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
2023-06-05 08:19:06
專利名稱: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樹的種植養護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
背景技術:
茶葉作為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的一種飲品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在茶樹的種植過程中避免不了草害和蟲害,因此使茶葉的產量大大降低,同時也破壞了茶葉的質量,為了避免草害和蟲害,因此在茶樹的種植過程中經常需要人工用農藥進行除草、除蟲,傳統的這種採用農藥的除草、除蟲方法,雖然在防止草害、蟲害方面具有較大的成效,但是由於施加的農藥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僅危害了飲用人員的身體健康,還汙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同時種植人員的勞動強度也比較大,造成了生產成本的浪費。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但能夠避免環境汙染,保持生態平衡,而且還可以降低種植人員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的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雞苗養殖 長江中下遊9月中旬引進雞苗,將引進的雞苗常規養殖2個月,使雞苗長成大雞; B:茶園放養 將步驟A中長成的大雞放養至茶園,放養數量為80 120隻/畝,放養時,將大雞白天放出,夜晚集中,放養至第二年7月出欄; C:田間管理:a、正常田間管理,茶樹生長期間,不對茶樹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茶樹施加化肥; b、茶樹施肥: 每年冬季12月和第二年2月分別對茶園施加一次肥料,所施加的肥料由養雞所產生的雞糞和與菜籽餅混合發酵所形 成,不再施其它肥料; D、茶葉收穫 茶葉長成後對茶葉進行收穫。
採用本發明的方法後,將雞放養在茶園內,不但可以增加茶園的有效利用率(產雞、產蛋,提高養殖效益),還可以利用雞糞對茶園進行無公害天然肥料的施加,由此使茶樹生長過程中不再需要對茶園進行人工除草,也不用施加化肥、農藥,有效解決了傳統茶樹生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真正實現了茶樹的有機栽培,提高了茶葉的品質,環保、無汙染,保護了茶園生態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雞苗養殖 在長江中下遊9月中旬時引進雞苗,將引進的雞苗常規養殖2個月,使雞苗長成大雞(2個月後長成的雞稱之為大雞),所說的雞苗優選為蛋雞雞苗,由此不但可以產雞而且還可以產蛋,由此產生了蛋、雞雙重經濟效益; B:茶園放養 將步驟A中長成的大雞放養至茶園,放養數量為80 120隻/畝,放養時,將大雞白天放出,夜晚集中,放養至第二年7月出欄; C:田間管理: a、正常田間管理,茶樹生長期間,不對茶樹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茶樹施加化肥; b、茶樹施肥: 每年冬季12月和第二年2月分別對茶園施加一次肥料,所施加的肥料由養雞所產生的雞糞和與菜籽餅混合發酵所形成,不再施其它肥料; D、茶葉收穫 茶葉長成後對茶葉進行收穫。
經過實踐證明,2012年在申請人種植的30畝茶園中,種植了茶樹150000課,放養了 3000隻雞,茶園無顯著草害和病蟲害,通過養殖的蛋雞,可以實現茶葉、雞蛋、蛋雞三方面的經濟效益,並且 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
權利要求
1.一種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雞苗養殖 長江中下遊9月中旬引進雞苗,將引進的雞苗常規養殖2個月,使雞苗長成大雞; B:茶園放養 將步驟A中長成的大雞放養至茶園,放養數量為80 120隻/畝,放養時,將大雞白天放出,夜晚集中,放養至第二年7月出欄; C:田間管理: a、正常田間管理,茶樹生長期間,不對茶樹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茶樹施加化肥; b、茶樹施肥: 每年冬季12月和第二年2月分別對茶園施加一次肥料,所施加的肥料由養雞所產生的雞糞和與菜籽餅混合發酵所形成,不再施其它肥料; D、茶葉收穫 茶葉長成後對茶葉進 行收穫。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雞混養的茶園養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雞苗養殖,長江中下遊9月中旬引進雞苗,將引進的雞苗常規養殖2個月;B茶園放養,將大雞放養至茶園,放養至第二年7月出欄;C田間管理a、茶樹生長期間,不對茶樹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茶樹施加化肥;b、茶樹施肥每年冬季12月和第二年2月分別對茶園施加一次肥料,所施加的肥料由養雞所產生的雞糞和與菜籽餅混合發酵所形成;D、茶葉收穫,茶葉長成後對茶葉進行收穫。採用本發明的方法後,不但可以增加茶園的有效利用率,還可以利用雞糞對茶園進行無公害天然肥料的施加,真正實現了茶樹的有機栽培,提高了茶葉的品質,環保、無汙染,保護了茶園生態環境。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3229750SQ2013101708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0日
發明者汪月霞 申請人:鎮江市丹徒區茗緣茶葉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