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盛開的馬蘭花風景(一個壯美更壯懷的地方)
2023-06-23 09:27:52 1
有一個地方叫馬蘭
■ 陳卓
今年夏天,我們走進馬蘭基地。這不是馬蘭花開的季節,我遺憾沒有看到馬蘭花,但其聖潔的精神早已灑滿心田。
今天的馬蘭基地已不再荒涼。營區裡,白楊高高挺立,青草翠綠如茵,各類果樹已是碩果纍纍。但基地外,大漠孤煙,荒原一片蒼涼孤寂。多少年來,馬蘭基地的將士們,喚醒了千年沉睡的戈壁,打造了這片神奇的綠洲。當年,他們風餐露宿,風塵僕僕,在茫茫戈壁勘察尋找著最佳試驗場所,最終找到了位於羅布泊附近的馬蘭。荒無人煙、塵沙漫漫的馬蘭,就此在新中國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長眠著400餘位英烈的馬蘭烈士陵園,是我們最先來到的地方。在「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基地首任司令張蘊鈺、功勳院士程開甲等先輩墓前,我們一一鞠躬。這裡還有許多令人感佩的無名英雄。放眼望去,陵園西側是一排排無名烈士墓碑。基地工作人員介紹說,有一些早年逝去的同志的墓碑是木質的,木頭腐爛後無法辨別碑文。因此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的馬蘭,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走的,只知道他曾經在馬蘭戰鬥過。後來,英烈墓統一遷到烈士陵園後,這些英雄每個人都有一座無名墓碑。
若要感受真正的馬蘭,還要到山腳下的那片老營房走走。這裡是老一輩馬蘭人工作的地方。
一棟棟老營房,都是三層樓,筒子樓結構,整齊排列在山腳下。越過一條小溪,與工作區隔溪相望的,便是當年程開甲等人的寓所。房子面積很小,看著很是簡陋。當年他們在房屋周圍栽下的樹苗,已是枝繁葉茂。樹葉伴著微風颯颯作響,我仿佛聽到老一輩馬蘭人來到這裡時,風華正茂的他們那朗朗的笑聲。
從老營房返回後,我們走進馬蘭基地歷史展館。我再一次見到林俊德院士臨終前的那段視頻。生命的最後8天,他執意不做手術和化療,只是用營養針和止痛針維持生命,依然堅持工作……他「寧可透支生命,也不拖欠使命」的精神,再一次深深震撼了我。
夏日戈壁,夜涼如水,我躺在招待所輾轉反側,便起身翻閱白天一位老兄送來的三本書,《蘑菇雲升起的地方》《有一朵花兒名叫馬蘭》《馬蘭謠》,分別是關於馬蘭基地的故事集、歷史集和歌曲集。回想白天參觀所見,再翻閱這些書,我似乎穿越時空與先輩們對話。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赤膽忠心的馬蘭人像駱駝刺一樣紮根荒漠,為中國人的脊梁更加挺直而奉獻著、奮鬥著。馬蘭基地,這是一個壯美更壯懷的地方。
馬蘭,開小花,有芳香。離開馬蘭許多天後,我總感覺那首《馬蘭謠》還在耳邊縈繞。那是一首能觸及靈魂的歌曲,「青春無悔生命無怨,莫忘一朵花兒叫馬蘭……」
(原文刊於《解放軍報》2022年9月15日 「長徵副刊」,內容略有刪減)
解放軍報微信發布
播音:王東洋
編輯:李露
,