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3:55:26
專利名稱: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零部件結構設計領域,涉及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採用了圖I結構。該結構由軸頭1-1、制動鉗支架2-1、安裝墊塊固定螺栓3、安裝墊塊4、傳感器5以及傳感器固定螺栓6組成,傳感器的感應方式為徑向感應。傳感器的氣隙由軸頭I、安裝墊塊4、傳感器5等其他零件的定位裝配關係保證。尺寸關係鏈環節多,傳感器的氣隙的保證越困難。安裝墊塊4零件雖小,但精度 要求較高,直徑Dl尺寸設計精度為IT6-7級之間,兩側面需與直徑Dl中心軸有較高的垂直度要求。這樣才能更好的保持傳感器的氣隙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傳感器,可以直接裝配在軸頭1-2上的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軸頭、制動鉗支架、傳感器和傳感器固定螺栓,所述的軸頭對稱設計了凸耳,制動鉗支架設有凹槽與軸頭上的凸耳定位連接,傳感器安裝孔的中心與軸頭的中心軸水平方向形成夾角,夾角為9°,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固定螺栓和傳感器安裝孔裝配在軸頭上。從而保證了傳感器的感應方式仍為徑向感應。所述的凸耳與制動鉗支架凹槽的間隙不大於3_ ;傳感器安裝孔的尺寸精度控制在IT7-8級,位置度控制Φ0. 2。本實用新型傳感器安裝結構的傳感器固定螺栓直接將傳感器定位裝配壓緊在軸頭的傳感器安裝孔相應平面上,減少了現有傳感器安裝結構的安裝墊塊。而安裝墊塊的Dl直徑公差、兩側面的垂直度對傳感器氣隙計算是直接有貢獻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傳感器安裝結構因減少了安裝墊塊,尺寸關係鏈減少,傳感器的氣隙更容易保證。
圖I、現有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現有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局部示意圖。圖3、現有軸頭結構局部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局部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軸頭結構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以東風客車從動後橋總成的ABS傳感器安裝為例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結構。它包括軸頭1-2、制動鉗支架2-2、傳感器5和傳感器固定螺栓6。其軸頭1-2採用了圖5結構,對稱設計了凸耳7 ;傳感器安裝孔8的中心與軸頭1-2的中心軸水平方向形成夾角C。為9°,制動鉗支架2-2設有凹槽與軸頭1-2上的凸耳7對應連接,傳感器5裝配在軸頭1-2上的傳感器安裝孔8。從而保證了傳感器的感應方式仍為徑向感應。其軸頭1-2對稱設計了凸耳,凸耳的圓弧直徑僅需保證傳感器5的安裝固定,並避免與其他零部件幹涉,保證與其他零件的間隙為3mm ;傳感器安裝孔的尺寸精度控制在IT7-8級,位置度控制Φ0.2。確保傳感器不與制動底板螺栓幹涉,保持間隙1_。制動鉗支架2-2設計了讓軸頭凸耳的結構,保證與凸耳的間隙不大於3_。如此,傳感器便可以直接裝配在軸頭1-2上,更好的保證了傳感器的感應氣隙。
實施時,由傳感器固定螺栓6直接將傳感器5定位裝配壓緊在軸頭1-2的傳感器安裝孔8相應平面上,減少了現有傳感器安裝結構的安裝墊塊4。
權利要求1.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它包括軸頭(1-2)、制動鉗支架(2-2)、傳感器(5)和傳感器固定螺栓(6),其特徵是所述的軸頭(1-2)對稱設計了凸耳(7),制動鉗支架(2-2)設有凹槽與軸頭(1-2)上的凸耳(7)定位連接,傳感器安裝孔(8)的中心與軸頭(1-2)的中心軸水平方向形成夾角,傳感器(5 )通過傳感器固定螺栓(6 )和傳感器安裝孔(8 )裝配在軸頭(1-2)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傳感器安裝孔(8)的中心與軸頭(1-2)的中心軸水平方向形成9°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凸耳(7)與制動鉗支架(2-2)凹槽的間隙不大於3mm;傳感器安裝孔(8)的尺寸精度控制在IT7-8級,位置度控制Φ0. 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零部件結構設計領域,涉及一種從動車橋ABS傳感器安裝結構。它包括軸頭(1-2)、制動鉗支架(2-2)、傳感器(5)和傳感器固定螺栓(6),其所述的軸頭(1-2)對稱設計了凸耳(7),制動鉗支架(2-2)設有凹槽與軸頭(1-2)上的凸耳(7)定位連接,傳感器安裝孔(8)的中心與軸頭(1-2)的中心軸水平方向形成夾角,傳感器(5)通過傳感器固定螺栓(6)和傳感器安裝孔(8)裝配在軸頭(1-2)上。因此本實用新型傳感器安裝結構因減少了安裝墊塊(4),尺寸關係鏈減少,傳感器的氣隙更容易保證。
文檔編號B60T17/00GK202669791SQ20122017931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
發明者陳田兵, 唐思成, 揭鋼 申請人:江西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