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綠美雲南人潮湧)
2023-07-02 03:52:10 1
一樣的人潮,不一樣的心情
這是重新擁抱健康快樂的新體驗
一樣的雲南,不一樣的美麗
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文旅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牢記考察雲南的殷殷囑託,帶領全省幹部群眾全力守護好雲南旅遊這塊「金字招牌」。
以「旅」會友。7月22日,以「智慧創新 共啟未來——服務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民用航空局、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在昆明啟幕。
綠美雲南人潮湧,世界花園文旅興。在很多個「一樣」或「不一樣」的驚嘆中,雲南旅遊業的「復甦密碼」盡現、開放合作的「牽手良緣」盡現。
拽動,精準施策助力復甦
從不同統計渠道的數據來看,近期雲南旅遊的成績單吸人眼球,久違的「暴漲」一詞頻現。整個6月和7月上旬,日均航空入滇人數同比分別暴漲92.97%和67.46%,全省景區散客日均預約人數環比分別增長85.30%和23.61%。特別是6月,通過航空入滇人數環比大幅上漲80.13%,達到104.54萬人。
麗江和大理作為雲南的「頭部旅遊目的地」再次出現旅遊熱潮。6月,麗江全市接待遊客量達到310.09萬人次,環比暴漲51.8%。大理的網約車、計程車司機又開始將機場作為候客的主要地點。
束河古鎮 楊之輝 攝
一方面,行程卡「取星」和「跨省遊熔斷機制鬆綁」的政策利好逐步顯現;另一方面,暑期旅遊需求釋放帶來了部分紅利。更重要的是,今年以來,雲南省在全國率先持續推出一系列不間斷且精準有力的紓困獎補組合措施,把文旅工作放在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高度,千方百計為大局分憂、為發展出力,調動和凝聚了復甦的力量及信心。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雲南省支持文旅產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轉型發展若干措施》,通過強化疫情精準防控,大力開展「雲南人遊雲南」活動,積極吸引省外遊客,促進旅遊業加快轉型升級。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統籌下,省文旅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雲南省關於文旅行業的紓困幫扶措施》,聚焦文旅行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積極回應市場主體的呼籲和關切,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共提出33條政策措施。
大研古城夜景 楊之輝 攝
在此基礎上,省文旅廳又制定了針對旅行社、新媒體平臺、景區、旅遊協會、企業和遊客等不同主體的獎補實施方案。核心內容包括按照每名遊客5元的標準對招徠省外入滇過夜遊客數1000人以上的旅行社給予獎勵;向71家A級旅遊景區發放門票減免額度50%的補貼;向遊客發放文旅消費券2億元、自駕遊加油券1億元等;創新推出隔離險、退團險2個疫情特設旅遊險種等。
堅持戰疫情、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市場端和遊客端嘗到了促旅紓困的甜頭。1至5月,全省接待遊客量和旅遊收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5.5%和73.0%;旅遊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2%。
撬動,「35102」項目開新局
「35102」是雲南打造萬億級現代旅遊文化產業的新目標,包括每個州(市)新策劃10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不少於3個、新策劃50億元以上的項目不少於5個、新策劃20億元以上的專精特新項目不少於10個,每個縣(市、區)新策劃10億元以上的新項目不少於2個。項目總數達600個,總投資達2萬億元。
這是雲南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闖路之為。
泛舟瀘沽湖 畢芃 攝
6月1日,首批30個「35102」項目籤約完成。這些傾心雲南的企業將整體布局的靶心瞄準了康養和特色。
從浙江奔赴雲南的顧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戴望偉決心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將以西雙版納『世界普洱茶文化公園』項目為圓心,助力雲南普洱茶、文化和旅遊、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光祿古鎮文旅產業開發項目自2022年2月入駐姚安縣以來,縣委、縣政府組織8個專班全力推進項目落地建設,這讓投資方雲南田園牧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琪倍感振奮。他表示,有信心將項目建設成為大滇西旅遊環線上的重要節點,適宜周末休閒遊、度假遊、親子遊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闖新路、開新局的除了項目投資人,還有一群不離不棄的文旅企業和文旅人。他們回歸旅遊業初心,緊扣服務,創新產品,端牢守穩旅遊飯,還要把飯烹得更「香」。
遊人在清可見底的藍月谷拍照 畢芃 攝
今年,雲南錦愛旅遊集團聯動省旅遊規劃研究院,探索「旅行社 專家」聯合研發產品新模式。3月,一個特別的旅遊團——滇越鐵路主題遊首發團從昆明出發,探訪滇越鐵路及沿線的蒙自、建水、石屏、通海等地。錦愛集團董事長朱洪應表示,多主體合作模式重在挖掘產品內涵,加入美食、文化、地質、植物等主題,讓不同群體各取所需。
近期,創立21年不曾向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松贊集團宣布引入招銀國際3億元A輪融資,為受疫情影響的酒店行業注入發展信心。「山居旅行 在地文化」的一價全包模式不僅成為企業生存的法寶,也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體驗式酒店提供了他山之石。
據省文旅廳公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全省共策劃文旅新項目近600個,項目策劃總投資約2萬億元,其中,投資超百億元的大項目56個、50億元至100億元的重點項目77個。目前,全省在建文旅項目達765個,文旅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
推動,「雙強省」目標繪美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斷變化的旅遊需求和休閒需求向整個行業提出了供給多元、類型多樣、活動多彩的高要求。
《雲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因勢而謀,圍繞建設國際康養旅遊目的地、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文交流中心,打造萬億級現代旅遊文化產業和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聚焦「16個10」世界級精品旅遊產品,實施文旅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培育一批世界級、國家級旅遊產品和業態。力爭到2035年,文旅綜合功能全面發揮,基本建成文旅「雙強省」。
根據產業集聚、資源集約、土地節約、綠色發展的原則,雲南正著力構建「一環(大滇西旅遊環線)、兩帶(沿邊跨境文化旅遊帶、金沙江生態旅遊帶)、六中心」(昆明國際旅遊中心、大理蒼洱國際旅遊中心、麗江古城—玉龍國際旅遊中心、西雙版納景洪國際旅遊中心、保山騰衝國際旅遊中心、建水—元陽國際旅遊中心)的旅遊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大理、麗江、怒江、迪慶聚焦智慧旅遊和地域特色,在自然、歷史、文化、區位等特色優勢上持續加碼,推動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
昆明、玉溪、楚雄、紅河以打造特色IP和優化旅遊體驗為重點,讓傳統文旅項目不斷煥發新活力。
保山、普洱、德宏、臨滄強調精品旅遊,營造親商、重商、扶商的文旅營商環境。
昭通、曲靖、文山、西雙版納按照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要求,整合資源、補強產業鏈。
按照雲南文旅「雙強省」繪製的新藍圖,16個州(市)齊發力,「旅遊 」同步帶動全省相關行業齊心協力為建成「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添磚加瓦。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旅遊 鐵路」——暑運期間,中老鐵路沿線城市吸引著全國各地遊客和研學團體紛至沓來。一個月前,載著400多名遊客的昆明至西雙版納Y(遊)771次旅遊專列抵達景洪市,雲南鐵路與文化旅遊創新融合發展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旅遊 博物館」——雲南正在推動實施「雲南博物館群建設計劃」,8個博物館集群和8個片區博物館群落讓歷史和文物「活」起來。
「旅遊 數位化」——「一部手機遊雲南」智慧平臺讓「有用」和「管用」成為雲南智慧旅遊的代名詞。「遊雲南」遊客端App經歷百餘次更新,開發出核心功能「退貨」,幫助遊客實現一鍵申請。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大理市古城保護管理局與「一部手機遊雲南」合作,使「遊雲南」App「一碼通遊」服務從遊客延伸到本地常駐人員和在地服務人員,更加科學地對大理古城景區的出入人群進行分類管理。
資料圖 放置在大理古城內一家銀器店的無理由退貨標誌
2022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大幕將啟,70餘個海外參展、參會國家和地區,31個國內參展省(區、市),200餘個參展文旅機構、企業相聚雲南,將共同推進旅遊市場復甦、提振行業信心、激發消費潛力,繪製文旅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同心圓。
撰文:王歡 儲東華
來源:雲南日報
編輯:郭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