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限位檢波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0:33:21 1
專利名稱:柔性限位檢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地球物理勘探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於人工地震勘探過程中的柔性限位檢波器。
背景技術:
地震檢波器是一種是使用環境惡劣、使用條件差,用量極大又要求一致性很高的振動傳感器。為了保證檢波器的使用壽命,在設計上均對線圈系的軸向活動範圍加以限制即稱之為限位,目前的地震檢波器在限位結構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上下蓋和線圈系統的上下沿構成的外限位形式;另一種是在線圈架的裡面設計一個凸臺,這個凸臺被磁系統上的軛鐵上下限制構成的內限位形式。當需要較大的磁鋼截面積時,就只能選擇外限位形式。在這兩種限位結構形式中,線圈系統與限位點為硬接觸,當檢波器受到劇烈碰撞衝擊時,極易造成線圈系統的損壞而是檢波器報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柔性限位檢波器,可以有效的解決現檢波器產品在惡劣環境下受到劇烈碰撞衝擊時所造成的線圈系統損壞導致檢波器報廢問題,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可靠,具有實用型。
柔性限位地震檢波器,由上蓋、上限位簧片、彈簧片、線圈、組磁、外殼、下限位簧片和下蓋構成。組磁和外殼形成均勻而且穩定的環形磁場,彈簧片將線圈懸掛在磁場中,使線圈可沿軸線方向運動,上限位彈簧片和下限位彈簧片可將線圈的軸線運動限制在涉及的範圍內,當檢波器受到劇烈衝擊時,上下限位簧片的柔性可將部分撞擊能量吸收,使檢波器內部結構得到保護而提高使用壽命。
上、下限位彈簧片為非導磁的彈性金屬材料製成,它的形狀為一圓環薄片,可以在圓環的外沿開槽,也可以在圓環的中部作出其它的形狀,用於調整上、下限位簧片的彈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基本不改變地震檢波器結構的基礎上顯著提高了該地震檢波器的可靠性,尤其是在高寒地區地震檢波器的使用壽命。此外,柔性限位檢波器可在現具備的生產線條件下即可投入大批量生產,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附圖2~附圖4為上、下限位簧片的各種形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包括上蓋1、上限位簧片2、彈簧片3、線圈4、組磁5、外殼6、彈簧片7、下蓋8,上蓋1、外殼6、下蓋8依次連接,上蓋1、下蓋8和外殼6將地震檢波器封閉成形,外殼6的中部裝有組磁5,組磁5的外面套有線圈4,線圈4的兩端分別裝有彈簧片3、彈簧片7,通過分步注塑方式,在上蓋1上鑲嵌入上限位簧片2,同樣方式在下蓋8上鑲嵌入下限位簧片7。
如附圖2~4所示,上限位簧片2、下限位簧片7形狀為一圓環形薄片,可以在圓環形的外沿開槽,也可以在圓環形的中部作出諸如圖3、圖4的圖形。
上限位簧片2、下限位簧片7其外徑尺寸小於外殼9的內徑,並且不接觸到外殼。
上限位簧片2其簧片的外沿的活動端與上蓋1、下限位簧片7其簧片的外沿的活動端與下蓋8之間的間隙大於0.4mm。
上限位簧片2和下限位簧片7構成該地震檢波器線圈系統4的上下限位,當劇烈的振動發生時,上下限位簧片的柔性可將部分撞擊能量吸收,使地震檢波器內部的線圈4得到保護而提高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柔性限位檢波器,包括上蓋(1)、上限位簧片(2)、彈簧片(3)、線圈(4)、組磁(5)、外殼(6)、下限位簧片(7)、下蓋(8),上蓋(1)、外殼(6)、下蓋(8)依次連接,上蓋(1)、下蓋(8)和外殼(6)將地震檢波器封閉成形,其特徵在於外殼(6)的中部裝有組磁(5),組磁(5)的外面套有線圈(4),線圈(4)的兩端分別裝有彈簧片(3)、彈簧片(7),在上蓋(1)上鑲嵌入上限位簧片(2),在下蓋(8)上鑲嵌入下限位簧片(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柔性限位檢波器,其特徵在於上限位簧片(2)、下限位簧片(7)的形狀為一圓環形薄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柔性限位檢波器,其特徵在於上限位簧片(2)、下限位簧片(7)在圓環形的外沿開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柔性限位檢波器,其特徵在於上限位簧片(2)、下限位簧片(7)其外徑尺寸小於外殼(9)的內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柔性限位檢波器,其特徵在於上限位簧片(2)其簧片的外沿的活動端與上蓋(1)之間的間隙大於0.4mm,下限位簧片(7)其簧片的外沿的活動端與下蓋(8)之間的間隙大於0.4mm。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人工地震勘探過程中的柔性限位檢波器,包括上限位簧片(2)、彈簧片(3)、線圈(4)、組磁(5)下限位簧片(7),外殼(6)的中部裝有組磁(5),組磁(5)的外面套有線圈(4),線圈(4)的兩端分別裝有彈簧片(3)、彈簧片(7),在上蓋(1)上鑲嵌入上限位簧片(2),在下蓋(8)上鑲嵌入下限位簧片(7),在基本不改變地震檢波器結構的基礎上顯著提高了該地震檢波器的可靠性,尤其是在高寒地區地震檢波器的使用壽命。此外,柔性限位檢波器可在現具備的生產線條件下即可投入大批量生產,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G01V1/16GK2924555SQ20062012255
公開日2007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1日
發明者宋加恩, 韓曉波, 馬延芒, 馬芳, 於正杰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