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底氣議論文800字
2023-07-02 14:52:55 3
【範例1】
「自己身子正,有底氣,辦起事來才硬氣。」一位領導如是說。
這位領導的體會,道出了領導工作中一個「底氣」與「硬氣」的辯證法,很值得我們思考。
這裡所說的「底氣」,就是指人的思想政治素質,是指一名領導幹部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勤政、廉政的良好風氣;「硬氣」,就更好理解了,那是一種不信鬼、不怕邪,堅持原則、剛直不阿的堂堂正氣。
十分明顯,這「底氣」是「硬氣」的前提和條件,「硬氣」是「底氣」的表現和反映。可以說,沒有「底氣」就沒有「硬氣」,抑或說就不能「硬氣」。即使強作「硬氣」狀,也很難服人,很可能是「臺上講人家,臺下人講他」,這正是「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現實生活中,該有多少缺乏「底氣」的領導們想「硬氣」而「硬氣」不起來!
領導幹部必須「硬氣」,必須堅持原則,剛直不阿,這既是黨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也是當好領導、做好領導工作的「本錢」。大量實踐說明,沒有「底氣」就不能「硬氣」,不能勤政、廉政,想堅持原則、剛直不阿,能做到嗎?答案是兩個字:很難。這還倒是從工作角度看。若從黨的幹部健康成長說,缺乏「底氣」,不僅不能「硬氣」,還極有可能成為「有縫的蛋」,被一些心懷叵測之人「盯」住而食之,成為腐敗分子。「底氣」之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底氣」所反映的內涵是主觀世界,是自己;「硬氣」所影響的對象則是客觀世界,是他人。一個人有沒有「底氣」、「底氣」足不足,能不能不怕邪、不信鬼,在他人面前剛直不阿,取決於這個人的主觀世界改造得如何。最近,胡錦濤同志一再要求黨員領導幹部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改造好主觀世界。這既是針砭時弊的警世之言,又是從根本上對黨的幹部的關心與愛護。欲增強「底氣」者,都應該銘記胡錦濤同志的忠告,在改造主觀世界上下功夫。
一個人身體上素質上的「底氣」不是天生的,是靠後天一點一點練就的;思想素質中的「底氣」也不是從來就有的,是靠一件小事一件小事修養而成的。因此,想要「底氣」足,請自細事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莫以善小而不為」,這都是千古明訓。我們當銘記在心。
【範例2】
轉眼之間,我已站在了高三的跑道上。面對突如其來的高考,我們不能畏懼,我們需要的是三年知識積累所蘊含的底氣。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這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吶喊。
有了底氣,我們才能夠正視生活的挫折。三毛,這個曾經讓人為之狂熱的名字,撼動了多少年輕的生命。她與愛人在撒哈拉大沙漠完婚,定居,過著幸福的生活。可當生活的災難來臨時,面對著愛人的離去,三毛並未就此墮落,而是用絕美的詩歌與柔情的文字述說她對愛人的不舍與對撒哈拉大沙漠無限的敬意,開創出一條嶄新的文學之路——流浪文學。
是什麼讓一個單薄到讓人心疼的女子堅強地面對苦難,吟誦出靈魂的詩篇,毫無疑問,底氣使然。在底氣背後,是千百年來千姿百態的坎坷生命,卻創造出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民族狀景。
終於明白,底氣不僅是基本的信心和力量,更是偉大的民族流淌的血液,是數千百年來雕琢積澱的文化底蘊。
忽而思及孔尚任的《桃花扇》,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想到了古都金陵,秦淮河畔悽豔哀絕的身影……都是偉大民族歷久彌新的文化底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緊跟著劉禹錫《烏衣巷》的韻腳,想到了寬帽高履的烏衣士族沿著先人踏過的青石板緩慢踱入,恍若隔世。
站在文德橋上,橋下樓榭櫛比,舟影、樓影、人影交相輝映。站在王謝故居的門前,看歷史滄桑,雕琢出讓人為之肅然的文化底氣。謝安以淝水之戰名聲大振,而二王的書法則光照千秋,成為流傳後世臨摹的傳世之作,看王右軍的《蘭亭》,其子獻之的《春秋》,翰香襲人,流韻悠長。
謝安的一戰成名必是底氣使然,而二王書法中蘊含的底氣也必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吶喊。
底氣是實力的象徵,也是一個人內心世界最真實的寫照。
沒有底氣,王勃何以吟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而「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亦是王勃對自我底氣最充分的認定。
沒有底氣,譚嗣同何以吟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將儈子手手中的刀驚落於地呢?!
有了底氣,生命將不再暗淡,而高三所剩的路也將雲淡風清。似乎那麼一瞬間,習題,測驗,老師的諄諄教誨乃至曾經設想的恐懼都已成了弦外之音,都因有了底氣而消散,陽光中斑斑駁駁的儘是年輕人匆忙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