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動為什麼沒放47集(原來只有30集的破冰行動突增劇情)
2023-06-27 06:30:24 2
要說這兩天什麼消息最火?莫過於熱播劇《破冰行動》的「爛尾」了,本是可以媲美《人名的名義》的一部「神作」,卻因為「注水」加入了一位多餘的角色,而毀了整部劇,讓一部首播便是豆瓣評分8.5以上的作品一夜之間跌至7.5,足以可見,觀眾們對這部劇的「失望」。
要說,看了大結局是什麼感受?我想這感覺大概就像是喝了一碗苦瓜汁——有苦難言吧!
大結局激起的「全民憤怒」大到就連《破冰行動》的導演傅東育也是連忙髮長文向觀眾表達歉意,文章言辭十分誠懇,對劇中一些沒有交代的小細節也做了解釋,觀眾看了後「怒氣值」也是降低了少許。
但是,造成《破冰行動》「虎頭蛇尾」的原因僅僅只是那麼幾個小小的細節遺漏嗎?而導演傅東育全篇文章中對「陳珂」這個角色的設置一字未提,這又是為什麼?
看過劇的小夥伴肯定都感受的出來,《破冰行動》之所以「高開低走」,完全就是因為「破冰三傻」的原因,而光看劇情本身,就會發現此劇主角和配角們完全就是嚴重的「分裂感」,一看就是不同編劇寫出來的故事,主角的戲更像是後期故意「畫蛇添足」加上去的。
相比小夥伴們都知道《破冰行動》故事原型來自真實事件「製毒第一村」博社村,但是劇本改編確是改編自同名小說《破冰行動》,而小說與影視劇有哪些不同呢?
其一:馬雯在原著中並沒有受傷,更沒有在車上與陳珂那段「多餘」得深情告白。並且,在《破冰》拍攝之初,已經確定是只有三十集劇情,但是如今卻多加了18集,那麼這些戲加在了哪裡?咱們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問!
據網上的消息透露,原來《破冰行動》開拍之前,某平臺入駐,直接明確提出多條修改意見,「要求二度創作,適應當下的受眾市場」,那麼這「適應當下市場」就是「多餘」的加了一段「狗血三角戀」嗎?這就是當下的市場嗎?
另外,本來《破冰行動》最初是「群像戲」,所謂「群像戲」就是沒有主角,而投資方表示這樣不適合,必須要一個「比較突出的主人公」,由此,便誕生了李飛這個角色。
而加上了「感情戲」後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將一部「神作」毀成「四不像」,但凡觀眾們只要一看見「破冰三傻」便不由得皺起眉頭,內心複雜,劇情也直接從刑偵劇變成「狗血愛情劇」,直接拉低許多了檔次。
的確,小編不否認「感情戲」永遠是市場上的硬通貨,瑪麗蘇劇一直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劇都要生硬的加一些感情戲,投資方在此之前能不能先抽空去搞個「民情調研」?不要把觀眾們的審美看低了,不要整天坐在辦公室裡吹著空凋吃著西瓜自以為是的覺得大眾都喜歡「瑪麗蘇言情偶像劇」好嗎?
確實,在一個大製作劇組,導演對於作品的整體把控力會受到諸多方因素影響,就猶如春節檔的《神探蒲松齡》的導演就坦言,最終上映的版本他自己都沒看過。
所以「有錢真的能為所欲為」這話不假,只是可惜了《破冰行動》這樣好的題材,可惜了配角們精彩的演技,也辜負了苦苦追劇的小夥伴們,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大米娛樂社:哆啦A 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