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磨銅軸套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5:11:41 1
一種抗磨銅軸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磨銅軸套,包括軸套本體,所述軸套本體上分別開設有注油口、出油口,所述軸套本體內側壁上開設有一個以上的潤滑油增流迴路,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分別與注油口、出油口相連;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包括第一豎直導流通道、第一水平導流通道、第二豎直導流通道、第二水平導流通道;所述軸套本體外安裝有橡膠層,所述橡膠層上開設有注油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抗磨銅軸套,潤滑油增流迴路的設置加大了潤滑面積,提高了軸套的潤滑性;橡膠層的設置則提高了軸套的耐磨性,從而提高軸套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抗磨銅軸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磨銅軸套。
【背景技術】
[0002]軸套是機械設計中一個重要部件,軸套通常套設在轉軸上對轉軸起保護作用,由於轉軸和軸套在使用過程中處於不斷地磨擦轉動的狀態,所以轉軸和軸套之間需要得到充分的潤滑,軸套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耐磨性。但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軸套其潤滑性和耐磨性都不是很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抗磨銅軸套,潤滑油增流迴路的設置加大了軸套與轉軸之間的潤滑面積,提高了軸套的潤滑性;橡膠層的設置則提高了軸套的耐磨性,從而提高軸套的使用壽命。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抗磨銅軸套,包括軸套本體,所述軸套本體上分別開設有注油口、出油口,所述軸套本體內側壁上開設有一個以上的潤滑油增流迴路,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分別與注油口、出油口相連;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包括第一豎直導流通道、第一水平導流通道、第二豎直導流通道、第二水平導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豎直導流通道底端與第一水平導流通道右端相連,所述第一水平導流通道左端與第二豎直導流通道頂端相連,所述第二豎直導流通道的底端與第二水平導流通道左端相連;所述軸套本體外安裝有橡膠層,所述橡膠層上開設有注油孔。
[0006]所述第二水平導流通道的長度小於第一水平導流通道的長度。
[0007]所述橡膠層上開設有傾斜的注油孔。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抗磨銅軸套,潤滑油增流迴路的設置加大了軸套與轉軸之間的潤滑面積,提高了軸套的潤滑性;橡膠層的設置則提高了軸套的耐磨性,從而提高軸套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
[0011]如圖1所示一種抗磨銅軸套,包括軸套本體I,所述軸套本體I上分別開設有注油口 11、出油口 12,所述軸套本體I內側壁上開設有四個以上的潤滑油增流迴路2,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2分別與注油口 11、出油口 12相連;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2包括第一豎直導流通道21、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第二豎直導流通道23、第二水平導流通道24,其中所述第一豎直導流通道21底端與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右端相連,所述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左端與第二豎直導流通道23頂端相連,所述第二豎直導流通道23的底端與第二水平導流通道24左端相連;所述軸套本體I外安裝有橡膠層3,所述橡膠層3上開設有注油孔31。所述第二水平導流通道24的長度小於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的長度。所述橡膠層3上開設有傾斜的注油孔31。
[0012]本實施例的一種抗磨銅軸套,潤滑油增流迴路的設置加大了軸套與轉軸之間的潤滑面積,提高了軸套的潤滑性;橡膠層的設置則提高了軸套的耐磨性,從而提高軸套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抗磨銅軸套,其特徵在於:包括軸套本體(1),所述軸套本體(I)上分別開設有注油口(11)、出油口(12),所述軸套本體(I)內側壁上開設有一個以上的潤滑油增流迴路(2),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2)分別與注油口(11)、出油口(12)相連;所述潤滑油增流迴路(2)包括第一豎直導流通道(21)、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第二豎直導流通道(23)、第二水平導流通道(24),其中所述第一豎直導流通道(21)底端與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右端相連,所述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左端與第二豎直導流通道(23)頂端相連,所述第二豎直導流通道(23 )的底端與第二水平導流通道(24)左端相連;所述軸套本體(I)外安裝有橡膠層(3),所述橡膠層(3)上開設有注油孔(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磨銅軸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水平導流通道(24)的長度小於第一水平導流通道(22)的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磨銅軸套,其特徵在於:所述橡膠層(3)上開設有傾斜的注油孔(31)。
【文檔編號】F16C33/10GK203948465SQ201420297894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李治明 申請人:紹興曙光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