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調溫器座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4:57:11
專利名稱:柴油機調溫器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柴油機用調溫器座。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柴油機調溫器的都是安裝在調溫器座上,同時需要由調溫器蓋組成一體構成大小循環,採用墊片連接,容易造成漏水問題。特別是柴油機左右兩排氣缸的冷卻水匯聚到調溫器處,如果採用管路連接結構,將使得管路布置更加複雜化,並且佔用空間大,影響其他零件的布置及整機的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調溫器座一種集大小循環通道,收集來自柴油機左右兩排冷卻液,滿足大流量的調溫器座成為現有技術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使得調溫器座結構緊湊簡化、布置方便的柴油機調溫器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柴油機調溫器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溫器座大循環通道出口、小循環通道出口分別與水箱管路和進入機體的冷卻水管路連接,所述調溫器座蓋板將左右兩排氣缸的冷卻水管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集成在調溫器蓋板上。所述蓋板與左右兩排氣缸的冷卻液管路用卡箍連接。調溫器座的第一基座有一個以上。與大循環通道出口採用卡箍連接,小循環通道出口採用O型圈密封。大循環通道出口布置在調溫器座中部,小循環通道出口布置在調溫器座的一側邊。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調溫器座總成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調溫器座總成俯視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調溫器座總成右視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調溫器座主視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調溫器座右視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調溫器座俯視示意圖。圖7為圖6的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I-圖7中,第一進水口(I)、第二進水口(2)、大循環通道出口(3)、小循環通道出口(4)、第一基座(5)、第二基座¢)、器座大循環通道(7)、器座小循環通道(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
的限制。參照圖I 圖7,該柴油機冷卻水路分配體包括所述調溫器總成的第一進水口
(I)、第二進水口(2)為冷卻液進口,此兩個口採用插管形式來連接,從第一進水口(I)、第二進水口(2)流到調溫器座第一基座(5),在調溫器開啟後經器座大循環通道(7),流向小循環通道出口(4),與發動機冷卻水箱相連;如果冷卻液未達到開啟溫度,流向調溫器做第二基座¢),經器座小循環通道(8)流向大循環通道出口(3);所述器座大循環通道(7)、器座小循環通道(8)經CFD優化分析調整直徑以及位置,確保流向機體左右冷卻水腔流量均勻。所述調溫器總成中冷卻液入第一進水口(I)、第二進水口(2)採用卡箍連接,易調整,安裝方便。大循環通道出口(3)布置在調溫器座中部方便與冷卻水箱連接。小循環通 道出口(4)布置在調溫器座一側,端面開有O型圈密封槽,密封可靠,能杜絕冷卻液洩漏。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從冷卻水管來之發動機左右兩排氣缸的冷卻液,如果冷卻液溫度達到調溫器開啟溫度,經過調溫器座的第一基座過調溫器後流向大循環通道。經大循環出口與水箱管路連接形成大循環。如果冷卻液未達到開啟溫度,冷卻液經調溫器座第二基座流向小循環通道,經小循環出口與發動機缸蓋連接。此調溫器座集合了多路水路,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管路,使整機布置非常緊湊,而且安裝方便,密封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柴油機調溫器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溫器座大循環通道出口(3)、小循環通道出口(4)分別與水箱管路和進入機體的冷卻水管路連接,所述調溫器座蓋板將左右兩排氣缸的冷卻水管第一進水口(I)、第二進水口(2)集成在調溫器蓋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機調溫器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與左右兩排氣缸的冷卻液管路用卡箍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機調溫器座,其特徵在於調溫器座的第一基座(5)有一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機調溫器座,其特徵在於與大循環通道出口(3)採用卡箍連接,小循環通道出口(4)採用O型圈密封。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機調溫器座,其特徵在於大循環通道出口(3)布置在 調溫器座中部,小循環通道出口(4)布置在調溫器座的一側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柴油機調溫器座。該柴油機用調溫器座本體,所述調溫器座本體上固定連接有調溫器蓋。其特點在於所述的調溫器座鑄造有大循環通道和小循環通道;所述調溫器座有三個安裝調溫器的基座,能滿足大排量柴油機大冷卻液流量的需求,所述調溫器蓋同時集成了左右兩排的冷卻水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調溫器座將大小循環通道同時鑄造為同一零件,減少了零件數目,減少了密封面,從而減少了冷卻液洩漏隱患;節溫器蓋與冷卻水管鑄造為同一零件,同時滿足左右兩排冷卻液管路,減少了零件,用卡箍能滿足密封要求,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F01P7/16GK202789078SQ20122050605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何龍, 盧祥林, 陶正勇, 韋平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