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處的經典電影(夫妻兩人矛盾時)
2023-06-23 14:20:06 4
如果說《我就要你好好的》敘述著戀愛中的美好元素,浪漫以及情侶之間的情愫,那《婚姻故事》就是《我就要你好好的》的威爾沒有如劇情中發生,而是與露伊莎·克拉克到了結婚生子。這篇我想和你聊聊,換作是你,有沒有可能在衝突之前扭轉這一切,也或許接受這些痛苦,讓我們更加了解感情是如何崩壞,以及如何維繫。
故事描述一對夫妻決定離婚,原想好聚好散的他們卻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陷入掙扎,原本都想理性地討論如何離開,不像一般離婚,我們所想像的兩人互相撕破臉的爭吵,至少在最一開始,兩人表面互動仍然保持互相尊重以及彼此已經保持一定的默契了。這在觀影的我來說,這是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兩人仍舊喜歡這彼此,或是習慣著彼此對待的默契,他們仍舊欣賞著彼此,而為什麼會走到離婚這一步呢?
妮可欣賞著查克,對家事有條有理地維持著,家事、煮飯都一手包辦,也會幫妮可把亂丟的衣服整理好,也欣賞著他在劇場中擔任導演,拉起了劇團的成長。查克也欣賞著妮可,對孩子、對周遭的人都善於傾聽,以及給予很多支持,有她在身邊,周圍都充滿了歡笑。
畫面來到諮商室裡,查克、妮可以及諮商師,諮商師邀請他們兩人念出彼此的優點,但妮可看著自己手上滿滿字的紙條卻無法說出任何一個字,在其他兩人的勸說下,她憤而離席,留下悻悻然的兩人。說不出口的感謝與欣賞,或許兩人有發生什麼事情,讓妮可無法坦然地說出來。
回到我們自身呢?你能否可以把自己對他人的欣賞與感謝,好好地說出來呢?
是什麼讓你無法說出口呢?
二、 表面不衝突,不代表內心沒有衝突債回到兩人在關係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呢?妮可離開諮商師後,對離婚的事情更加積極,從原本不想走到法律層面的她,卻開始找了諾拉·律師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在離開婚姻之際,回到洛杉磯的她,也重新掌握了自己人生,或許早已習慣壓抑自己的控制欲的她,才明白她想要的是自由,一個自己人生的自由。
妮可增加了律師的加持,更是讓離婚的事情走向一場法律戰爭,查理就算不想如此也無法逃避,這場離婚法律戰也讓我們見識美國的離婚司法產業,當關係走向一場對與錯的戰爭,原本從愛情走向婚姻的美好,現在在這場法律戰爭底下,看起來更是複雜化。
查理原本在紐約的導的戲劇也因為這場離婚訴訟而失去了機會, 鏡頭底下也看到查理的無助,在面對孩子時,他或許也逐漸意識到孩子並沒有那麼想要靠近他,但或許出於好勝心,也是出於他從紐約飛來的辛苦,從他與孩子的互動,可以看出查理是個較擅長處理事情,個性很直接,相較於妮可表現得較多的控制欲,但待人並不惡劣,讓人難以討厭,查理其實也表現出很多男性在溝通上的風格,直接較少顯露情緒,但不代表他就是壞人,相反的他很尊重妮可。但在彼此的相處上,很明顯地感覺到在彼此尊重底下,有很強烈的疏遠感,剩下的交集則是他們的兒子亨利。
原本他們共識是留下最多的資源給兒子亨利,但來到法律訴訟下,每日的高昂的律師費、以及需要觀察員調查兩人與兒子的相處,以及他們周遭的朋友、親人和仇人,這一切漸漸地讓他們彼此覺得這似乎失控了。在沙發上,兩人對視,鏡頭拉遠,看到兩人的姿態。
或許在很早的時候,兩人早就為了這段婚姻不斷退後、不斷退後,以為這是愛,以為這是為婚姻的犧牲,卻讓兩人難以做自己,為自己想要的事情說話,剩下的則是不快樂的婚姻,在失去親密與信任後。
查理:「跟你在一起,毫無快樂」
妮可:「所以你才去幹別人嗎?」
查理:「你不該因為我幹他而難過,你該難過的是我跟她在一起很快樂」
這個片段,我是邊看邊哭的,今天才有勇氣再來看一次這段情節,兩人真誠地傷害彼此,把自己內心話說出來,不斷評判對方以及互相攻擊,真的就如他們互相了解的兩人都很固執和好強。
最後兩人在情緒激昂的情況狠狠地咒罵彼此,查理在憤怒退去後,才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多傷人,道出抱歉後,悲傷得倒地痛哭,事實上,他們心底並沒有想要傷害彼此,但在這段感情中,壓抑許多的自身需求以及無止盡的妥協,情感與現實的糾纏,讓這一切道不明說不清,最後成為了傷人的武器。
但在這段衝突,卻也不再帶起面具,雖然受傷,他們才意識到原來這段關係,兩人正在互相傷害。
結語婚姻不單純只有兩人相愛就可以,古人說:愛情和麵包選一個,但事實上,每個人想要的婚姻狀態都不一樣,麵包代表著生計以及背後的自我實現,愛情則是婚姻的起點,沒有誰該犧牲誰,沒有理所當然,唯有互相理解以及溝通,並在外在的變動中仍看到彼此的心。
但事實上,這一切唯有慢慢體驗與誠實面對自己,少些評斷,以及意識到自己與關係的變化,這並非易事,因為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差異可能是吸引力,卻也可以是誤會和衝突的源頭,我們無法控制他人,也沒辦法壓抑自己的需求,分開讓人難受,但在這過程,我們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或許這一些點點滴滴才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