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缸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3:18:21 2
專利名稱:一種雙缸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缸發動機,屬汽車用發動機技術領域。
目前的汽車發動機,尤其是往復活塞式發動機,其採用活塞完成吸氣過程、壓縮過程,爆燃後推動活塞膨脹作功,活塞連杆機構本身就造成了作功損失,而且曲軸本身的輸出扭矩相對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即一種新型雙缸發動機,以期減少作功損失,並使發動機本身的輸出扭矩相對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採用往復活塞式發動機的結構,而對曲柄連杆機構、配氣機構加以改進,使活塞完成吸氣過程、壓縮過程後,膨脹作功過程為雙缸部分的燃燒室內的爆燃氣分別通過燃燒室排氣道驅動固定於曲軸上的兩個轉輪轉動,並分別有凸輪機構控制爆燃氣驅動轉輪的配氣,雙缸部分的結構完全相同,左右對稱。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圖。
圖2是
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
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本實用新型僅對現有往復活塞式雙缸發動機的曲柄連杆機構和配氣機構加以改進,從而改變活塞膨脹作功的形式。簡單地說,對於曲柄連杆機構中的活塞連杆組及曲軸24仍採用現有技術,具體地說,它包括活塞往復式發動機中的機體23、缸蓋30、曲軸24、1缸部分的活塞連杆組、缸體32、燃燒室5、頂置式氣門,以及2缸部分的活塞連杆組、缸體31、燃燒室11、頂置式氣門等,它的改進是,它還包括有固定於曲軸23上的轉輪3、20、燃燒室5、11一側的燃燒室排氣道4、12,以及1缸部分和2缸部分的凸輪機構,使膨脹作功改為1缸和2缸部分的燃燒室5、11內的爆燃氣分別通過燃燒室排氣道4、12驅動固定於曲軸24上的轉輪3、20轉動,並分別有凸輪機構控制爆燃氣驅動轉輪3、20的配氣。具體詳述為,在2缸部分,採用頂置式氣門,但省去現有技術中的搖臂機構,即在喇叭形進氣門7上套有拉伸彈簧8,在錐頭排氣門9上套有壓縮彈簧10,使活塞6向下止點運動時,進氣門7打開,排氣門9關閉;活塞6向上止點運動時,進氣門7關閉,排氣門9打開,這樣,2缸內的空氣被壓縮入燃燒室11。燃燒室11可採用橢圓形燃燒室,燃燒室11內的爆燃氣通過燃燒室排氣道12驅動固定於曲軸24上的轉輪20轉動,並有凸輪機構控制爆燃氣驅動轉輪20的配氣。
在2缸部分,靠近機體23內壁的曲軸24上固定有轉輪20,省去現有技術中的飛輪,轉輪20與飛輪的直徑、質量可以大致相同。改變現有技術的凸輪配氣結構,所說的凸輪機構由固定於曲柄22外側與轉輪20之間的凸輪21和配氣推片15組成,配氣推片15為從動件,其一端為滾子頭29,可沿凸輪21運動,另一端上開有通氣孔14,並伸於燃燒室排氣道12中,配氣推片15上下移動,使通氣孔14與燃燒室排氣道12通、閉,從而實現配氣。為保證配氣推片15正常工作,可在其頂部壓有彈簧13。
在2缸部分,轉輪20外輪廓與機體23內壁組成了一個封閉的環形氣流腔28,氣流腔28通過配氣推片15與燃燒室排氣道12相通,使爆燃氣能驅動一個伸於氣流腔28的凸輪杆19,帶動轉輪20轉動。
在2缸部分,將曲軸24軸端的機體23內壁開設成凸輪軌跡26,與之配合的「T」形凸輪杆19,其伸於氣流腔28內的一端為葉片18,另一端為滾子頭27,沿凸輪軌跡26運動,凸輪杆19為主動件,由爆燃氣驅動。氣流腔28內固定有阻擋爆燃氣反作用力的擋塊17,擋塊17與凸輪軌跡26匹配,並在其一端開有進氣孔16,在另一端的機體23上開有排氣口25,使爆燃氣通過進氣孔16驅動葉片18,直至將氣流腔28內的廢氣通過排氣口25排出後,又能回至進氣孔16處。
沿OO′結構中心線,右部2缸部分的結構與左部1缸部分的所有結構、形狀完全相同,且左右對稱,其工作原理也完全相同,在1缸部分,同樣是燃燒室5內的爆燃氣通過燃燒室排氣道4驅動固定於曲軸24上的轉輪3轉動,並有凸輪機構控制爆燃氣驅動轉輪3的配氣。
本實用新型仍採用活塞完成吸氣過程、壓縮過程,將活塞膨脹作功改變為驅動轉輪作功,無疑,使曲軸本身的輸出扭矩相對較高,又可避免活塞連杆機構的作功損失,為現有往復活塞式雙缸發動機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權利要求1.一種雙缸發動機,它包括活塞往復式發動機中的機體(23)、缸蓋(30)、曲軸(24)、1缸部分的活塞連杆組、缸體(32)、燃燒室(5)、頂置式氣門,以及2缸部分的活塞連杆組、缸體(31)、燃燒室(11)、頂置式氣門,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有固定於曲軸(23)上的轉輪(3、20)、燃燒室(5、11)一側的燃燒室排氣道(4、12),以及1缸部分和2缸部分的凸輪機構,1缸部分和2缸部分的結構相同,左右對稱,其中,1缸和2缸部分的燃燒室(5、11)內的爆燃氣分別通過燃燒室排氣道(4、12)驅動固定於曲軸(24)上的轉輪(3、20)轉動,並分別有凸輪機構控制爆燃氣驅動轉輪(3、20)的配氣,2缸部分的凸輪機構由固定於曲柄(22)外側的凸輪(21)和配氣推片(15)組成,配氣推片(15)一端沿凸輪(21)運動,另一端有通氣孔(14),並伸於燃燒室排氣道(12)中,通過通氣孔(14)與燃燒室排氣道(12)的通、閉實現配氣,1缸部分的凸輪機構與所述2缸部分的凸輪機構完全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缸發動機,其特徵在於在1、2缸部分由轉輪(3、20)與機體(23)分別組成了封閉的氣流腔(28),氣流腔(28)分別與燃燒室排氣道(4、12)相通,爆燃氣驅動伸於氣流腔(28)的凸輪杆(19),帶動轉輪(3、20)轉動,並且,曲軸(24)軸端的機體(23)內壁為凸輪軌跡(26),凸輪杆(19)伸於氣流腔(28)的一端為葉片(18),另一端沿凸輪軌跡(26)運動,氣流腔(28)內固定有擋塊(17),擋塊(17)一端有進氣孔(16),另一端的機體(23)上有排氣口(2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雙缸發動機。它對往復活塞式發動機中的曲柄連杆機構、配氣機構加以改進,具體結構包括現有發動機中的機體、缸蓋、曲軸、活塞連杆組、燃燒室、氣門等,它的改進是,還包括有固定於曲軸上的轉輪、燃燒室一側的燃燒室排氣道、凸輪機構,使燃燒室內的爆燃氣通過燃燒室排氣道驅動轉輪轉動,凸輪機構控制爆燃氣驅動轉輪的配氣。本實用新型避免了活塞連杆機構的作功損失,而且使曲軸本身的輸出扭矩相對較高。
文檔編號F02B75/00GK2150342SQ9220457
公開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2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1992年3月10日
發明者王增善 申請人:王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