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2:05: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脊柱平衡健康器具。
背景技術:
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智能化代替了手工作業,先進的科技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疾病;長時間開車導致腰酸背痛;電腦、手機帶來低頭族導致頸椎病的頻發;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也給廣大的公職人員帶來頸椎病;全國手機用戶高達近十億人群。我們不能改變現實環境帶來的影響,但我們可以自行預防,防止這些情況的發生。生活中學習脊柱調理及保健的周期較長,費用也較高;遇到脊柱健康問題,如初學者操作,有一定的風險;能夠掌握調理及保健脊柱的操作人員稀缺,消費者需付出的費用高;人們維護脊柱健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預防勝於治療;一個人學習可以到達自我保健的目的,可以幫助一個家庭維護脊柱健康。
在調理脊柱、尤其是調理頸椎的過程中,剛調理完的狀況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渾身輕鬆,頸椎不痛,脊柱及頸椎所引發的其它疾病也得到相應改善。但停止治療時間不長又經常有所恢復;通過分析案例發現,並非調理師技藝不精,也非沒有調理好患者的脊柱、頸椎錯位,而是患者在調理完後,不能堅持養護,更難以改變已經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有問題的脊柱在矯正後又恢復了老樣子,因此出現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參考民間正骨手法、民間小兒綁腿以及民間對骨骼障礙治療等多種方法,同時也參考現代醫學對骨骼支撐作用的研究,對人體各部位不同骨頭,所起到不同支撐身體各部位的力學作用不同,研究出的一套調理脊柱平衡的脊柱平衡健康器具,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健康,讓更多的人得到健康,讓脊柱、頸椎調理後加固穩定。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脊柱平衡健康器具包括本體和設於本體表面的穩定裝置,其中本體長度為22cm,本體兩端的高度為11cm,本體兩端的寬度為8cm,本體側面為弧形,頂面與底面中心處厚度為8cm;本體前側面和後側面中心處厚度為4cm。
優選地,所述穩定裝置包括設置在本體前側面左右兩側的多個第一穩定裝置,第一穩定裝置為按摩凸起點,左右兩側的按摩凸起點在前側面的中心處形成脊柱支撐。
優選地,所述穩定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本體頂面左右兩側的多個第二穩定裝置,第二穩定裝置為條形按摩帶,左右兩側的條形按摩帶在頂面的中心處形成脊柱支撐,更優選地,在本體頂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或更多個第二穩定裝置。
優選地,所述穩定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本體後側面左右兩側的多個第三穩定裝置,第三穩定裝置為條形按摩帶,第三穩定裝置尺寸大於第二穩定裝置,左右兩側的第三穩定裝置在後側面的中心處形成脊柱支撐,更優選地,在本體後側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或更多個第三穩定裝置。
優選地,上述脊柱平衡健康器具中本體內部設有電池、溫度控制電路,穩定裝置為彈性材料製成,穩定裝置中空,穩定裝置內部設有中空永磁體,永磁體內部設有電熱絲,永磁體下方設有按壓開關,永磁體與按壓開關之間設有彈簧,電熱絲、按壓開關、溫度控制電路、電池相連接。
優選地,上述脊柱平衡健康器具中本體內部設有電池和溫度控制電路,穩定裝置為硬性材料製成,穩定裝置中空,穩定裝置內部設有中空永磁體,永磁體內部設有電熱絲,永磁體下方設有熱敏電阻開關,電熱絲、熱敏電阻開關、溫度控制電路和電池相連接。
此器具操作簡單、實效,將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置於腰椎、脊椎或頸椎處即可將脊柱固定,防止錯位,糾正錯誤姿勢,緩解疲勞,改善身體機能。經過多次反覆試驗,效果非常好,每天使用20分鐘,能夠明顯改善身體機能與精神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第一實施例的後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的實施例中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脊柱平衡健康器具第一實施例包括本體1和穩定裝置,具體而言,如圖1、圖3所示,本體長度為22cm,兩端高度為11cm,本體頂面和底面為弧形,主視圖、後視圖中心處厚度為8cm;如圖2所示,本體寬度為8cm,本體前側面和後側面為弧形,俯視圖中心處厚度為4cm。不同的人身高、體重、肩寬等情況都不相同,因此為增強本實用新型的適配性將本體的寬度和高度設為不同值,不同的人使用時可以根據身體條件選擇以哪個面作為支撐面。
如圖1所示,本體1前側面左右兩側設有多個第一穩定裝置21,第一穩定裝置為設於本體表面的按摩凸起點,左右兩側的按摩凸起點在前側面的中心處形成容納脊椎、頸椎的脊柱支撐3。利用穩定裝置可對脊柱以及兩側區域進行有效支撐,人體與本體接觸後能夠保持位置不變,防止因姿勢改變導致脊柱復位,同時穩定裝置還可以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並將脊柱、頸椎固定於脊柱支撐內,增強治療、調理效果。本體1表面在脊柱支撐3的位置還可以用於張貼廣告等。
如圖2所示,本體1頂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第二穩定裝置22,第二穩定裝置22為條形按摩帶,左右兩側的條形按摩帶在頂面中心處形成容納脊椎、頸椎的脊柱支撐3。有些人對身體比較敏感,按摩力度稍大就承受不了,而按摩凸起點因為與人體是點接觸,可能造成接觸面之間壓強過大,超出一些人的承受能力,因此將頂面的穩定裝置設為條形按摩帶,將點接觸優化為面接觸,減小壓強。
如圖3所示,本體1後側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第三穩定裝置23,第三穩定裝置23為條形按摩帶,第三穩定裝置尺寸大於第二穩定裝置,左右兩側的條形按摩帶在後側面中心處形成容納脊椎、頸椎的脊柱支撐3。增大條形按摩帶的尺寸,進一步增大接觸面積減小壓強。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本體內部設有電池、溫度控制電路,穩定裝置為彈性材料製成,穩定裝置中空,其內部設有中空永磁體,永磁體內部設有電熱絲,永磁體下方設有按壓開關,永磁體與按壓開關之間設有彈簧,電熱絲、按壓開關、溫度控制電路、電池相連接。穩定裝置內設置永磁體,利用磁體加強按摩效果。將開關設於穩定裝置內部,使用脊柱平衡健康器具時按壓接觸到的穩定裝置,永磁體下壓使按壓開關接通,電熱絲啟動開始放熱,增強按摩效果。在穩定裝置內安裝電熱絲,利用電加熱加強按摩能力,增強吸收與治療效果;經驗證將電加熱與磁療二者結合,其效果遠遠大於二者單獨進行。將按壓開關設於穩定裝置內部,僅啟動接觸到的穩定裝置,使未起作用的穩定裝置中的電熱絲不啟動,節約能源。利用溫度控制電路將穩定裝置的溫度控制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防止過熱燙傷。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中,本體內部設有電池和溫度控制電路,穩定裝置為硬性材料製成,穩定裝置中空,其內部設有中空永磁體,永磁體內部設有電熱絲,永磁體下方設有熱敏電阻開關,電熱絲、熱敏電阻開關、溫度控制電路和電池相連接。當本體與脊柱接觸時,人體發熱使穩定裝置內溫度升高,熱敏電阻檢測到溫度變化併到達設定溫度後啟動電路,電熱絲髮熱,增強對脊柱的治療效果。溫度上升到上限值時溫度控電路發揮作用,將電熱絲斷開防止過熱燙傷。
上述實施例中溫度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數模轉換器、放大器、溫度傳感器,電熱絲、熱敏電阻開關與電池組成迴路;溫度傳感器與電熱絲並列設置用於檢測永磁體內部的溫度,溫度傳感器輸出的溫度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後再通過數模轉換器的轉換進入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據溫度信號對電池的輸出進行控制和調節,以控制溫度範圍。溫度過高時減小或停止電池的輸出,溫度過低時增大電池輸出。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