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7 16:09:01 2
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包括:開設於鐵殼上的固定槽以及凸出設於本體外表面的固定塊,固定槽的左側邊的中間部位開設有一開口,使得左側邊形成一上彈臂和一下彈臂;固定塊包括一左部和位於左部左側的抵持部,左部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抵持部的大小和位置與所述開口相適配,與位於其上下部的本體外表面分別形成一用以卡持上彈臂的上卡持槽、一用以卡持下彈臂的下卡持槽。本實施例中鐵殼上形成兩彈臂,當本體裝入鐵殼時凸塊完全進入固定槽後彈臂會恢復到初始狀態,這樣大大減少了組裝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保證了固定塊的質量;由於彈臂抵持著固定塊的抵持部,可以保證鐵殼裝入本體後不會出現錯位,避免出現對接不良的現象。
【專利說明】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子行業市場,電連接器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業界中電連接器一般包括鐵殼、本體及端子,端子固持於本體提供的收容槽中,鐵殼與本體扣合。
[0003]通常,電連接器的鐵殼與本體的扣合方式如圖1所示:在鐵殼01上開設有一固定槽03,在本體02上對應位置設置一固定塊04,在組裝時需要將鐵殼01放置本體02上適當位置後,作用於鐵殼01使其內表面與固定塊04摩擦相對移動直至固定塊04進入固定槽03中,由於固定槽03未開口,所以這種扣合方式使得鐵殼01與本體02之間的摩擦力比較大,容易損壞本體02上的固定塊04,進而損壞電連接器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避免電連接器的鐵殼與本體組裝時因摩擦力過大而損壞本體。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包括:開設於鐵殼上的固定槽以及凸出設於本體外表面的固定塊,固定槽和固定塊的位置相對應,
[0007]所述固定槽的左側邊的中間部位開設有一開口,使得左側邊形成一上彈臂和一下彈臂;
[0008]所述固定塊包括一左部和位於左部左側的抵持部;所述左部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抵持部的大小和位置與所述開口相適配,與位於其上下部的本體外表面分別形成一用以卡持上彈臂的上卡持槽、一用以卡持下彈臂的下卡持槽。
[0009]其中,所述固定塊還包括一右部,右部具有用以與固定槽的槽內上表面相牴觸的頂面、與固定槽的槽內下表面相牴觸的底面、以及裸露於外的側面,側面為一斜面且該斜面的左側厚度大於右側厚度。
[0010]其中,所述左部和右部的頂面位於同一水平面、底面位於同一水平面。
[0011]其中,所述左部的厚度與右部的左端厚度相同。
[0012]其中,所述固定塊的抵持部、左部及右部一體製成。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I)本實施例中鐵殼上的固定槽的一側邊中間部位設有開口,使得鐵殼上形成了上下兩個彈臂,當本體裝入鐵殼時,凸塊的斜面先擠壓兩彈臂的內側面,使得彈臂朝外變形,因彈臂具有彈性,在凸塊完全進入固定槽後彈臂會恢復到初始狀態,這樣大大減少了組裝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保證了固定塊的質量,避免出現鐵殼組裝不良或者產品損壞的現象。
[0015]2)當固定塊完全收容在固定槽內時,彈臂不受力彈回初始狀態,此刻彈臂會抵制固定塊,防止其向後位移,由於彈臂抵持著固定塊的抵持部,因而可以保證鐵殼裝入本體後不會出現錯位,可以避免在使用過程中與對接連接器接觸時出現對接不良的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傳統的電連接器的扣合方式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將鐵殼與本體扣合過程一的狀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將鐵殼與本體扣合過程二的狀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將鐵殼與本體扣合過程三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1]請參閱圖2,本實施例中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包括:開設於鐵殼01上的固定槽13以及凸出設於本體02外表面的固定塊14,固定槽13和固定塊14的位置相對應。
[0022]固定槽13設於鐵殼01的邊緣,且其左側邊的中間位置開設有一開口 131,使得左側邊形成上彈臂132和下彈臂133。
[0023]固定塊14包括一體製成的左部141、右部142以及抵持部143。其中,右部142具有用以與固定槽13的槽內上表面相牴觸的頂面、與固定槽13的槽內下表面相牴觸的底面、以及裸露於外的側面,側面為一斜面且其左側的厚度大於右側的厚度。左部141為矩形,與右部相連成一體,與右部一同被收容在固定槽13內;抵持部143為矩形,其大小與開口 131大小相適配,位於左部141的左側,,與位於其上下部的本體外表面分別形成一上卡持槽1431和一下卡持槽1432,上卡持槽1431用以卡持上彈臂132,下卡持槽1432用以卡持下彈臂133。左部141和右部142的頂面位於同一水平面,底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且左部141的厚度與右部142的左端厚度相同。
[0024]本實施例中,鐵殼OI與本體02的組裝過程如圖2至圖4所示:當本體02裝入鐵殼01時,固定塊14的斜面先擠壓上彈臂132和下彈臂133的內側面,使得兩彈臂朝外變形,因彈臂具有彈性,所以在固定塊14完全收容在固定槽13內時,兩彈臂不受力彈回初始狀態,與此同時上彈臂132和下彈臂133共同抵制住抵持部143使得鐵殼01不能向後位移。
[0025]綜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既保證了本體的質量不受摩擦力的損壞,又可保證鐵殼裝入本體後部會出現錯位,避免使用時與對接連接器接觸時出現對接不良的現象。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包括:開設於鐵殼上的固定槽以及凸出設於本體外表面的固定塊,固定槽和固定塊的位置相對應,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槽的左側邊的中間部位開設有一開口,使得左側邊形成一上彈臂和一下彈臂; 所述固定塊包括一左部和位於左部左側的抵持部,所述左部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抵持部的大小和位置與所述開口相適配,與位於其上下部的本體外表面分別形成一用以卡持上彈臂的上卡持槽、一用以卡持下彈臂的下卡持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塊還包括一右部;該右部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具有用以與固定槽的槽內上表面相牴觸的頂面、與固定槽的槽內下表面相牴觸的底面、以及裸露於外的側面,側面為一斜面且該斜面的左側厚度大於右側厚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部和右部的頂面位於同一水平面、底面位於同一水平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部的厚度與右部的左端厚度相同。
5.如權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應用於電連接器的扣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塊的抵持部、左部及右部一體製成。
【文檔編號】H01R13/639GK203406471SQ20132035113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8日
【發明者】黃進躍 申請人: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