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內胎車輪輪輞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06:51:56 1
專利名稱:一種無內胎車輪輪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輪製作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內胎車輪輪輞的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無內胎輪輞(鋼圈)是汽車配件中一種專用產品,傳統的加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平板鋼材下料一卷圓一壓平一對焊一刨渣一滾壓焊縫一切口一擴口一一次滾型一二次滾型一三次滾型一擴張定型一氣密性一衝氣門孔。但是這種方式加工的輪輞在彎折部分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而且彎折部位一般為輪輞受力較大的部位,容易導致輪輞變形,甚至於斷裂,影響車輛行駛的安全性,而且需要多次滾型,加工程序複雜,因此這種加工輪輞的方法不是很理想。公開號為CN101434020A的中國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先將平板鋼材預成型為輪輞型材,然後對輪輞型材依次進行下料卷圓一壓圓一切口一復圓一對焊一切渣一修磨焊縫一預擴漲一滾型一擴漲定型一衝氣門孔。這種加工方法製作的輪輞雖然具有強度高,不易變形、斷裂,而且依次滾型,加工工序簡單等優點,但在輪輞對焊時容易形成焊接錯位,刮渣後打磨工作量大,滾型後也沒有辦法完全根除打磨傷母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加工的輪輞廢品率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內胎車輪輪輞的製作方法,解決輪輞對焊時焊接錯位的問題,減少打磨工作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無內胎車輪輪輞製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將預先製作的輪輞型材根據輪輞的直徑下料後卷圓;(2)、將卷圓後的輪輞型材依次進行壓圓、然後切口、復圓;(3)、將(2)步獲得的復圓後的輪輞型材兩端頭進行加熱350°C _450°C後壓引,形成輪輞焊接部位弧度一致;(4)、將第(3)步獲得焊接部位弧度一致的輪輞型材進行對焊,獲得輪輞初坯;(5)、對第(4)步獲得對焊後的輪輞初坯進行刮渣;(6)、對第刮渣後的輪輞進行加熱焊縫後再碾壓,該加熱溫度為350°C _450°C。所述的步驟3和步驟6中的加熱溫度為400°C。本方案中由於採用了對焊前將輪輞型材兩端頭焊接部位進行加熱和壓引,使得輪輞的焊接部位弧度一致,在對焊過程中不變形和不錯位,解決了焊接錯位的問題,成品率高;此外對刮渣後的輪輞進行加熱後再碾壓滾型焊縫,形成平整和光滑的焊縫,打磨工作量小,加工工序簡單、製作效率高。
圖1、為本發明的加工流程圖2、為本發明的加工法方法製作成的輪輞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俯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無內胎車輪輪輞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將預先製作的輪輞型材根據輪輞的直徑下料後卷圓;(2)、將卷圓後的輪輞型材依次進行壓圓、然後切口、復圓;(3)、將(2)步獲得的復圓後的輪輞型材兩端頭進行加熱350°C _450°C後壓引,形成輪輞焊接部位弧度一致;(4)、將第(3)步獲得焊接部位弧度一致的輪輞型材進行對焊,獲得輪輞初坯;(5)、對第⑷步獲得對焊後的輪輞初坯進行刮渣;(6)、對第刮渣後的輪輞進行加熱焊縫後再碾壓,該加熱溫度為350°C -450°C。在實際應用中步驟3和步驟6中的溫度可以為350°C、400V或者450°C。如圖2_圖3所示,採用本發明的製作方法時,加熱溫度為400°C,得到的輪輞I的焊縫2光滑平整,減少了焊接處的錯位問題,而且焊接處打磨工作量小,焊接處不會有打磨傷母材,鋼圈不會漏氣,起到社會安全,打磨粉塵多,對車間環境保護有明顯改善。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內胎車輪輪輞製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將預先製作的輪輞型材根據輪輞的直徑下料後卷圓;(2)、將卷圓後的輪輞型材依次進行壓圓、然後切口、復圓;(3)、將(2)步獲得的復圓後的輪輞型材兩端頭進行加熱350°C_450°C後壓引,形成輪輞焊接部位弧度一致;(4)、將第(3)步獲得焊接部位弧度一致的輪輞型材進行對焊,獲得輪輞初坯;(5)、對第(4)步獲得對焊後的輪輞初坯進行刮渣;(6)、對第刮渣後的輪輞進行加熱焊縫後再碾壓,該加熱溫度為350°C_450°C。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車輪輪輞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3和步驟6中的加熱溫度為40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內胎車輪輪輞製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將預先製作的輪輞型材根據輪輞的直徑下料後卷圓;(2)、將卷圓後的輪輞型材依次進行壓圓、然後切口、復圓;(3)、將(2)步獲得的復圓後的輪輞型材兩端頭進行加熱350℃-450℃後壓引,形成輪輞焊接部位弧度一致;(4)、將焊接部位弧度一致的輪輞型材進行對焊,獲得輪輞初坯;(5)、輪輞初坯進行刮渣;(6)、對第刮渣後的輪輞進行加熱焊縫後再碾壓,該加熱溫度為350℃-450℃。本方案解決了焊接錯位的問題,成品率高;焊接部位打磨工作量小。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990284SQ20111026974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
發明者楊樹興 申請人:李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