[0038]L2:電感的長度方向
[0039]t:扁平型導線的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40]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如圖2、3所示,該功率電感200包括一線圈201,以及包覆於線圈外部的磁性粉末膠體202,該磁性粉末膠體202由相同粒徑或不相同粒徑的粉末與黏著劑混合而成;其中,該線圈201由扁平型導線301繞線所形成。
[0041]如圖所示,本新型的功率電感,其選用的扁平型導線301,該扁平型導線301的扁平方向(寬度)L1沿功率電感的長邊方向L2設置。而且,所述扁平型導線301的寬厚比(寬度LI/厚度t)介於I?15。由於扁平型導線301的扁平方向LI與功率電感的長邊方向L2—致,以扁平型導線301纏繞成而的線圈201,不僅高度較低、繞的圈數較小,而且可以使組件耐較大的操作電流,以及電路上可以有較小的漣波電流(Ripple Current)。
[0042]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其以扁平型導線301繞線完成的功率電感,和現有以圓形導線繞線完成的功率電感相比較可得到以下數據:
[0043]1.在選用相同尺寸(0.13mm)的銅線下,本新型的扁平型導線301的繞線圈數為4.5圈,習見圓形導線的繞線圈數為5.5圈,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繞線圈數可以更少。
[0044]2.本實用新型的扁平型導線301的直流電阻(DC Resistance)為39.82mΩ,現有圓形導線的直流電阻(DC Resistance)為45.12πιΩ,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電阻降低而更為優化。
[0045]3.本實用新型的扁平型導線301繞線完成的功率電感的飽和電流可達到5.4Α,現有圓型導線繞線完成的功率電感的飽和電流只能達到4.5Α,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飽和電流值提高而更為優化。
[0046]請參照圖4,本實用新型以扁平型導線繞線製成的功率電感和現有功率電感於飽和電流的比較圖上可以清楚看出,在以X軸為電流[Α],Υ軸為感值[UH]的條件下,本實用新型的飽和電流曲線較為平緩,其於感值的表現較佳,故能具備組件耐較大的操作電流,以及電路上可以有較小的漣波電流(RippIe Current)的特性。
[0047]從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確實具有構造更為簡單,操作時更為安全的功效,而該等功效可以改進現有功率電感的弊端,而且並未見該結構被公開使用,符合專利法的規定。
[0048]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乃是本新型較佳具體的實施例,若依本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其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該功率電感包括一線圈,以及包覆於線圈外部的磁性粉末膠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由扁平型導線繞線所形成,所述扁平型導線的扁平方向與功率電感組件的長邊方向一致,且所述扁平型導線的寬厚比介於I?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功率電感的薄型化繞線結構,該功率電感包括一線圈,以及包覆於線圈外部的磁性粉末膠體;所述線圈由扁平型導線繞線所形成,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減少繞線圈數,降低直流電阻,提高飽合電流。
【IPC分類】H01F27/28
【公開號】CN205384929
【申請號】CN201520934615
【發明人】廖世昌, 遊承翰
【申請人】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