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8:57:16
專利名稱:一種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屬於農 業種植技術領域。在豆科植物接種根瘤菌、其它植物接種相應的微生 物菌種(如菌根真菌等)、單純的植物培養等研究領域中應用非常廣泛。
技術背景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固氮體系是生物固氮體系中最重要也是固 氮量最大的體系。而豆科植物必須與適宜的根瘤菌匹配才能發揮最大 的固氮效果,因此在實驗室內必須先做一些根瘤菌接種豆科植物的匹 配篩選工作,然後再做田間試驗。在實驗室內做根瘤菌接種豆科植物接種試驗時,經常用到的實驗裝置是Leonard於1943年發明的一個系統,該系統的外面是一個瓶子, 作為容器使用,裡面放置適量的水或低氮營養液,在該外容器的瓶口 套一個塑料杯子,杯子內放置蛭石或土壤,並有一根棉線起燈芯的作 用從外容器內吸收水或營養液供植物生長需要。Leonard系統可放置在光溫可控的培養箱內使用,或放在室驗室內, 靠自然光照系統。對於沒有溫控培養箱,且環境溫度過高的情況下, Leonard系統內因為溫度過高而對根瘤菌在植物上的結瘤不利,因而它 的使用受到了局限。為此,Dahiya和Khurana於1981年改進了此系統, 新的系統稱作"致冷瓶系統"。該"致冷瓶系統"將瓶口....匕套的塑料杯 子換成了一個大肚瓷器,這樣可以起到散熱的作用。該裝置可在印度 國家的夏天(溫度達45-47。C)時使用,使用該裝置後瓷器內的溫度只有34°C,正好滿足根瘤菌接種豆科植物時的溫度需要。無論是Leonard系統還是"致冷瓶系統",兩者都是將植物和種植 植物的蛭石或土壤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真菌的汙 染,結果會導致真菌將豆科植物殺死或與植物爭奪營養,最終使植物 死亡。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 以解決根瘤菌接種豆科植物時會被環境中的真菌等其它雜菌汙染的問 題。該系統還可用於其他作物的接種、植物培養等。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包括:裝有水或營養液的 玻璃瓶,裝有蛭石或土壤、帶有棉芯的容器,其特徵在於,該容器通 過一個支架設置在該玻璃瓶內,該玻璃瓶口用過濾膜包紮;在該容器上設有提升機構。上述的植物接種系統中,所述的提升機構為一端固定在所述容器 上,另一端從玻璃瓶口伸出的繩索。上述的植物接種系統中,所述的支架為一個截短的移液器槍頭,所 述的容器為塑料離心瓶。本實用新型對Leonard系統進行改進後,在植物生長時期內因為有 空氣過濾系統,因此植物不會被環境中的真菌等雜菌汙染,從而確保 植物能正常生長。本實用新型有自動供水系統,在外面的玻璃瓶內加 入可滿足植物生長期需要的適量水分,這樣植物生長季便不需另外再 補充水分,從而減少了工作量。本實用新型的防撞擊系統可以防止裝 有蛭石的容器(塑料管)從玻璃瓶口落下時對玻璃瓶造成撞擊破壞。 另外由於植物生長在玻璃瓶內部,溫度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還起到增溫或保溫的作用。此裝置可反覆多次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減少了 Leonard系統中需經常更換一次塑料套杯而造成的費用消耗和塑料製品對環境的汙染。
圖1為本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1為水或營養液,2為棉芯,3為支架,4為提升機構, 5為容器,6為蛭石,它也可以是土壤或其它的載體,7為種植的植物, 8為玻璃瓶,其內裝有水或營養液,9為皮筋,起包紮過濾膜的作用, 10為包紮在玻璃瓶口上的過濾膜,起到過濾空氣的作用。由圖1可知,玻璃瓶8內是一套植物生長及自動供水系統,它由一 個容器、-一個支架和一個棉芯組成。在本實施例中,容器5是一個塑 料管,支架3為一個截短的移液器槍頭,提升機構4為一根棉質細繩 索,它一端拴在塑料離心管的邊緣,另一端由玻璃瓶內延伸到瓶外, 作用是將塑料管由玻璃瓶底部拉到瓶口 ,以方便種植植物和接種根瘤 菌、菌根真菌等微生物;塑料管內裝適量的蛭石或土壤或其他載體, 玻璃瓶內加入適量的無菌水或低氮營養液。移液器槍頭和棉芯兩者兼 起防撞擊的作用。為克服現有技術中雜菌汙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改進了 Leonard 系統,並利用實驗室常規的實驗材料製成了本防真菌汙染植物接種系 統。使用該系統在單純的植物培養、豆科植物接種根瘤菌、植物接種 菌根等時可有效防止真菌等外源雜菌的汙染。同時該系統具備自動供 水功能,空氣過濾功能,增(保)溫功能、防撞擊功能,是實驗室內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時的一種有效的防雜菌汙染裝置。本 實用新型在單純的植物培養、根瘤菌接種豆科植物、菌根真菌接種植 物等試驗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實際操作中,先在塑料管內裝入適量拌有低氮營養液的蛭石或土 壤,玻璃瓶內裝入適量低氮營養液或無菌水後,按照圖1進行組裝、包紮。然後將整個系統放入滅菌鍋內滅菌3次,間隔24小時,每次121 °C, 15磅,l個小時。滅菌後冷卻備用。在超淨工作檯內,取下過濾膜。拉動棉質細繩索,使塑料管管口與 玻璃瓶瓶口平齊。將發過芽的種子以無菌操作的方式種到塑料管內, 接種適量的液體根瘤菌菌劑或供試的其它微生物菌種後(單純的植物 培養時則略去此接種微生物菌種的步驟),小心將塑料管落入玻璃瓶底 部。將過濾膜包紮後即可放入室內或光溫可控培養箱內進行培養。最後還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 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包括裝有水或營養液的玻璃瓶,裝有蛭石或土壤、帶有棉芯的容器,其特徵在於,該容器通過一個支架設置在該玻璃瓶內,該玻璃瓶口用過濾膜包紮;在該容器上設有提升機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提升機構為一端固定在所述容器上,另一端從玻 璃瓶口伸出的繩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養及植物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架為一個截短的移液器槍頭,所述的容器為塑 料離心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培養及接種微生物菌種系統,屬於農業種植技術領域。技術方案包括裝有水或營養液的玻璃瓶(8),裝有蛭石或土壤(6)、帶有棉芯的容器(5),其特徵在於,該容器(5)通過一個支架(3)設置在該玻璃瓶(8)內,該玻璃瓶(8)的瓶口用過濾膜(10)包紮;在該容器上設有提升機構(4)。本實用新型可防止真菌等雜菌汙染,從而確保植物能正常生長。本裝置可反覆多次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減少了Leonard系統中需經常更換一次塑料套杯而造成的費用消耗和塑料製品對環境的汙染。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1088040SQ20072017350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30日
發明者關素華, 賈瑞宗, 趙春田, 陳文峰, 陳文新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