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20:19:51 2
專利名稱: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電蒸籠使用時都是把蒸籠盤豎直放在接水盤上,食物盒再放在蒸籠盤內,對食物進行蒸煮,包裝時也是把蒸籠盤豎直放在接水盤上,外面再用泡沫,紙漿保護包裝,這樣一來包裝空間很大,包裝成本會明顯增加,產品成本也會明顯增加。
本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明顯減少包裝空間,減少包裝成本的電蒸籠,特別是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
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包括蒸籠盤、接水盤及其底座水盤,其特徵在於所述蒸籠盤帶有錐度。
多個蒸籠盤彼此帶有倒扣時相配合的錐度。
每一下層蒸籠盤於倒扣時置於上層蒸籠盤內,並一起倒置扣在接水盤和底座水盤上。
電蒸籠正常工作時,蒸籠盤3擺放在接水盤4上,再把食物盒2放在蒸籠盤3內,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
包裝時,食物盒2倒置擺放在接水盤內,蒸籠盤3倒置擺放在食物盒2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
多層電蒸籠包裝時,先把下蒸籠盤2擺放在上蒸籠盤8內,再把蒸籠盤一起倒置擺放在食物盒2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
由於實用新型選擇了上述方案,從而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時只需把蒸籠盤豎直放在接水盤上,食物盒再放在蒸籠盤內對食物進行蒸煮,同傳統電蒸籠的方法。包裝時,再把設計為一定錐度的蒸籠盤倒置過來,反扣在接水盤上,假若為多層電蒸籠時,先把設計為一定錐度的下層蒸籠盤放到設計為一定錐度的上蒸籠盤內,再把蒸籠盤倒置過來,反扣在接水盤上。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能明顯減少包裝空間,減少包裝成本,因而成本較低。
圖1為電蒸籠正常工作時的擺放狀態示意圖。
圖2為電蒸籠包裝時的擺放狀態示意圖。
圖3為多層電蒸籠正常工作時的擺放狀態示意圖。
圖4為多層電蒸籠包裝時的擺放狀態示意圖。
圖中1,蒸籠蓋2,食物盒3,蒸籠盤(下),4,接水盤,5,底座水盤,6,底座蓋,7,控制旋鈕,8,蒸籠盤(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包括蒸籠盤、接水盤及其底座水盤,其特徵在於所述蒸籠盤帶有錐度。
多個蒸籠盤彼此帶有倒扣時相配合的錐度。
每一下層蒸籠盤於倒扣時置於上層蒸籠盤內,並一起倒置扣在接水盤和底座水盤上。
電蒸籠正常工作時,先把蒸籠盤3擺放在接水盤4上,再把食物盒2放在蒸籠盤3內,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打開電蒸籠的控制旋鈕7,電蒸籠就能正常工作。
包裝時,先把食物盒2倒置擺放在接水盤內,再把蒸籠盤3倒置擺放在食物盒2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最後把此裝置連同保護的泡沫,紙漿等一起裝到紙箱中,這樣一來能明顯減少包裝空間,減少包裝成本,因而成本較低。如圖3、圖4所示多層電蒸籠包裝時,先把下蒸籠盤2擺放在上蒸籠盤8內,再把蒸籠盤一起倒置擺放在食物盒2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最後把此裝置連同保護的泡沫,紙漿等一起裝到紙箱中。
權利要求1.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包括蒸籠盤、接水盤及其底座水盤,其特徵在於所述蒸籠盤帶有錐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其特徵在於多個蒸籠盤彼此帶有倒扣時相配合的錐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其特徵在於每一下層蒸籠盤於倒扣時置於上層蒸籠盤內,並一起倒置扣在接水盤和底座水盤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其特徵在於電蒸籠正常工作時,蒸籠盤擺放在接水盤上,食物盒放在蒸籠盤內,蒸籠蓋扣在食物盒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其特徵在於包裝時,食物盒倒置擺放在接水盤內,蒸籠盤倒置擺放在食物盒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其特徵在於多層電蒸籠包裝時,下蒸籠盤擺放在上蒸籠盤內,蒸籠盤一起倒置擺放在食物盒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倒置包裝的電蒸籠,包括蒸籠盤、接水盤及其底座水盤,其特徵在於所述蒸籠盤帶有錐度。多個蒸籠盤彼此帶有倒扣時相配合的錐度。每一下層蒸籠盤於倒扣時置於上層蒸籠盤內,並一起倒置扣在接水盤和底座水盤上。電蒸籠正常工作時,蒸籠盤3擺放在接水盤4上,再把食物盒2放在蒸籠盤3內,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包裝時,食物盒2倒置擺放在接水盤內,蒸籠盤3倒置擺放在食物盒2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多層電蒸籠包裝時,先把下蒸籠盤2擺放在上蒸籠盤8內,再把蒸籠盤一起倒置擺放在食物盒2上,蒸籠蓋扣在食物盒2上。由於實用新型選擇了上述方案,從而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能明顯減少包裝空間,減少包裝成本,因而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A47J27/04GK2810428SQ20052006053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2日
發明者王冬雷 申請人:王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