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0:37:37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鋰電池生產設備,具體是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
背景技術: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於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鋰電池長期沒有得到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並且是可以充電的。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產品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於鋰離子電池。由於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現在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鋰電池生產時需要用到球磨設備對原料進行球磨。
為此中國專利(授權公告:CN203108617U)公開了一種球磨裝置,雖說該裝置能是球磨效果更好,但是取料時還是需要將球磨裝置中的磨球取出,為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了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方固定設有滾筒,滾筒中部固定設有主轉軸,所述主轉軸前後兩側對稱固定設有三組加強筋,加強筋中部固定連接有濾網,所述濾網外端固定連接有螺旋濾網,螺旋濾網向右旋轉收縮,所述加強筋左側均固定有導板,所述導板向主轉軸所在方向傾斜,立柱後側固定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方固定設有電機,電機輸出端與主轉軸之間固定連接有皮帶。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滾筒上方固定設有進料口,滾筒下端固定設有出料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右側固定設有電機開關,電機開關下側固定設有急停按鈕。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濾網內端與導板平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鋰電池生產使用球磨後不需要過濾取出磨球,控制電機正反轉即可得到過濾好的產品,同時磨球採用向下衝擊的方式,球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的左視圖。
圖中:1-立柱、2-滾筒、3-進料口、4-出料口、5-主轉軸、6-電機開關、7-急停開關、8-濾網、9-螺旋濾網、10-導板、11-支撐架、12-電機、13-皮帶、14-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用於鋰電池生產的球磨裝置,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方固定設有滾筒2,滾筒2中部固定設有主轉軸5,所述主轉軸5前後兩側對稱固定設有三組加強筋14,加強筋14中部固定連接有濾網8,所述濾網8外端固定連接有螺旋濾網9,螺旋濾網9向右旋轉收縮,所述加強筋14左側均固定有導板10,所述導板10向主轉軸5所在方向傾斜,立柱1後側固定設有支撐架11,所述支撐架11上方固定設有電機12,電機12輸出端與主轉軸5之間固定連接有皮帶13,使用時打開電機12,電機12通過皮帶13傳動帶動主轉軸5轉動,主轉軸5帶動濾網8和螺旋濾網9轉動,當電機12正轉時,磨球在裝置內轉動,當濾網8旋轉至向下傾斜狀態時,磨球滾落,從導板10上掉落到原料上進行磨碎,磨好後反轉電機12,磨球也會從濾網8上掉落,但是經過導板9時就會從導板上倒到下側的濾網8上,然後會隨著螺旋濾網轉動逐漸轉運動至螺旋濾網9中心,此時打開出料口即可4取出磨好且過濾好的原料,省去再次過濾的煩惱。
所述滾筒2上方固定設有進料口3,滾筒2下端固定設有出料口4。
所述立柱1右側固定設有電機開關6,電機開關6下側固定設有急停按鈕7。
所述濾網8內端與導板10平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打開電機12,電機12通過皮帶13傳動帶動主轉軸5轉動,主轉軸5帶動濾網8和螺旋濾網9轉動,當電機12正轉時,磨球在裝置內轉動,當濾網8旋轉至向下傾斜狀態時,磨球滾落,從導板10上掉落到原料上進行磨碎,磨好後反轉電機12,磨球也會從濾網8上掉落,但是經過導板9時就會從導板上倒到下側的濾網8上,然後會隨著螺旋濾網轉動逐漸轉運動至螺旋濾網9中心,此時打開出料口即可4取出磨好且過濾好的原料,省去再次過濾的煩惱。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