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控翻身床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0:32:56 3
專利名稱:電動自控翻身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助醫療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臨床醫療過程中,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必須進行專門的護理,定時幫助患者翻身,以免發生褥瘡,目前一般是由醫護人員每隔一定時間,直接幫患者翻身,不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大,而且晚上也影響休息。雖然現在市場上也有自動翻身床,不但結構複雜,不宜操作,而且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的電動自控翻身床。本發明解決其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其包括遙控器、控制器和床體,其特徵是:所述床體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轉軸,所述床體內設有上層和下層兩層U形活動床板,上層和下層兩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由活動軸連接在一起,下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與所述床體由活動軸連接在一起,連接兩層U形活動床板的活動軸與上層U形活動床板另一側之間設有有孔傳動帶,所述床體下設有電動機,所述控制器與電動機電聯接。本發明所述轉軸上兩端分別設有與有孔傳動帶相接的齒輪,所述轉軸一端設有與電動機相接的轉輪。本發明所述電動機與轉輪之間由傳動帶連接。使用時接通所述控制器電源後,按所需間隔時間要求設置好,患者躺在床體上自己手握遙控器開關電源即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簡單,價格低廉,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附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1中:1.遙控器,2.控制器,3.床體,4.支架,5.轉軸,6.上層,7.下層,8.活動軸,9.活動軸,10.有孔傳動帶,11.電動機,12.齒輪,13.轉輪,14.傳動帶。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其包括遙控器1、控制器2和床體3,其特徵是:所述床體3上設有支架4,支架4上設有轉軸5,所述床體3內設有上層6和下層7兩層U形活動床板,上層6和下層7兩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由活動軸8連接在一起,下層7U形活動床板一側與所述床體3由活動軸9連接在一起,連接兩層U形活動床板的活動軸8與上層7U形活動床板另一側之間設有有孔傳動帶10,所述床體3下設有電動機11,所述控制器2與電動機11電聯接。本發明所述轉軸5上兩端分別設有與有孔傳動帶10相接的齒輪12,所述轉軸5 —端設有與電動機11相接的轉輪13。本發明所述電動機11與轉輪13之間由傳動帶14連接。
使用時接通所述控制器2電源後,按所需間隔時間要求設置好,患者躺在床體上自己手握遙控器I開關電源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其包括遙控器、控制器和床體,其特徵是:所述床體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轉軸,所述床體內設有上層和下層兩層U形活動床板,上層和下層兩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由活動軸連接在一起,下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與所述床體由活動軸連接在一起,連接兩層U形活動床板的活動軸與上層U形活動床板另一側之間設有有孔傳動帶,所述床體下設有電動機,所述控制器與電動機電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其特徵是;本發明所述轉軸上兩端分別設有與有孔傳動帶相接的齒輪,所述轉軸一端設有與電動機相接的轉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其特徵是;本發明所述電動機與轉輪之間由傳動 帶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電動自控翻身床,其包括遙控器、控制器和床體,其特徵是所述床體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轉軸,所述床體內設有上層和下層兩層U形活動床板,上層和下層兩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由活動軸連接在一起,下層U形活動床板一側與所述床體由活動軸連接在一起,連接兩層U形活動床板的活動軸與上層U形活動床板另一側之間設有有孔傳動帶,所述床體下設有電動機,所述控制器與電動機電聯接。所述轉軸上兩端分別設有與有孔傳動帶相接的齒輪,所述轉軸一端設有與電動機相接的轉輪。所述電動機與轉輪之間由傳動帶連接。使用時接通所述控制器電源後,按所需間隔時間要求設置好,患者躺在床體上自己手握遙控器開關電源即可。
文檔編號A61G7/015GK103169583SQ20131009211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劉偉紅, 喬永平, 宮錫和 申請人:宮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