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高考議論文的小技巧

2023-07-03 07:38:58 2

  【策略解讀】

  1.掌握議論的結構方式,做到結構完整。結構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貫,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結構方式一般有總分式、並列式、遞進式、對照式、啟感式。其中啟感式的寫法是考場議論文常見結構方式。「啟」是指啟示類,「感」是指感想類。共同特點是先敘材料,再發感想。這種寫法一般由「引」「議」「聯」「結」四步構成。

  2.學會分解分論點。

  ①並列法。即對中心論點進行條分縷析,分解出幾個分論點,以顯示思維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來》可以分解為這三個分論點:①苦可以激發進取心;②苦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③苦可以培養創造精神。

  ②層進法。即對事理作縱深剖析,以顯示思維的深刻性。如《在困難面前》可以分解成這樣的幾個分論點:①要承認困難,因為困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②要不怕困難,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難,千方百計地戰勝困難,這三個分論點就呈遞進關係。

  ③對照法。即將事理分解成正反兩個方面,以顯示思維的鮮明性。如《學貴多問》可以分解成這兩個分論點:①多問可以相互參照,便於釋疑;②孤陋寡聞導致學業荒廢。

  3.要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並切合題意。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考生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如李時珍、愛迪生、史鐵生、中國女排,變換著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說理,使閱卷老師在閱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考生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繫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增強說理的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4.處理好「事」與「理」的關係。寫作議論文,既要擺出事實論據,又要有必要的理論論據,如何正確的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是文章寫作成敗的關鍵。就同學們的寫作實踐看,許多同學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實論據而輕理論論據,兩者沒有有機的結合。反觀成功之作,二者總是相輔相成的。另外,寫議論文還要注意對事例進行分析,將「事」與「理」有機結合起來,決不能「以擺代論」。

  【例文解剖】話題:材與非材(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題)

  有用者,即是「材」

  同樣的一根怪狀樹根,木匠認為它一無是處,棄之一旁;雕塑家卻視為至寶並加以雕刻,成為藝術品。大相逕庭的結果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什麼才是真正的「材」?衡量「材」與「非材」的標準又是什麼?我認為:有用者,即是「材」。「有用」是衡量「材」的標準。

  對於人,同樣如此。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有才之人,但每個人都在一個特定的領域中能夠發揮他的作用。何謂人才?有用的人就是人才。喜劇演員潘長江有一句話講得好:「個子小怎麼了?濃縮的都是精華,小有小用,大有大用唄!」不錯,實際正是如此,在舞臺上需要潘長江這類搞笑丑角而不需要姚明那樣的九尺男兒。可以這樣講,舞臺上的潘長江要比姚明有用,而球場上的姚明卻要比潘長江有用,這也正是「笑星」與「球星」的區別。

  商業巨子宗慶後說得好:「有用的人為我所用,有用的人各施其用,那企業就活了。」也正是這句話成為「娃哈哈集團」的用人標準。宗慶後的「娃哈哈集團」是第一個在全國推行「只看本事,不看學歷」的用人標準的公司。的確,作為一個明智的決策者,作為一個精幹的領導者應該做到「唯才是用」。

  古往今來,善於用人的例子不勝枚舉。曹操曾不顧關羽為敵邦之將而施以厚恩。對於謀士們的反對,曹操坦言:「虎勇之將,仁義之將,關雲長有大用矣。」華容道解圍證明了這一點。信陵君曾不顧侯公身份低微而屈身與其交遊並以禮相待,他的理由很簡單——「侯公,有用。」果然,不久之後的「面北自刎向我主」印證了這一切。

  有用,即是「材」;有用者,即是「人才」。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清晰化,判斷「材與非材」的標準應該走向專業化。與其「樣樣通」不如「一樣精」。一個人在自己特定的發展空間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創造出了社會價值,那麼他一定是有用的,那麼他一定是位專業人才。

  朋友,請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請相信自己就是晴空中美麗彩虹上的一條色柱,縱然你只會現出一種色彩,但你是有用的,彩虹因你而美麗。

  有用者,即是「材」。願我們都成為一個有用之人,服務社會,造福社會!

  解剖:本文符合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思路與結構。首先考生能夠準確把握命題的立意,提出自己的觀點:「有用者,即是『材』。『有用』是衡量『材』的標準。」其次全文在緊緊圍繞論點進行論述的過程中,結構嚴謹,層次清晰,從今到古,從道理到事例,有條不紊透析事理,最後,作者聯繫當今社會生活,歸納出「一個人在自己特定的發展空間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創造出了社會價值,那麼他一定是有用的,那麼他一定是位專業人才」,呼應了前文,進一步深化了主旨。再次,文章所用到的材料,既典型,又貼切;既熟知,又新鮮。

  【精題解析】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很久以前有一位商人,帶著兩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區,那裡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還有味道這麼好的東西,因此他們用當地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精明的商人,臨別的時候還送給他兩袋金子作為酬謝。

  另一位商人聽說這件事後,不禁為之心動,他想:「大蔥的味道不是也很好麼!」於是,他就帶著滿滿的兩袋大蔥來到了那個地方。那裡的人同樣也沒有見過大蔥,他們覺得大蔥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

  當地人更加盛情款待了這個商人,在為商人送行的時候,這裡的人一致認為,用金子遠不能表達他們對遠道而來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商討,決定贈給這位朋友他們最喜愛的東西——兩袋大蒜。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解析:兩袋大蒜在某些人的心理竟然比黃金重要,可是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心裡的價值往往是不一樣的,在端正自己態度的同時,多去考慮別人的需要與想法,是得到成功的必要條件。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