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6:26:16 1
專利名稱:一種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屬於直流電機在線監測裝置。
換向火花是衡量換向性能好壞的主要標準,它直接關係到直流電機是否能正常運行與維護,因此,需要對換向火花進行監測。在1992年國際電機會議上,發表的一篇題目為《火花監測系統及數據處理原理》的論文,公開了一種用光纖束與光電管結合的整流子火花監測系統。該系統使用光纖束直接獲取整流子火花的光信息,傳輸至與光纖束耦合的光電管陣列,轉變成電信號,經A/D變換,最後由計算機處理火花信息,以二維波形的方式記錄火花。其所存在的問題在於由於電機內冷卻風風力強,光纖不僅固定困難而且易折斷。特別是大型電機,其火花線長度常大於500毫米,相對於每條火花線需要布置250根光纖,八條火花線的光纖總數多達2000根,對應如此多的光纖,需要500個以上光電管才能較完整地對火花信息進行記錄。如此多的光纖和光電管很容易發生故障,造成其工作可靠性低,難以實現在線監測。另外,由於光纖要接近火花線安裝,阻擋點檢工觀察火花的視線。點檢工難以通過直接觀察火花與監測系統監測結果對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遠離火花線安裝,易於固定,工作可靠性高的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以實現整流子火花的在線監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一種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具有監示器或計算機,在CCD即光電耦合器前部安裝一個鏡頭構成攝像頭,將光電偶合器固定在電機內部觀察火花區內,鏡頭對準火花線,光電偶合器的信號輸出端與監視器或計算機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觀察火花區為以電刷與整流子接觸點為原點,沿整流子圓周所做切線兩側α=30°角的扇形區域。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在於採用由CCD和鏡頭構成的攝像頭獲取整流子火花信息,可遠離火花線安裝,易於固定。無光纖類易損材料,構造簡單,特別是CCD的使用,由於其本身的高可靠性,提高了整個裝置的工作可靠性,因此,可實現在線監測。由於攝像頭可遠離火花線安裝,不阻擋檢點工觀察火花的視線,點檢工可通過直接觀察火花與本裝置的監測結果進行對照。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述。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主要由CCD即光電耦合器2、鏡頭3和計算機8組成。在光電偶合器2的前面安裝一個鏡頭3構成攝像頭。觀察火花區6為以電刷4與整流子5接觸點為原點,沿整流子5圓周所做切線兩側α=30°角的扇形區域。將光電偶合器2固定在電機內部機殼1上,觀察火花區6內火花線的中部,鏡頭3對準火花線。光電偶合器2的信號輸出端經金屬導線7與計算機8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工作時,火花光線通過鏡頭3由光電偶合器2接受,轉變成電信號,電信號通過金屬導線7傳輸給計算機8,在計算機8的顯示屏上形成圖像。可通過人工觀察火花圖像直接判斷火花大小,也可由計算機8自動判別火花大小。本實施例中,電機內部有四條火花線,固定了四個由光電耦合器2和鏡頭3構成的攝像頭,分別接受四條火花線的圖像。
權利要求1.一種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具有監示器或計算機,其特徵在於在CCD即光電耦合器(2)前部安裝一個鏡頭(3)構成攝像頭,將光電偶合器(2)固定在電機內部觀察火花區(6)內,鏡頭(3)對準火花線,光電偶合器(2)的信號輸出端與監視器或計算機(8)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觀察火花區(6)為以電刷(4)與整流子(5)接觸點為原點,沿整流子(5)圓周所做切線兩側α=30°角的扇形區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整流子火花監測裝置,在CCD即光電偶合器(2)前部安裝一個鏡頭(3)構成攝像頭,將光電偶合器(2)固定在電機內部觀察火花區(6)內,鏡頭(3)對準火花線,光電偶合器(2)的信號輸出端與監視器或計算機(8)的信號輸入端相連。火花光線通過鏡頭(3)由光電偶合器(2)接受,轉變成電信號傳輸到計算機或監示器(8),並在其顯示屏上形成圖像。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裝置具有可遠離火花線安裝,易於固定,工作可靠性高等優點,可實現在線監測。
文檔編號G01R31/34GK2328019SQ9724382
公開日1999年7月7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30日
發明者廖國斌, 孔凡讓, 馮志華, 楊士勝, 李川奇, 吳耿峰, 劉志剛 申請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