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3:54: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氣控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氣自動化控制過程中,最基本的設備即是電氣控制櫃,電氣控制櫃由多個獨立又互相自合的控制開關和組件組成,通過一個電氣控制櫃,可以控制整個生產流程的進行,這樣集中控制優勢比較明顯,但是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劣勢,比如進行控制的同時,對被控制的部分不能夠直觀的進行觀察,從而會造成一定的失誤,但是分開控制時,則比較凌亂,不方便各個流程之間的配合,因此現有技術存在不足,不能夠很好的滿足階段的進行電氣自動化控制時的多種必要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包括控制主體、支撐腿、插槽、開關鈕、控制模塊、顯示器、控制旋鈕、穿線孔、纏線柱、線圈、彈簧卡、壓杆、變壓箱和安裝架,所述控制主體下側設有支撐腿,所述控制主體前側設有插槽,所述插槽上側設有開關鈕,所述插槽內設有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上設有顯示器,所述顯示器下側設有控制旋鈕,所述插槽後側設有穿線孔,所述插槽內部設有纏線柱,所述纏線柱上設有線圈,所述線圈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控制模塊上下兩側設有彈簧卡,所述彈簧卡上側對應位置設有壓杆,所述控制主體內部設有變壓箱,所述變壓箱上側設有安裝架。
優選的,所述控制主體後側設有可拆卸安裝門。
優選的,所述控制模塊前側設有扣槽。
優選的,所述安裝架可以拆卸組合。
優選的,所述纏線柱上設有轉動把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設有可以拆分組合的控制櫃,通過將各個部分的控制模塊,插在一個控制櫃主體內部,同時內部設有纏線柱,可以將線路收納在內部,一般情況下可以作為整體使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將單個的控制模塊取下,進行單獨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控制主體,2、支撐腿,3、插槽,4、開關鈕,5、控制模塊,6、顯示器,7、控制旋鈕,8、穿線孔,9、纏線柱,10、線圈,11、彈簧卡,12、壓杆,13、變壓箱,14、安裝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包括控制主體1、支撐腿2、插槽3、開關鈕4、控制模塊5、顯示器6、控制旋鈕7、穿線孔8、纏線柱9、線圈10、彈簧卡11、壓杆12、變壓箱13和安裝架14,所述控制主體1下側設有支撐腿2,所述控制主體1後側設有可拆卸安裝門,這樣設置,可以通過後側的安裝門對主體內部進行線路整理和修理,所述控制主體1前側設有插槽3,所述插槽3上側設有開關鈕4,所述插槽3內設有控制模塊5,所述控制模塊5前側設有扣槽,這樣設置,可以方便將控制模塊5插入插槽3內時手部對控制模塊5的固定,所述控制模塊5上設有顯示器6,所述顯示器6下側設有控制旋鈕7,所述插槽3後側設有穿線孔8,所述插槽3內部設有纏線柱9,所述纏線柱9上設有轉動把手,這樣設置,可以方便對線圈進行纏繞,所述纏線柱9上設有線圈10,所述線圈10與控制模塊5連接,所述控制模塊5上下兩側設有彈簧卡11,所述彈簧卡11上側對應位置設有壓杆12,所述控制主體1內部設有變壓箱13,所述變壓箱13上側設有安裝架14,所述安裝架14可以拆卸組合,這樣設置,可以方便內部線路的整理。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電氣自動化控制裝置時,需要對本裝置內部的線路進行安裝,並將控制線與線圈10連接經過穿線孔8纏繞在纏線柱9上,然後線圈10的一端與控制模塊連接,正常情況下直接將控制模塊5插入插槽3內由彈簧卡11對控制模塊5進行固定,然後進行控制操作即可,如果特殊情況,需要單獨使用時,按下開關鈕4將壓杆12向內推,從而解除彈簧卡11對控制模塊5的固定,將控制模塊取下,並將線圈10拽出,然後拉到其他地方單獨使用即可。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