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溫器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21:25:5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節溫器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基本分別採用節溫器2』、水溫傳感器4』、金屬式機節溫器殼體3』、金屬式節溫器蓋1』及金屬管接頭5』的組合安裝結構(見附圖1)。節溫器功用是根據冷卻水溫度的高低自動調節進入散熱器的流量,改變冷卻水的循環迴路,以調節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散熱能力,保證發動機在合適的溫度範圍內工作;水溫傳感4』功用是實時監測水溫,並將溫度反饋給發動機ECU,節溫器殼體3』及節溫器蓋1』功用是將冷卻液輸送至散熱器及暖風機,並給節溫器2』及水溫傳感器4』提供安裝支座。其結構如圖1所示,金屬節溫器殼體3』安裝在缸頭上,節溫器蓋1』安裝在金屬節溫器殼體3』上,節溫器2』安裝在節溫器殼體3』內並與節溫器蓋1』形成密封,節溫器蓋1』另一端連接散熱器,水溫傳感器4』安裝在節溫器殼體3』上,管接頭5』安裝在節溫器殼體3』上,管接頭5』另一端連接暖風機。這種由節溫器殼體3』、節溫器蓋1』與節溫器2』、水溫傳感器4』組合安裝結構有多個密封面,密封性能較低、易出現冷卻水洩漏,且自身質量較大、零件單品成本高及管理成本高、集成度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高冷卻水密封性,使節溫器、水溫傳感器、節溫器殼體及節溫器蓋集成為一體,以達到輕量化,降低生產成本,使冷卻液密封性能更加優化。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節溫器總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一端設置有進水口,進水口的外周設置有固定腳,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出水口,殼體的外周設置有第二出水口和安裝座;殼體內周設置有凸臺,殼體內出口處設置有頂座,節溫器通過彈簧卡裝在凸臺上,節溫器的推桿頂於頂座的下方;水溫傳感器與安裝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殼體與節溫器蓋、節溫器外圓、進水口、出水口集成一體,節溫器置於殼體內,水溫傳感器通過摩擦焊置於殼體外側安裝座上,由於減少了裝配密封面,提高了密封效果;而且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由於殼體的整體性能好,可採用注塑件,內壁更為光滑,流阻更小,質量更輕。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節溫器總成的縱向剖視圖。
圖中:1.殼體,11.頂座,12.凸臺,13.安裝座,14.固定腳,2.水溫傳感器,3.節溫器,4.進水口,5.出水口,6.出水口,7.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2、圖3,節溫器總成,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一端設置有進水口4,進水口4的外周設置有固定腳14,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出水口5,殼體1的外周設置有第二出水口6和安裝座13;殼體1內周設置有凸臺12,殼體1內出口處設置有頂座11,節溫器3通過彈簧7卡裝在凸臺12上,節溫器3的推桿31頂於頂座11的下方;水溫傳感器2與安裝座13連接。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殼體1一端設置有進水口4,進水口4的外周設置有固定腳14,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出水口5,殼體1的外周設置有第二出水口6和安裝座13;殼體1內周設置有凸臺12,殼體1內出口處設置有頂座11,節溫器3通過彈簧7卡裝在凸臺12上,節溫器3的推桿31頂於頂座11的下方;水溫傳感器2與安裝座13連接。發動機工作時,冷卻水從進水口4進入,經過節溫器3調節控制:在冷機狀態時冷卻水通過出水口5供給暖風機,在熱機狀態時冷卻水通過出水口6供給散熱器,最後循環回流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