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6:25:51 1
專利名稱: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型礦用自卸車的零部件,具體地指一種重型礦用自卸車車架上的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
背景技術:
重型礦用自卸車的使用環境惡劣,重型礦用自卸車的車架承載量較大,並且同時承受衝擊載荷、扭轉載荷及交變載荷等應力的作用。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重型礦用自卸車車架的後縱梁結構為前高后低或後部向上翹起一定角度的箱形梁。後縱梁和前保護槓、前縱梁、舉升支座、後翻轉支座拼接成一個整體車架。但是,上述結構會由於超重和應力集中造成車架的斷裂、變形等損壞,從而影響重型礦用自卸車的整體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重型礦用自卸車車架上的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所述後縱梁包括相互連接的上翼板、外側板、內側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外側板、內側板和下翼板拼焊成井字梁結構,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的中部均比其兩端部寬。進一步地,所述上翼板的下表面和下翼板的上表面分別與內側板的外側焊接,所述上翼板的下表面和下翼板的上表面分別與外側板的外側焊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將後縱梁由常規的箱形梁改成中部加寬的井字梁結構,以增加後縱梁的強度,增強其抗衝擊載荷、彎曲載荷和扭曲載荷等的能力,避免車架後縱梁因強度不夠而產生變形斷裂。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更為可靠、合理,更能避免各部位的應力集中而導致車架損壞。
圖1為重型礦用自卸車車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後縱梁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後縱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 3中所示的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後縱梁1包括相互連接的上翼板 2、外側板3、內側板4和下翼板5。上翼板2、外側板3、內側板4和下翼板5拼焊成井字梁結構,上翼板2和下翼板5的中部均比其兩端部寬。上翼板2的下表面和下翼板5的上表
3面分別與內側板4的外側焊接,所述上翼板2的下表面和下翼板5的上表面分別與外側板 3的外側焊接。 後縱梁1由常規的箱形梁改成中部加寬的井字梁結構,以增加後縱梁1的強度,增強其抗衝擊載荷、彎曲載荷和扭曲載荷等的能力,避免車架後縱梁1因強度不夠而產生變形斷裂。
權利要求1.一種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所述後縱梁(1)包括相互連接的上翼板O)、外側板(3)、內側板(4)和下翼板(5),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翼板(2)、外側板(3)、內側板(4)和下翼板(5)拼焊成井字梁結構,所述上翼板(2)和下翼板(5)的中部均比其兩端部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翼板(2) 的下表面和下翼板(5)的上表面分別與內側板的外側焊接,所述上翼板O)的下表面和下翼板(5)的上表面分別與外側板(3)的外側焊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部加寬的井字梁形後縱梁,所述後縱梁包括相互連接的上翼板、外側板、內側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外側板、內側板和下翼板拼焊成井字梁結構,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的中部均比其兩端部寬。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後縱梁由常規的箱形梁改成中部加寬的井字梁結構,以增加後縱梁的強度,增強其抗衝擊載荷、彎曲載荷和扭曲載荷等的能力,避免車架後縱梁因強度不夠而產生變形斷裂。
文檔編號B62D21/02GK202213630SQ201120299029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7日
發明者劉軒, 李保才, 毛波, 王建軍, 葛軍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