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6-05 07:04:36 3
一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受料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工業豎窯,是工業生產中利用燃料燃燒的熱量對物料或工件進行加熱的熱工設備,廣泛應用於機械、冶金等國民經濟行業,其創造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為便於加料,通常在豎窯的頂部設置受料裝置,用於對物料進行入窯前的分布。現有的受料裝置主要是採用固定式調節板對入窯物料進行分布,由於固定式調節板的局限性,很難對物料粒度的變化和物料在窯內的分布進行調整,容易產生加料不均、粉料堆積、偏窯、煅燒狀況不理想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以解決現有受料裝置料面偏析而導致入窯物料分布不均,甚至出現偏窯現象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6]—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包括有:固定架設在豎窯頂部的結構框架,料鬥,以及用於驅動所述料鬥上下運動的豎直運行驅動裝置,用於驅動所述料鬥水平旋轉的水平旋轉驅動裝置,所述豎直運行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結構框架的頂部,所述料鬥吊掛在所述水平旋轉驅動裝置的下方;
[0007]所述豎直運行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結構框架頂部的液壓缸、與所述液壓缸連接的吊架以及設置在所述吊架兩側的導向滑輪,所述導向滑輪固定安裝在所述結構框架的架杆上,用以對所述吊架的運動導向;
[0008]所述水平旋轉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吊架底部的液壓馬達、傳動杆和錐形料盅,所述傳動杆的頂部與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端相連,所述料盅的頂部與所述傳動杆的末端相連,所述傳動杆、料盅和吊架三者的中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0009]所述料鬥套設在所述傳動杆和所述錐形料盅上,在所述料鬥的底部開設有卸料口,所述料盅的底板封堵在所述卸料口上,且所述料盅的底板尺寸略大於所述卸料口的尺寸,用以承託所述料鬥;在所述料鬥的內部設有十字型支撐杆,在所述支撐杆的中心開設有軸向通孔,所述傳動杆穿設在所述通孔中。
[0010]在所述料鬥的外側壁上設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面與所述卸料口的底沿平齊,在所述支腿的底端面上設有環繞所述卸料口邊沿的密封圈。
[0011 ]在所述料鬥的內壁上安裝有耐磨襯板。
[0012]受料時,料盅的底板封堵在料鬥的卸料口上,並承載料鬥,防止其墜落;將物料從料鬥的頂部加入的同時開啟液壓馬達,傳動杆水平旋轉並帶動料盅和料鬥一併旋轉,從而使得物料在料鬥中均勻分布,受料完畢,關閉液壓馬達。然後啟動液壓缸,吊架在液壓缸活塞的作用下沿其兩側的導向滑輪所形成的通道向下豎直運動,並推動傳動杆和料鬥一起向下運動;當料鬥的底部與豎窯進料口相接時,料鬥被豎窯頂壁阻擋,停止運動,並靠自身重力與豎窯頂壁緊密貼合;而此時料盅繼續下移,從而使得料鬥內的物料從卸料口中卸出,並沿料盅的錐面均勻分布到豎窯內。卸料完畢後,在液壓缸活塞的帶動下,驅動杆帶動料盅和料鬥回復到起始位置,準備進行下一輪的受料。
[0013]本實用新型在受料時,料鬥內部料位均勻,料鬥各部位受力均一,不會發生偏料現象,從而保證給料均勻,可有效避免偏窯現象的發生;本實用新型可實現料鬥與豎窯進料口的無縫對接,不僅有利於穩定窯壓,而且也可避免加料過程中粉塵外洩造成環境汙染。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布局緊湊且合理,維修也很方便。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料鬥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結構框架,2、料鬥,3、液壓缸,4、吊架,5、導向滑輪,6、液壓馬達,7、傳動杆,8、料盅,9、十字型支撐杆。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結構框架1、料鬥2、豎直運行驅動裝置以及水平旋轉驅動裝置等部分組成。
[0018]結構框架I是由若干架杆固定搭接而成,設置在豎窯的頂部,作為整個裝置的承載體,保證該裝置能夠穩定運行。
[0019]豎直運行驅動裝置設置在結構框架I的頂部,用以驅動料鬥2豎直運動,包括液壓缸3、吊架4和導向滑輪5。其中,液壓缸3固定設置在結構框架I的頂部,用於為吊架4的上下運動提供動力;吊架4與液壓缸3的活塞杆相連,可在活塞杆的推動或拉動作用下沿豎直方向運動;導向滑輪5分為左右兩組,每組包括上下兩個,兩組導向滑輪5分別設置在吊架4兩側的架杆上,用於對吊架4的豎直運動形成導向,防止吊架4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偏移。
[0020]水平旋轉驅動裝置設置在豎直運行驅動裝置的下方,用於驅動料鬥2水平旋轉,包括液壓馬達6、傳動杆7和錐形料盅8(圖2)。其中,液壓馬達6固定設置在吊架4的底部,用於驅動傳動杆7水平旋轉;傳動杆7與液壓馬達6的輸出端相連,並在液壓馬達6的驅動下帶動料盅8和料鬥2旋轉;料盅8的頂部與傳動杆7的末端相連,且傳動杆7、料盅8和吊架4三者的中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
[0021]如圖2所示,料鬥2的上部呈圓柱狀,下部呈倒圓錐狀,設置在豎窯的進料口的正上方,在料鬥2的底部開設有圓形卸料口,物料在料鬥2內分布均勻後經過該卸料口進入豎窯內。在料鬥2下部的外壁上設有若干支腿,各支腿的底端面均與卸料口的底沿相平齊,在支腿的底端面上設有環繞卸料口邊沿的O型密封圈,用以在卸料口與進料口對接時形成對接處的密封,從而可保證窯內壓力穩定,並可防止窯內粉塵外洩而造成環境汙染。
[0022]在料鬥2的內部設有十字型支撐杆9,在其十字交叉處的中心位置開設有軸向通孔,傳動杆7從該通孔中穿過,料盅8的頂部從料鬥2下部經卸料口穿入料鬥2的內部,並與傳動杆7的末端相連。料盅8的底板的側面為圓錐面,在卸料口下沿的內圈制有與料盅8的底板側面相配合的倒錐面,料盅8的底板封堵在卸料口處,同時還可起到承載料鬥8的作用。傳動杆7、料盅8以及料鬥2三者的中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在料鬥2的內壁上安裝有耐磨襯板,用以提高料鬥2的使用壽命。
【主權項】
1.一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固定架設在豎窯頂部的結構框架,料鬥,以及用於驅動所述料鬥上下運動的豎直運行驅動裝置,用於驅動所述料鬥水平旋轉的水平旋轉驅動裝置,所述豎直運行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結構框架的頂部,所述料鬥吊掛在所述水平旋轉驅動裝置的下方; 所述豎直運行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結構框架頂部的液壓缸、與所述液壓缸連接的吊架以及設置在所述吊架兩側的導向滑輪,所述導向滑輪固定安裝在所述結構框架的架杆上,用以對所述吊架的運動導向; 所述水平旋轉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吊架底部的液壓馬達、傳動杆和錐形料盅,所述傳動杆的頂部與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端相連,所述料盅的頂部與所述傳動杆的末端相連,所述傳動杆、料盅和吊架三者的中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所述料鬥套設在所述傳動杆和所述錐形料盅上,在所述料鬥的底部開設有卸料口,所述料盅的底板封堵在所述卸料口上,且所述料盅的底板尺寸略大於所述卸料口的尺寸,用以承託所述料鬥;在所述料鬥的內部設有十字型支撐杆,在所述支撐杆的中心開設有軸向通孔,所述傳動杆穿設在所述通孔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料鬥的外側壁上設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面與所述卸料口的底沿平齊,在所述支腿的底端面上設有環繞所述卸料口邊沿的密封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料鬥的內壁上安裝有耐磨襯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工業豎窯旋轉受料裝置,包括有:固定架設在豎窯頂部的結構框架,料鬥,以及用於驅動料鬥上下運動的豎直運行驅動裝置,用於驅動料鬥水平旋轉的水平旋轉驅動裝置,豎直運行驅動裝置設置在結構框架的頂部,料鬥吊掛在水平旋轉驅動裝置的下方;在料鬥的內部設有十字型支撐杆,在支撐杆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縱向的通孔,水平旋轉驅動裝置的傳動杆穿設在通孔中;在料鬥的底部設有卸料口,在傳動杆的末端連接有錐形料盅,料盅的底板封堵在卸料口上。本實用新型在受料時,料鬥內部料位均勻,料鬥各部位受力均一,不會發生偏料現象,從而保證給料均勻,避免偏窯現象的發生。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布局緊湊且合理,維修方便。
【IPC分類】F27B1/20
【公開號】CN205383881
【申請號】CN201620029223
【發明人】宋軍保, 宋海玉, 叢柏松, 李振興, 李朋博, 齊佔為
【申請人】博廣熱能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