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無蓋原子筆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6:46:06 1
專利名稱:新型無蓋原子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無蓋原子筆,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作業、運輸部,印刷分部,書寫或繪圖器具;辦公用品大類,書寫或繪圖器具小類,原子筆大組,原子筆尖可以縮進的小組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主要由原子筆、彈簧I、卡銷、筆蓋、橡膠、彈簧II構成。它的原子筆、彈簧I、彈簧II由市場上選用。它的卡銷是如圖所示形狀,用塑料材料,經過塑造加工製造。它的筆蓋是筆蓋形狀,用塑料材料,經過塑造加工製造。它的橡膠是圓形中間十字開口形狀,用橡膠材料,經過剪切、切剖加工製造。
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卡銷卡套安裝在原子筆的外表面兩側位置,其內表面卡於原子筆的內表面,構成如圖所示形狀按動結構,功能是起固定筆蓋作用。筆蓋嵌套安裝在原子筆的筆頭位置,構成筆蓋形狀彈性結構,功能是起保護筆尖作用。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傘式充氣雨披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徵是彈簧II孔接一端安裝在原子筆的筆頭位置,另一端連接到筆蓋頂端內側,構成彈簧形狀彈性結構,功能是起彈性回復作用。橡膠粘接安裝在筆蓋的尖端開孔位置,構成小圓片形狀固定結構,功能是起閉氣、出口作用。彈簧I孔接連接於卡銷之間,並置於原子筆內腔,構成連體結構,功能是起復位作用。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的解決原子筆蓋易丟的技術問題的目的。
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原子筆蓋易丟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的和曾有的關於原子筆大組,原子筆尖可以縮進的小組的技術相比有二處優點和改進第一,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彈簧,所以更容易解決彈性回復的技術問題。
第二,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橡膠,所以更容易解決閉氣、出口技術問題。
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卡銷3卡套安裝在原子筆1的外表面兩側位置,其內表面卡於原子筆1的內表面,構成如圖所示形狀按動結構,功能是起固定筆蓋作用。筆蓋4嵌套安裝在原子筆1的筆頭位置,構成筆蓋形狀彈性結構,功能是起保護筆尖作用。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徵是彈簧II6孔接一端安裝在原子筆1的筆頭位置,另一端連接到筆蓋4頂端內側,構成彈簧形狀彈性結構,功能是起彈性回復作用。橡膠5粘接安裝在筆蓋4的尖端開孔位置,構成小圓片形狀固定結構,功能是起閉氣、出口作用。彈簧I2孔接連接於卡銷3之間,並置於原子筆內腔,構成連體結構,功能是起復位作用。
它的動態結構在實施的優選方式中,在使用中,當使用的時候,按動卡銷3,將筆蓋4向上推,根據力學原理,它的卡銷3前端的凸起部分通過筆蓋4上的缺口作用於筆蓋4,從而完成推出筆頭的任務。接下卡銷3使筆蓋4的缺口脫離卡銷3前端的凸起部分,從而完成收筆的任務。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的解決傳統原子筆蓋易丟的技術問題目的。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為材料,利用原子筆工廠的基本設備,採取小批成批生產,以供應社會各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無蓋原子筆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新型無蓋原子筆,它是由原子筆(1)、彈簧I(2)、卡銷(3)、筆蓋(4)、橡膠(5)、彈簧II(6)構成,在形狀、 構造上本實用新型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卡銷(3)卡套安裝在原子筆(1)的外表面兩側位置,其內表面卡於原子筆(1)的內表面,筆蓋(4)嵌套安裝在原子筆(1)的筆頭位置,本實用新型在形狀、構造上,區別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其特徵是彈簧II(6)孔接一端安裝在原子筆(1)的筆頭位置,另一端連接到筆蓋(4)頂端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蓋原子筆,其特徵是橡膠(5)粘接安裝在筆蓋(4)的尖端開孔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蓋原子筆,其特徵是彈簧I(2)孔接連接於卡銷(3)之間,並置於原子筆內腔。
專利摘要新型無蓋原子筆,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作業、運輸部,印刷分部,書寫或繪圖器具;辦公用品大類,書寫或繪圖器具小類,原子筆大組,原子筆尖可以縮進的小組技術領域。其目的是解決原子筆蓋易丟的技術問題,它主要由原子筆、彈簧I、卡銷、筆蓋、橡膠、彈簧II構成。其特徵是彈簧II孔接一端安裝在原子筆的筆頭位置,另一端連接到筆蓋頂端內側,橡膠粘接安裝在筆蓋的尖端開孔位置,彈簧I孔接連接於卡銷之間,並置於原子筆內腔,實現本方案的最佳方式是以塑塑料為材料,利用原子筆工廠的基本設備,採取批量生產,以供應社會各界的需求,實現新型無蓋原子筆的實用和經濟價值。
文檔編號B43K23/08GK2554008SQ0223731
公開日2003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25日
發明者周皓, 楊忠莉, 燕晶, 安鋼, 呂鐘鳴 申請人: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