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個地方此生必去(去過二十多次還想去)
2023-07-02 06:52:15 1
如果一個地方去了還想去,這個地方一定非同尋常了。
如果一個地方去過了二十多次仍然還想去,那一定是愛上這個地方了。
穎之遊歷寧波山水,去過二十多次的地方共有四個:晴江岸、中村、茅鑊和交坑。
晴江岸,位於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晴江村,從四明深處逶迤而來的潺潺樟溪水,匯聚龍觀鄉方向的溪水,水量越來越大,溪面越來越寬闊。
溪水迂迴婉轉,流經鄞江鎮晴江村,孕育了美麗而肥沃的土地。
清代光緒年間,晴江村民為阻擋洪水侵蝕土地,就在溪邊種植了成片的「楓楊樹」,一百多年參天成林。
古樹林與清清之溪水相得益彰,構成了美不勝收的山水畫,人們稱之為晴江岸。
晴江岸,被譽為寧波最具鄉愁之地,適合來這裡攝影、寫真、靜處、發呆,或者什麼都不用幹。
鄞江,不僅是鄞州之根,也是寧波之源,作為縣治和明州州治所在地,歷時長達五百多年。
《曙光》、《閃光的彩球》、《真命小和尚》、《田螺姑娘》等多部影視劇曾到鄞江取景拍攝。
鄞江橋、它山堰、晴江岸、人頭山,可以併線遊覽,風景與人文兼具的美麗風景線,足夠一天遊玩。
穎之鄞江遊歷27次,人文薈萃,風光優美,讀之千遍也不厭。
中村,位於寧波市餘姚市鹿亭鄉的東門口,毗鄰海曙區章水鎮童皎村。
發源於東崗、斤嶺一帶溪流,穿村而過,當地人稱曉鹿溪,兩山夾峙之間,美麗的溪流,潤育了美麗的中村。
曉鹿溪、鹿亭鄉,還有白鹿村,名字都與鹿有關,這一帶曾經鹿群出沒。
《四明談助》記載,梁代隱者孔祐,「隱於四明山,有鹿中矢來投祐,祐為之養創,愈然後去。故於祠宇觀側建鹿亭」。
鹿亭之名,由此得來,至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了。
中村,唐代時就已成村落,原有龔氏人家居住,初名龔村。
兩宋之交,河南滎陽一帶的鄭氏族人,南遷至此避亂隱居。
鄭氏與龔氏分居溪流兩岸,逐漸形成了棋盤形的村莊格局,曉鹿溪就是楚河漢界。
鄭姓人口逐漸超過了龔姓人家,要求更改村名,雙方相持不下,最後決定走中庸之道,改名中村。
中村之名,還有一種說法,因為地處原鄞縣、奉化、餘姚、上虞四縣之中心,故名中村。
中村南靠牛山,北靠盤山,溪旁古樹林立,山巒疊翠,恬黛如畫。
2012年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上榜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019年上榜國家森林鄉村。
常有朋友問穎之推薦鄉村旅遊目的地,通常都會推薦中村,寧波鄉村旅遊首選地,無論哪個季節,中村的推薦指數都是No.1。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嚮往。
令人嚮往的鄉村,中村就是,穎之先後遊歷26次。
茅鑊,寧波的賞秋勝地,這裡原有茅鑊古村,隸屬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
茅鑊村民都姓嚴,據載是漢代著名隱士嚴子陵的後裔,從餘姚遷居杖錫化桃村,400多年前再分遷至茅鑊。
茅鑊古村,因古樹群而聞名,金錢松、銀杏、榧樹、楓香等樹種,深秋時節,樹葉變黃變紅,茅鑊就是一個絢爛的彩色世界。
穎之十餘年之間遊訪茅鑊25次。
茅鑊之所以能夠保護眾多的古樹名木,是因為村中立有禁伐碑。
村內列入保護範圍的古樹有96棵,樹齡400年以上的古樹有52棵。
2012年,茅鑊古村拆遷,村民大多安置於洞橋鎮內的茅鑊新村,地處茅鑊古村的下遊。
村內的禁伐碑,村民搬到了洞橋新居,村民說是禁伐碑是傳家寶,家在哪,就搬到哪!
遺憾的是,在搬遷過程中,禁伐碑斷為三截。
古村拆遷後,開闢成為了現在的茅鑊古樹群公園?
沒有了人家和煙火氣息的茅鑊,再也聽不到村民講故事,再美好的風景,也失去了韻味。
從此,穎之每次進入四明山,再也沒在茅鑊久留,每次都是匆匆而過。
2021年5月18日,寧波市啟動了四明山區「146」路網工程,重點工程就是建設銅坑隧道公路。
銅坑隧道公路,包括兩條隧道和一座大橋,穿越南峰崗,跨越陶坑溪,再穿越烏巖尖崗,至茅鑊古樹群公園對面的低坪電站旁出隧道後與蜜北線公路相通,可向四明山各個方向。
隧道公路修通後,茅鑊古樹群公園,將迎來更多人流。
交坑,位於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地處外牌樓水庫和磻溪村之間的山谷中,近年開闢成了中坡山森林公園,免費開放。
交坑之水,源自於遮坑村一帶,在鐵山崗與大溪場崗之間,自西向東流,稱為白滾溪,下遊與迷人谷之水交匯,故名交坑。
沿溪旁的綠谷龍觀步道而行,潭瀑連環,山谷之中,溪水清澈陰涼,非常適合玩水避暑。
寧波城區最近的玩水避暑勝地,非交坑莫屬。
自駕出行導航中坡山森林公園,公交出行鄞江公交站始發的616-2路公交車途經中坡山森林公園,到達後可以看到沿路停了非常多的車,停車走步道,二十多分鐘就可以到達交坑溪。
2022年8月7日,穎之第20次到交坑玩水。
美麗的交坑,已變成了喧囂的人海谷,垃圾堆積成山。
中坡山森林公園屬於無專人管理的免費景區,保潔費用是當地的一筆負擔。
希望遊客能將自己產生的垃圾帶出山!
美景如美人,享受美景,也要愛護美景!
文明出行,讓風景更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