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圓柱筒體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6:50:1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圓柱筒體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液壓缸生產製造的過程中,需要對圓柱筒體的部件進行轉運或者移動,現有技術中,圓柱筒體的轉運或者移動由人工搬運完成,自動化程度低,費時費力,且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圓柱筒體移動自動化程度低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圓柱筒體夾持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圓柱筒體夾持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豎向直線模組、升降架、套管、夾緊氣缸、上套體、下套體、上脹緊杆、下脹緊杆、脹緊頂板;所述豎向直線模組包括可以豎直上下移動的滑塊,所述升降架固定在所述滑塊上,所述套管上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套管的軸線豎直設置,所述夾緊氣缸安裝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夾緊氣缸具有可以豎直上下伸縮的夾緊槓桿,所述夾緊槓桿插裝在所述套管內,所述夾緊槓桿的下端從所述套管的下端伸出;所述上套體固定在所述套管上,所述下套體固定在所述夾緊槓桿上,所述上脹緊杆的上端與所述上套體鉸接,所述上脹緊杆的下端與所述脹緊頂板鉸接,所述下脹緊杆的下端與所述下套體鉸接,所述下脹緊杆的上端與所述脹緊頂板鉸接;
所述上脹緊杆、下脹緊杆和脹緊頂板構成一組脹緊元件,所述上套體與所述下套體之間安裝有至少兩組所述脹緊元件。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上脹緊杆和下脹緊杆由兩條通過滑槽和銷軸連接的分體杆組成,兩所述分體杆之間安裝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對圓柱筒體進行夾持的自動化裝置,本裝置配合位移機械組件使用,可以實現對圓柱筒體的移動,實現圓柱筒體移動的自動化,節省人力,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豎向直線模組;2、升降架;3、套管;4、夾緊氣缸;4-1、夾緊槓桿; 5、上套體;6、下套體;7、上脹緊杆;8、下脹緊杆;9、脹緊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一種圓柱筒體夾持裝置,包括豎向直線模組1、升降架2、套管3、夾緊氣缸4、上套體5、下套體6、上脹緊杆7、下脹緊杆8、脹緊頂板9。所述豎向直線模組1包括可以豎直上下移動的滑塊,所述升降架2固定在所述滑塊上,所述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套管3的軸線豎直設置,所述夾緊氣缸4安裝在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夾緊氣缸4具有可以豎直上下伸縮的夾緊槓桿4-1,所述夾緊槓桿4-1插裝在所述套管3內,所述夾緊槓桿4-1的下端從所述套管3的下端伸出。所述上套體5 固定在所述套管3的上,所述下套體6固定在所述夾緊槓桿4-1上。所述上脹緊杆7的上端與所述上套體5鉸接,所述上脹緊杆7的下端與所述脹緊頂板9鉸接。所述下脹緊杆8的下端與所述下套6體鉸接,所述下脹緊杆8的上端與所述脹緊頂板9鉸接。所述上脹緊杆7、下脹緊杆8和脹緊頂板9構成一組脹緊元件,所述上套體5與所述下套體6 之間安裝有至少兩組所述脹緊元件。
工作方法:
圓柱筒體軸線豎直放置,本裝置的套管3移動至圓柱筒體的正上方,豎向直線模組1 控制套管3向下移動,直至脹緊元件完全進入圓柱筒體內側。夾緊氣缸4做回縮工作,上套體5和下套體6之間的距離變小,脹緊元件的脹緊頂板9外擴並最終緊緊頂壓圓柱筒體的內側面,以此實現對圓柱筒體的夾持。本實施例中,脹緊頂板9的外側面上安裝有橡膠片,以增加脹緊頂板9與圓柱筒體內側面之間的摩擦力,提高本裝置的夾持力。
所述上脹緊杆和下脹緊杆由兩條通過滑槽和銷軸連接的分體杆組成,兩所述分體杆之間安裝有彈簧。彈簧可以為脹緊頂板提供脹緊張力,從而保證本裝置中脹緊元件始終具有足夠的脹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