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氫化鈉在豬服裝革浸灰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2:08:11 1
專利名稱:硫氫化鈉在豬服裝革浸灰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豬正面服裝革製造過程中的浸灰膨脹技術。
豬正面服裝革,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高檔新產品。品質優良的豬正面服裝革,應具有輕、薄、軟、細、滑的特徵。由於豬皮毛孔粗大,多呈三根一族,品字形排列,腹、肷部也有兩根斜排的。豬皮纖維編織緊密程度隨部位不同而差異很大,臀部厚,纖維編織很緊密,腹肷部薄,纖維編織很疏鬆。在製造過程中,雖經仔細加工,粒面尚不易平服細緻,全張革柔軟程度很難接近一致。為提高豬正面服裝革質量,達到優質產品標準,國家科委和輕工業部曾把製造優質豬正面服裝革的技術例為全國製革工業「六五」科技攻關課題,下達到成都製革廠。一九八五年底,輕工業部組織全國製革工業的同行專家、教授檢查驗收,通過了鑑定,投入了批量生產,打入了國際市場。
「六五」科技攻關的豬正面服裝革製造技術,對原料皮有很大的選擇性,要求生產豬正面服裝革的原料皮,必須是鹽醃三個月以上的瘦肉型良種白豬皮,部位差要小,每張皮重量在4公斤以下,或每張皮面積在8平方尺以下。為保證成品革粒面平滑細緻,要求在製造過程中不拔豬毛,豬皮上的豬毛,通過化學處理全部爛掉,流入廢水中去了。其生產工藝仍採用鹼-灰法進行浸灰膨脹,硫化鈉的濃度高達10g/l以上。其他各地生產廠家,為解決全張革柔軟程度接近一致的問題,有的採用鹼-鹼法,有的採用鹼-灰法,有的採用酶法,有的還輔以臀部包酶,片皮後臀部包灰,滾硝削勻等等。不論採用哪種工藝,在原料皮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限制。
從全國來看,瘦肉型良種白豬皮的產量還是有限的。瘦肉型良種白豬的飼養,目前還處在試點階段,在一個時期內,各製革廠的豬皮原料,大量地還是當地的土種豬皮。如果生產豬正面服裝革,都要選用鹽醃三個月以上的瘦肉型良種白豬皮為原料皮,其結果是(1)豬正面服裝革的產量將受到原料皮的限制,只能在有瘦肉型良種白豬皮地區少數企業中生產;(2)我國是一個豬皮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豬皮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大量的豬皮只能生產中,低檔產品,不能生產經濟效益好,換匯率高的豬服裝革,對國家來說是一大損失;(3)鹽醃三個月以上,既浪費大量的食鹽,提高原料皮的成本,又減少資金的周轉速度;(4)製造豬正面服裝革不拔豬毛,而是採用化學處理,把毛爛掉,流入廢液中,既汙染環境,也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豬毛是一種價值高,用途廣的出口產品,不能回收利用,直接影響豬正面服裝革的經濟效益。
豬皮在硫化鈉-石灰液中進行浸灰膨脹,膨脹和腫脹對皮纖維分離起著決定性的影響。膨脹本來是分離纖維的原因,但因鹼的濃度過高,這種膨脹越接近上限,則皮腫脹了,就會對皮纖維的分離發生不利的影響,因為這時浸灰藥品進入皮纖維的通道被封閉了,尤其當達到腫脹狀態越早時越是這樣的。隨著腫脹的增加,纖維內部的分離越難,粒面也不易平服,甚至會出現皺紋,這對製造高檔豬正面服裝革是很不利的。
根據當前豬正面服裝革加工製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更多的優質豬正面服裝革供應國際、國內市場的需要,在原料皮使用上必須打破只用瘦肉型良種白豬皮的界限,在有條件的企業,應儘量使用鮮豬皮投料。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通過脫脂,把豬皮上的付產物-豬毛回收起來;在浸灰膨脹過程中,採取化學的和機械的處理方法,使其在低PH值的作用下,緩慢膨脹,達到均勻分離皮纖維的目的。其方法是採用硫氫化鈉-石灰膏-JFC助劑進行浸灰膨脹,或者採用硫氫化鈉-石灰膏-JFC助劑-氫氧化鈉進行浸灰膨脹。因為硫氫化鈉在水溶液中OH離子濃度低,它的膨脹作用比硫化鈉緩和。膠原中的COOH-,NH2,COO--及NH+3-基本是平衡的,在等電點時,膨脹最少,正電荷數量與負電荷相等。經過加入硫化鈉,或硫氫化鈉,或石灰,OH離子濃度增加,使這種平衡移向有利於COO--基和不利於NH+3基,使膠原的電荷為單側負電荷,則膨脹由於靜電相斥而產生了。
注式(1)鹼膨脹機理式(2)硫化鈉的水解式(3)硫氫化鈉的水解從(2)和(3)式的總和進一步考慮,硫化鈉的總鹼度為2分子OH離子,硫氫化鈉則相反地只有1分子OH離子。硫氫化鈉的水解平衡不像硫化鈉一樣而完全在水解產物的一側,所以OH離子濃度在硫氫化鈉溶液中較低,因此硫氫化鈉溶液的PH值也只約9~9.5。由於硫氫化鈉的OH離子濃度低而膨脹小,所以保證了硫氫化鈉在皮中的擴散極好,同時也特別是由於加入了JFC助劑,或在後期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而更好了,纖維的膨脹就能緩慢均勻地進行,這就是採用硫氫化鈉-石灰膏-JFC助劑進行浸灰的豬正面服裝革全張都比較均勻一致的能夠達到軟、細、滑的基礎,在以後的工序中再正確地配合軟化、浸酸和鉻鞣等操作。就能夠製造出優質的豬正面服裝革、其方案是浸灰膨脹項目 方案一 方案二液比 1~4 1~4溫度 常溫 常溫硫氫化鈉 1~10g/l 1~10g/l石灰膏 5~15% 5~15%JFC助劑 0.1~1% 0.1~1%氫氧化鈉 1~6g/l時間 16~24小時,轉動4~8小時(白皮短、黑皮長)說明方案一是浸酸後停鼓過夜,第二天再去酸鞣製,方案二是浸酸後直接去酸,鞣製。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的社會、經濟效果是1.不受原料皮的限制從內江市製革廠每年由內江冷凍廠購的鮮豬皮中,白豬皮(包括瘦肉型良種白豬皮和本地土種白豬皮),佔收購量的60%左右,經過鹽醃保存,嚴格照光組批,符合選豬正面服裝革的瘦肉型良種白豬皮佔整個白豬皮的70~80%,如果按轉讓給內江市製革廠的「六五」攻關技術進行加工製造,從鉻鞣後的蘭溼皮中,經過挑選,符合做豬正面服裝革的蘭溼皮,佔投皮量的57%。按此數據計算,一個年投豬皮五十萬張的企業,經過幾次挑選,加工成蘭溼皮後,真正能選做豬正面服裝革的僅十二萬張左右,選皮率僅25%左右。
採用本發明所投的白豬皮(不包括老母豬皮和種豬皮),鉻鞣後,經過挑選,符合做豬正面服裝革的蘭溼皮,佔白鮮豬皮投皮量的81.3%,所投黑豬皮,符合做豬正面服裝革的蘭溼皮,佔黑鮮豬皮投皮量的67.1%。按此數據計算,同樣一個年投皮五十萬張的企業,符合選做豬正面服裝革的蘭溼皮可達三十七萬張左右(其中白豬皮二十四萬張,黑豬皮十三萬張)。
2.本發明採用鮮豬皮投皮,進行拔毛。按內江市製革廠歷年手工拔毛和醃皮的平均數計算,每張豬皮可回收豬皮0.1公斤(本發明用機器拔毛,每張豬皮平均實際回收0.165公斤,考慮到夏天豬毛要少一些,所以仍按每張0.1公斤計算)。當地現行豬毛銷價每公斤十四元,每年可增加收入七十萬元左右(包括投入五十萬張,加工後不能選做豬正面服裝革的在內)。每張豬皮鹽醃時,平均食鹽消耗2公斤左右,每公斤工業用食鹽調拔價0.3元,一年可節約食鹽費用三十萬元。如果加上投鮮皮後,加快了資金周轉,其經濟效益將更加可觀。
3.本發明所用化工材料與「六五」攻關技術所用化工材料消耗和單價對比,材料費用基本持平,產品質量軟、細、滑等指標有明顯提高。
下面是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案(1)原料皮鮮豬皮或鹽溼豬皮。
(2)去肉機器去肉,浮肉去盡,毛根顯露。
(3)組批黑白皮分開,按大、中、小組批。
(4)稱重準確稱重,為以後工序用料依據。
(5)水洗(A)流水洗充足流水洗30~60分鐘。
(B)悶洗液比2~4,常溫,悶洗60~120分鐘。
(C)流水洗充足流水洗30~60分鐘。
(6)脫脂液比 0.5~2溫度 40~42℃(內溫)碳酸鈉 2.5~3.5%時間 2~2.5小時(白皮短,黑皮長)。
(7)降溫充足常溫水洗降溫。
(8)拔毛機器拔毛。
(9)浸灰膨脹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液比 1.8~3 1.8~3溫度 常溫 常溫硫氫化鈉 1~10g/l 1~10g/lJFC助劑 0.1~1% 0.1~1%石灰膏 5~15% 5~15%氫氧化鈉 1~6g/l時間 16~20小時,轉動4~8小時(白皮短,黑皮長)。
注第二方案先加硫氫化鈉,JFC,轉動一小時,加石灰膏,轉動一小時,加氫氧化鈉,轉動一小時;再停一小時,轉一小時;再停一小時,轉動一小時,停鼓過夜,次日轉半小時。
(10)水洗充足流水洗20~30分鐘。
(11)片皮機器片臀背厚處。
(12)稱重準確稱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依據。
(13)復灰液比 2~4溫度 常溫石灰膏 5~15%JFC 0.1~1%時間16~20小時,轉動4~8小時(白皮短,黑皮長)。
(14)水洗充足流水洗至PH值10左右。
(15)脫灰液比 0.5~1溫度 常溫氯化銨 2~3%時間 40~60分鐘程度 脫盡(16)水洗充足流水洗清。
(17)軟化液比 0.7~0.8溫度 38℃(內溫)1398蛋白酶 100~350單位/毫升工業胰酶 0.05~0.2%時間 2~5小時(白皮短,黑皮長)。
程度 皮身柔軟、臀部無硬心感,粒面細緻,頭部與邊肷部結實。
(18)水洗充足流水洗清。
(19)浸酸液比 0.4~0.8食鹽 6~8%明礬 1%硫酸 1.2~1.6%PH值 2±注調好液比,加入食鹽,轉動5分鐘,加甲酸,轉動30分鐘,加入1/3的稀釋硫酸液和1/2明礬液,轉動5分鐘,再加1/3的稀釋硫酸液和1/2明礬液,再轉動5分鐘,加其餘1/3稀釋硫酸液。此時,如果浸灰膨脹,採用第一方案,則浸酸時,再轉動2小時,停鼓過夜,第二天轉動30分鐘去酸。如果浸灰膨脹,採用第二方案,則浸酸時,再轉動4小時去酸。
(20)去酸在廢酸液中進行。
純鹼 0.6~0.8%時間 30分鐘PH值 3.5~4.0(21)油鞣陽離子油 1%時間 30分鐘(22)鉻鞣鉻鞣液(按紅礬計)4%(鹼度40~42%),轉動2小時。
苯二甲酸鈉 0.5~1%(按苯酐計)轉動2小時)方解石 0.8~1% 轉動2小時加熱水 使液比達到1.5,內溫達到40~45℃
時間 總鞣製時間12~16小時廢液PH值 3.8~4.2收縮溫度 煮沸3分鐘不收縮(23)出鼓(24)搭碼以後工序按一般豬正面服裝革工藝操作。
注JFC助劑為上海助劑廠產品,是環氧乙烷和脂肪醇的縮合物。
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
書的內容限定,不具限於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
1.豬正面服裝革製造過程中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使用的浸灰膨脹液的組成是(A)硫氫化鈉 1~10g/l(B)JFC助劑 0.1~1%(C)石灰膏 5~15%
2.根據權利要求
1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浸灰膨脹液中後來加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鈉的加入量為1~6g/l。
3.根據權利要求
1或2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液化為1.8~3。
4.根據權利要求
3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原料皮為拔毛處理後的鮮豬皮。
5.根據權利要求
2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先加硫氫化鈉、JFC助劑,轉動一小時後,加石灰膏,再轉動一小時後,加氫氧化鈉繼續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
4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總的浸灰膨脹時間為16~20小時,其中轉動鼓的時間為4~8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
5的浸灰膨脹方法,其特徵在於總的浸灰膨脹時間為16~20小時,其中轉動鼓的時間為4~8小時。
專利摘要
硫氫化鈉在豬服裝革浸灰中的應用,目的在於(1)解決豬服裝革在浸灰中的均勻膨脹,提高成品革質量,使全張革粒面平服細緻,柔軟程度基本一致;(2)擴大高檔革的皮源;(3)提高選皮率,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因此,經過脫脂、拔毛後的裸皮,在硫氫化鈉——石灰——JFC溶液中浸泡。由於OH離子濃度低,纖維膨脹緩慢而均勻,能解決豬服裝革生產中「緊與松」的矛盾,達到上述目的。所以它是製造豬正面服裝革的最佳浸灰膨脹工藝。
文檔編號C14C1/06GK87102642SQ87102642
公開日1988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1987年4月1日
發明者李制熊, 陳珍林 申請人:李制熊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