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欠薪應急周轉資金制度(打造無欠薪城市)
2023-06-23 00:19:28
資料圖
記者從近期舉行的義烏無欠薪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義烏正積極創建「無欠薪城市」,各部門、各鎮街正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據了解,自啟動「無欠薪城市」創建工作以來,義烏各類勞動糾紛案件量下降明顯。
營造和諧用工環境
說起前段時間的遭遇,胡先生和他的同事感慨良多。
胡先生在義烏一家電子公司上班。去年10月至今年2月,該公司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支付員工工資。於是,員工集體向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投訴。3月17日,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向該公司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由於未在規定時間付清工資款, 4月26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移交義烏市公安局。
通過義烏市公安局與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等單位聯動協作,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把41名員工的48萬多元工資款送至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由勞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集中發放。
至此,胡先生等人的維權討薪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胡先生告訴記者,雖然這是一段不愉快的人生經歷,好在全額討回了工資款,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據了解,這41名勞動者對義烏相關部門的工作十分滿意,特地將一面印著「為民工討薪維權,持正義秉公執法」的錦旗送到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不久前,由於店裡要暫停營業,義烏某足浴店老闆在發放6月工資時,每人扣發2000元,並因此與員工發生糾紛……接到110指令後,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在問清事情原委後,工作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講解法規,足浴店老闆當場表態會全額發放工資。就這樣,不到一小時,工作人員就順利解決了這場糾紛。
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大隊長王暉表示,義烏已率先開展勞動監察信息化建設,與義烏公安等部門實現無縫對接,以信息化促進勞動監察執法工作效能。今年1—6月,義烏已快速處理各類勞動糾紛330起,為781名勞動者追回工資491.46萬元,營造了和諧、穩定的就業環境。
馮林蔭是一名「新義烏人」。1997年,她到義烏後一直在浙江夢娜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工作,從最基礎的車間員工一直做到現在的行政經理。是什麼原因讓她一直留在義烏?馮林蔭說,在義烏工作很安心。在她的帶領下,已有130餘名四川老鄉先後來義烏就業。
開展用工管理專項行動
據統計,義烏現有用人單位35.5萬戶,勞動關係繁雜。在創建「無欠薪城市」的大背景下,義烏用人單位如何履行責任?
7月1日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大陳鎮的義烏市藝素服飾有限公司。
在公司5樓的縫製車間,員工江小明正嫻熟地做著包直縫這道工序。「一分鐘能包兩件,我一天可以完成近千件。」江小明說,從按月足額發放工資開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高了。
服裝行業是大陳鎮的支柱產業,全鎮共有服裝用人單位200餘家,從業人員2.2萬餘人。「服裝行業是易欠薪行業,用人單位一般半年或一年結一次工資。對於生活困難的員工,採用預支生活費的方式過渡。」大陳鎮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服務所所長楊一彪告訴記者,過去每到年底,勞資糾紛頻發。最多的一天,勞保所受理了4撥員工的投訴。
早在2014年,大陳鎮就啟動服裝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確保每月每家用人單位走到位。通過面對面監督的方式,督促用人單位做到工資月結月清。經過多年探索,大陳服裝行業已實現一企一冊一卡,並建立基礎臺帳,員工工資由銀行代發,每月工資發放明細表和銀行流水發放帳單報送鎮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服務所。
說起當年工資年結的困擾,義烏市嘉維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玲感觸頗深。「我17歲開始在一家繡花廠工作,工資年結,每個月能預支的生活費有限。到最後,連買米的錢都成問題。」陳愛玲說,從1999年創辦公司以來,她堅持員工工資月結。
近年來,一些用人單位出現用工荒,員工留不住,甚至沒幹多久就離崗的現象並不鮮見,這已成為用人單位的一大痛點。對此,陳愛玲坦言,她的公司從未有過用工荒的困擾。目前,公司共有員工200餘人,90%以上都是老員工。
另外,建築行業也是無欠薪創建的難點領域。目前,義烏已對所有在建項目實施「1234」源頭管理體制,即施工單位與勞動者籤訂1份勞動用工合同;設立工資支付、施工現場維權信息2塊牌子;完善員工花名冊、員工考勤表和員工工資支付表3個表冊;建立兩條線撥付分帳管理、用工實名制管理、按月足額支付工資和銀行代發4項制度。
多舉措助推「無欠薪城市」創建
記者從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獲悉,為全面助推「無欠薪城市」創建,義烏結合實際,先後出臺《義烏市欠薪預警信息報送及處置機制》《義烏社會法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管理辦法》等文件。
在欠薪預警方面,義烏已建成欠薪預警信息系統。通過各鎮街、市場監管、稅務、銀行、電力、城管委、交通、水務、金融辦等部門協作,將用人單位水、電、稅、社保、銀行貸款逾期等信息定期推送至預警信息系統。根據欠薪預警信息的緊急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分別對應一般、嚴重、緊急三類,在欠薪預警系統上以黃、橙、紅三色進行分類監管。
若出現黃、橙色預警,由監察信息中心指派到相關鎮街,由網格員對預警的用人單位進行調查,對存在欠薪隱患的用人單位,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
若出現紅色預警,由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相關鎮街、相關部門,進行聯合督查,對存在拖欠工資行為的用人單位下達整改指令或給予行政處罰。
在失信懲戒方面,義烏充分運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人民銀行企業徵信系統,實行「紅黑名單」管理辦法。對拖欠工資的「黑名單」用人單位,義烏髮改委、市場監管局、經信委、科技局、金融辦等有關單位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履約擔保、資質審核、融合貸款、市場準入、評優評先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提高用人單位的失信違法成本,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懲治格局。對「紅名單」用人單位則給予政策優惠、信貸支持、綠色通道等激勵舉措。
據了解,被列為勞動保障「紅名單」的用人單位,如果發現有不符合規定的條件,經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後,將及時從「紅名單」中刪除。
王暉告訴記者,自義烏啟動「無欠薪城市」創建工作以來,為提高辦案效率,確保勞動者能在最短時間內拿到工資,義烏還建立了工資拖欠案件司法綠色通道,下發了關於勞動報酬欠薪案件司法確認工作指引,在勞動監察大隊和各鎮街勞保所調解的各類勞動糾紛案件,法院和各基層法庭將提前進行司法確認,建立與司法機關聯合的追薪模式,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原標題《力爭通過無欠薪縣市考核驗收 義烏推進「無欠薪城市」創建工作》,原作者樓明月。編輯童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