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7:36:56 1
專利名稱: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蓄光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
背景技術:
當物質受到激發後,物質將處於激發態,激發態的能量會通過光或熱的形式釋放出來,如果這部分的能量是位於可見、紫外或是近紅外的電磁輻射,此過程稱之為發光過程,發光就是物質在熱輻射之外以光的形式發射出多餘的能量,這種發射過程具有一定的持續時間,能夠實現上述過程的物質叫做發光材料,物質內部以某種方式吸收能量,將其轉化成光輻射(非平衡輻射)的過程稱為發光;在實際應用中,將受外界激發而發光的固體稱 為發光材料。它們可以粉末、單晶、薄膜或非晶體等形態使用,主要組分是稀土金屬的化合物和半導體材料,與有色金屬關係很密切,防偽標誌是能粘貼、印刷、轉移在標的物表面,或標的物包裝上,或標的物附屬物(如商品掛牌、名片以及防偽證卡)上,具有防偽作用的標識物。目前市場上的蓄光防偽標誌會因為長期暴露在外而失去蓄光的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包括蓄光材料,防偽標識,蓄光材料由下列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是夜光粉50%、稀土 25%、硫化鋅15%、鋁酸鹽4%、雷射染料6%,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混合,所述的防偽標識由纖維紙製成。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按照2 1混合。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防偽標識分為全息防偽、數碼防偽、標誌雙卡防偽、標誌核微孔防偽、標誌標記分布防偽、標誌圖文揭露防偽標誌。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纖維紙侵泡與所述的蓄光材料中。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纖維紙為O. 2 I. 4g / cm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防偽標誌不會因為長期暴露在外而失去蓄光的能力,且綠色環保,無汙染,製作簡單且生產成本比較底。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包括蓄光材料,防偽標識,蓄光材料由下列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是夜光粉50%、稀土 25%、硫化鋅15%、鋁酸鹽4%、雷射染料6%,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混合,所述的防偽標識由纖維紙製成。優選的,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按照2 1混合,混合均勻。
優選的,所述的防偽標識分為全息防偽、數碼防偽、標誌雙卡防偽、標誌核微孔防偽、標誌標記分布防偽、標誌圖文揭露防偽標誌,全息防偽又名雷射防偽標誌,雷射全息技術是繼雷射器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問世之後迅速發展起來的ー種立體照相技術,數碼防偽標誌該防偽標誌利用覆蓋層覆蓋有惟一對應的數碼或圖文信息,即數碼防偽,該標籤分刮開式和揭啟式兩種。覆蓋層去掉,應不能再次使用,最常見的為數碼刮開式和數碼揭開式防偽標誌,其查詢方式有簡訊防偽查詢、400電話、800免費電話、固定電話、網站查詢等,標ー防偽提供全套服務,雙卡防偽標誌分莫爾條紋雙卡、核徑跡雙卡、偏振光學雙卡、隨機加密隱藏圖文雙卡等四種雙卡防偽標誌,核微孔防偽標誌即核徑跡防偽。對由重離子發生器或核反應堆(國家控制設備)成像法輻照有機薄膜,形成電離損傷。用強鹼或酸對已形成的徑跡蝕刻,使其成為微孔。由微孔構成圖文。其防偽特徵是在可見光下,由於微孔衍射與散射作用,人眼觀察到的視覺效果為白色圖文。若滴水其上,水滲入微孔,圖文消失。若用有色液體塗抹,有色液體滲入微孔,擦去表面有色液體,呈現有色圖文,標記分布防偽標誌該防偽標誌利用呈三維立體狀彩色纖維分布特性製成,稱為紋理分布防偽標誌。利用彩色反光顆粒及白色凸起微泡分布特性所製成的防偽標識稱為顆粒分布防偽標誌。這種標識的原創屬於我國,標識惟一性和難於仿造性均佳,圖文揭露防偽標誌表層和次層各有互補的陰陽圖文。陰陽圖文部位塗敷的膠各有不同黏結強度。在揭啟前陰陽互補成為整體,處於視 覺隱藏狀態。只有在揭啟後才能彼此分開,表層和次層各有相應分開的陰陽圖文,揭啟後不能復原。優選的,纖維紙侵泡與所述的蓄光材料中,是電エ中所用的ー種固體絕緣材料,有植物纖維紙和合成纖維紙,通常經浸潰絕緣液體或絕緣漆和膠後製成。優選的,所述的纖維紙為0.2 I. 4g / cm3,能夠獲得較高的介電常數和擊穿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其特徵在於,包括蓄光材料,防偽標識,蓄光材料由下列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是夜光粉50%、稀土 25%、硫化鋅15%、鋁酸鹽4%、雷射染料6%,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混合,所述的防偽標識由纖維紙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按照2 :1混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偽標識分為全息防偽、數碼防偽、標誌雙卡防偽、標誌核微孔防偽、標誌標記分布防偽、標誌圖文揭露防偽O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其特徵在於,纖維紙侵泡與所述的蓄光材料中。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紙為O.2 I.4g / cm3 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包括蓄光材料,防偽標識,蓄光材料由下列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是夜光粉50%、稀土25%、硫化鋅15%、鋁酸鹽4%、雷射染料6%,所述的蓄光材料與水混合,所述的防偽標識由纖維紙製成。本發明新型蓄光的防偽標誌,防偽標誌不會因為長期暴露在外而失去蓄光的能力,且綠色環保,無汙染,製作簡單且生產成本比較底。
文檔編號G09F13/20GK102855829SQ2012101171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陳建文 申請人:蘇州愛斯歐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