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圈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25:01 1
專利名稱:晨昏圈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球儀的改進。
背景技術:
地球儀是常見的教學儀器,現有地 球儀大多將晨昏圈設計成一個細圓環,在細圓環中部設有一個小關節,太陽直射點及其支架就裝在這個小關節上面。其不足是細圓環狀的晨昏圈不易區分早晨與黃昏,小關節在使用中很容易損壞,難以達到直觀演示的目的,從而影響教學的質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耐用、直觀演示效果更好的晨昏圈地球儀。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地球體、晨昏圈、轉柄、底座、太陽直射點及連杆。晨昏圈為寬帶狀圓環,位於地球體外,晨昏圈裝在轉柄上,轉柄下端可相對轉動的與底座連接,轉柄相對底座可轉動;底座上面圍繞著轉柄設有月份環,月份環上沿著圓環均勻刻有十二個月份及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轉柄下端靠近底座處設有一個月份指針,用以指示月份環;太陽直射點裝在連杆的一端,連杆另一端為插頭,在晨昏圈上與地球體上赤道線所在平面相交處設有供安裝插頭的插接口,連杆插頭插在該插接口上;連杆形狀為四分之一圓周,該圓周與插接口位置處晨昏圈的圓弧度相同。連杆所在平面與晨昏圈平面相垂直。地球體赤道線上標有24小時時間刻度。晨昏圈上位於中軸線的上端處設有晨昏線分界標誌,將晨昏圈沿著中軸線分成晨線和昏線兩部分,從而一目了然的知道哪側是早晨,哪側是黃昏。本實用新型與已有的地球儀相比,更加方便好用,直觀演示效果更好,也更適合於教學使用。太陽直射點及連杆使用時安裝上,不用時拔下,方便搬運,有利於教學。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晨昏圈,2、地球體,3、轉柄,4、月份環,5、底座,6、太陽直射點,7、連杆,8、插接口、9、地球軸,10、晨昏線分界標誌,11、月份指針,12、小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晨昏圈I位於地球體2夕卜,晨昏圈I裝在轉柄3上。晨昏圈I上在中軸線的上端處設有晨昏線分界標誌10,將晨昏圈I沿著中軸線分成晨線和昏線兩部分。地球體2通過地球軸9裝在小支架12上,小支架12裝在轉柄3上端。月份環4可製成標牌貼在底座5上,也可直接刻畫在底座5上。月份環4上標有十二個月份,轉柄下端靠近底座處設有一個月份指針11。太陽直射點6通過連杆7另一端的插頭直接插在晨昏圈I上靠近赤道線處的插接口 8上。
權利要求1.ー種晨昏圈地球儀,其特徵是包括有地球體、晨昏圈、轉柄、底座、太陽直射點及連杆;晨昏圈為寬帶狀圓環,位於地球體外,晨昏圈裝在轉柄上,轉柄下端可相對轉動的與底座連接;底座上面圍繞著轉柄設有月份環;轉柄下端靠近底座處設有ー個月份指針;太陽直射點裝在連杆的一端,連杆另一端為插頭,在晨昏圈上與地球體上赤道線所在平面相交處設有供安裝插頭的插接ロ,連杆插頭插在該插接口上;連杆所在平面與晨昏圈平面相垂直;晨昏圈上位於中軸線的上端處設有晨昏線分界標誌,將晨昏圈沿著中軸線分成晨線和昏線兩部分。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晨昏圈地球儀,其特徵是連杆形狀為四分之一圓周,該圓周與插接ロ位置處晨昏圈的圓弧度相同。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晨昏圈地球儀,其特徵是地球體赤道線上標有24小時時間刻度。
專利摘要一種晨昏圈地球儀,目的是方便耐用、直觀演示效果更好;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地球體、晨昏圈、轉柄、底座、太陽直射點及連杆;晨昏圈為寬帶狀圓環,位於地球體外,晨昏圈裝在轉柄上,轉柄下端可相對轉動的與底座連接,底座上面圍繞著轉柄設有月份環;太陽直射點裝在連杆的一端,連杆另一端為插頭,在晨昏圈上與地球體上赤道線所在平面相交處設有供安裝插頭的插接口,連杆插頭插在該插接口上;連杆所在平面與晨昏圈平面相垂直;晨昏圈上位於中軸線的上端處設有晨昏線分界標誌,將晨昏圈沿著中軸線分成晨線和昏線兩部分。
文檔編號G09B27/08GK202758538SQ201220368249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8日
發明者杜明剛, 王國梁 申請人:杜明剛, 王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