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5 17:09:0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具體地說是一種以中藥為主、西藥為輔混合配製的外用藥膏。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腳氣病是一種常見的、頑固的傳染病,輕者出現水泡瘙癢,繼而脫皮紅腫,重者則流水化膿,患部皮膚上發生真菌、黴菌等細菌感染。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治療該病的藥物,如「腳癬一次淨」藥水、「達克寧」霜等,塗用之後當時有效,但時隔不久又會復發,難以達到根治效果。究其病因腳氣病大多是由暑溼、風毒所致,所以只有在殺菌消炎的同時,施以表毒去溼方能徹底治癒。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它能在快速止癢殺菌消炎的同時,排毒除溼,生肌護膚。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腳氣病治療劑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乙 醇 95-100份蟬 蛻 0.4-1份蜂 膠 12-16份 木槿皮 1-2份蜂王漿 10-12份 薄荷油 0.001-0.002份苦 參 2-4份灰黃黴素 0.08-0.16份將上述各組份藥物製成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是先取蜂膠粉碎至40-60目,再將其與苦參、蟬蛻、木槿皮放入95%的乙醇中浸泡並密封;隨後每天攪拌一次,七天後過濾出藥液;然後再將蜂王漿、薄荷油、灰黃黴素放入藥液中攪拌均勻,密封三天即得。裝瓶待用。其中灰黃黴素為0.1g片劑。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建立在中西醫結合辯證施治的基礎上,所選用的蜂膠含有黃酮化合物、生物學活性的有機化合物和多種元素,能有效地殺菌抑菌;蜂王漿含有多種激素,尤其含有10-羥基-2-癸烯酸成分;苦參有清熱燥溼、殺蟲和滋養皮膚的功能;木槿皮則早在清代「百草綱目」中記載了它的清熱、殺蟲、止癢的功效;蟬蛻有散風熱、去瘙癢的作用;薄荷油鎮痛效果好;灰黃黴素殺滅真菌有奇效。它們以一定的配方組合在一起時,藥效由於協同作用而得到加強,有強勁的表毒、去溼,殺菌、止癢功效。該藥成本低,價格便宜,經1997年以來千餘人的臨床試驗,使用此藥治療腳氣三至五天痊癒,患處皮膚光滑如初。而且此藥還可治療多種其他皮膚病。後經回訪98%以上的人無復發。現舉例如下曹縣常樂集鄉 張××,男,54歲,患腳氣病20餘年,幾乎天天瘙癢難忍,腳趾間溼潤紅腫,97年9月擦用此藥3天後,腳趾皮膚變得正常光滑,隨訪至今無異常。
曹縣常樂集鄉劉尚玉村 劉××,男,43歲,常年有腳氣病,98年夏季左腳二、三腳趾間流水潰爛,本人要求塗用此藥3天後,奇蹟般地恢復正常,至今沒有反覆。
曹縣縣城小學教師 於××,女,30歲,感染腳氣後,大拇指指甲也變得發灰增厚,使用該藥2天後,腳氣就沒有了,一個半月後腳趾甲也光亮了。
具體實施例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乙 醇 100份蟬 蛻 0.6份蜂 膠 14份 木槿皮 1.5份蜂王漿 11份 薄荷油 0.001份苦 參 3份 灰黃黴素 0.08份製備時,先將95%的乙醇放入容器中,取蜂膠乾燥粉碎至40-60目,再將其與苦參、蟬蛻、木槿皮放入95%的乙醇中浸泡並密封;每天攪拌一次;七天後過濾出藥液,然後再將蜂王漿、薄荷油、灰黃黴素片,放入藥液中攪拌均勻並密封三天即得。
使用時,早晚各一次,先將患部洗淨擦乾,再用棉球蘸藥搽在患處即可,連續塗抹3-5天。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乙 醇 95-100份 蟬 蛻 0.4-1份蜂 膠 12-16份木槿皮 1-2份蜂王漿 10-12份薄荷油 0.001-0.002份苦 參 2-4份 灰黃黴素 0.08-0.16份蜂膠乾燥粉碎40-60目與苦參、蟬蛻、木槿皮放入乙醇中浸泡並密封;七天後過濾出藥液,然後再將蜂王漿、薄荷油、灰黃黴素放入藥液中攪拌均勻並密封三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腳氣病的乳油膏,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劑是乳油劑或膏劑。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腳氣病的藥膏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先取蜂膠乾燥粉碎至40-60目,再將其與苦參、蟬蛻、木槿皮放入95%的乙醇中浸泡並密封;每天攪拌一次;七天後過濾出藥液,然後再將蜂王漿、薄荷油、灰黃黴素放入藥液中攪拌均勻並密封三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治療腳氣病的藥膏及其製備方法,主要解決現有的藥劑治療腳氣病不徹底的問題。它是以乙醇、蜂膠、蜂王漿、苦參、蟬蛻、木槿皮、薄荷油和灰黃黴素為原料,蜂膠粉碎至40-60目,再與苦參、蟬蛻、木槿皮一起放入95%的乙醇中浸泡並密封;每天攪拌一次;七天後過濾出藥液,然後再將蜂王漿、薄荷油、灰黃黴素放入藥液中攪拌均勻並密封三天即得。藥劑為乳油劑或膏劑。本發明對醫治各種腳氣病療效高,3-5天可徹底治癒無復發。且可養護皮膚。
文檔編號A61K31/045GK1480169SQ0213550
公開日2004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3日
發明者杜玉貴 申請人:杜玉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