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13 18:14:21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產品及其製備方法,尤其是一種用於殺滅野
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每年在投放蟲下、蟹苗時,均會不可避免地混進一些野雜魚,另外在進水、換水的過 程中野雜魚也有可能進入蟲下、蟹池塘,且在養殖過程中池塘還會繁殖一些螺類,這些野雜魚 和螺類會和蝦、蟹爭奪飼料,降低飼料利用率,影響蝦蟹生長。以前蝦蟹池中的野雜魚常用 五氯酚鈉來殺滅,但五氯酚鈉毒性強,且對環境汙染嚴重,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因此研發 一種能夠有效殺滅野雜魚和螺類的製劑是非常具有生產實踐意義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制 劑的製備方法。
______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
檳榔70份、氯硝柳胺50份、沸石粉35份。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按其重j 檳榔80份、氯硝柳胺40份、沸石粉30份。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 檳榔60份、氯硝柳胺60份、沸石粉40份。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 檳榔75份、氯硝柳胺45份、沸石粉38份。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 檳榔61份、氯硝柳胺55份、沸石粉34份。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 檳榔78份、氯硝柳胺57份、沸石粉36份。
優選的,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 檳榔63份、氯硝柳胺42份、沸石粉32份。
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的製備方法,具體製備步驟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上述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與茶皂素、氯硝柳胺及沸石粉分別稱 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按其重j i的複方製劑,按其重j :的複方製劑,
,按其重j
t份數計茶皂素45份, t份數計茶皂素40份, t份數計茶皂素50份, t份數計茶皂素43份, t份數計茶皂素48份, t份數計茶皂素46份, t份數計茶皂素44份,
3
應用上述製備方法製成的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按2. 0-2. 5g/m3的 量全池潑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上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通過茶皂素、檳榔和氯硝柳胺的協同作 用,促使野雜魚及螺因各個器官系統功能障礙而死亡,殺滅作用強,且對蝦、蟹安全,有效避 免野雜魚與螺等與蝦、蟹等爭奪餌料、營養、空間等情況的出現;其製備方法簡單,適合規模 化工業生產的需要。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70份與茶皂素45份、氯硝柳胺50份、及沸 石粉35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實施例2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80份與茶皂素40份及氯硝柳胺40份、沸 石粉30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實施例3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60份與茶皂素50份、氯硝柳胺60份及沸 石粉40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實施例4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75份與茶皂素43份、氯硝柳胺45份及沸 石粉38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實施例5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 榔61份與茶皂素48份、氯硝柳胺55份、及沸石粉34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實施例6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78份與茶皂素46份、氯硝柳胺57份及沸 石粉36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實施例7 —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
成,具體製備方法如下 (1)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 (2)按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63份與茶皂素44份、氯硝柳胺42份及沸 石粉32份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上述複方製劑中,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均符合《行業標準》中的相關規定。 上述複方製劑中茶皂素又名茶皂苷、皂苷,主要分布在茶葉、茶籽、茶根等部位,屬 於三甙萜類皂甙,具有皂甙的通性,有苦辛辣味,能起泡,有溶血作用,對魚類的毒性很大, 即使濃度很低時,也同樣有毒,且隨著水溫的升高,其對魚的毒性也增強,對魚的毒性機理 是破壞魚的鰓組織,由鰓進入微血管,從而引起溶血,造成魚中毒死亡,而對於蟲下、蟹無毒 性,因為魚類為血紅素而蝦為血藍素,茶皂素對螺也有一定的殺滅作用,因為其能夠對螺 的肝臟和生殖腺造成嚴重的損害;檳榔性苦、辛,性溫,其本身對螺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在 25. 0mg/1以上的濃度可完全抑制螺上爬,即在有效殺螺濃度下浸殺螺不會出現螺逃逸現 象,螺與藥物接觸時間延長,增加了殺滅螺的效果,更適應於現場浸殺作用,這一優點是目 前諸多化學和植物滅螺藥物所不能比擬的;氯硝柳胺在水中的殘留時間比較短,具有殺滅 各種螺類及野雜魚的作用,對環境無不良影響,不易產生藥物殘留;此處沸石粉起到稀釋劑 的作用。茶皂素、檳榔與氯硝柳胺復配後,相互協同作用,效果突出,能夠很快通過靶向生物 的呼吸系統以及被表皮吸收,促使各器官系統功能障礙而導致生物死亡,並且藥物的降解 速度快,無殘留,可以在放入蝦、蟹前或養殖過程中有效殺滅野雜魚及螺類。
臨床試驗 天津市寶坻縣某池塘主養南美白對蝦,水深1. 5米,池內有較多的野雜魚,池塘四 周還有許多螺類,過多的野雜魚及螺類消耗了池塘大量的營養、氧氣及餌料等,且該池塘連 續幾天早晨有缺氧現象,桉2. 5g/m3向池塘內潑灑實施例1所述複方製劑後,不久看到小的 野雜魚開始浮在水面上,並有翻騰的情況,特別小的魚20幾分鐘後就出現了死亡,部分魚 開始遊動遲緩、反應遲鈍, 一天後陸續看見有魚死後浮於水面上,螺大部分死亡,針剌無反 應,後未看見池塘內有魚及螺類出現。 可見,本發明所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通過各組份的協同作用,能 夠高效持久的殺滅野雜魚及螺類,效果突出。 上述參照實施例對該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進行 的詳細描述,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範圍列舉出若干個實施例,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總體構思下的變化和修改,應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成,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0-50份,檳榔60-80份、氯硝柳胺40-60份、沸石粉30-40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5份,檳榔70份、氯硝柳胺50份、沸石粉35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0份,檳榔80份、氯硝柳胺40份、沸石粉30份。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50份,檳榔60份、氯硝柳胺60份、沸石粉40份。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3份,檳榔75份、氯硝柳胺45份、沸石粉38份。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8份,檳榔61份、氯硝柳胺55份、沸石粉34份。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6份,檳榔78份、氯硝柳胺57份、沸石粉36份。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其特徵在於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4份,檳榔63份、氯硝柳胺42份、沸石粉32份。
9. 權利要求1-8所述的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製備步驟如下(1) 取檳榔進行超微粉碎。(2) 按上述重量份數將經過超微粉碎的檳榔與茶皂素、氯硝柳胺及沸石粉分別稱取規定重量,攪拌均勻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所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由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組成,按其重量份數計茶皂素40-50份,檳榔60-80份、氯硝柳胺40-60份、沸石粉30-40份,其製備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數取茶皂素、檳榔、氯硝柳胺和沸石粉為原料攪拌均勻即得;所述用於殺滅野雜魚及螺類的複方製劑通過茶皂素、檳榔和氯硝柳胺的協同作用,促使野雜魚及螺因各個器官系統功能障礙而死亡,殺滅作用強,且對蝦、蟹安全,有效避免野雜魚與螺等與蝦、蟹等爭奪餌料、營養、空間等情況的出現;其製備方法簡單,適合規模化工業生產的需要。
文檔編號A01N43/02GK101755856SQ20091030719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7日
發明者彭淑芹 申請人: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